邹忌讽齐王纳谏 .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50835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3、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4、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

2、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解题:1、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的是邹忌用设喻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接受别人的意见。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这题目不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关于战国策见教师用书三、正音昳y 朝zho 服 衣 冠gun 熟sh 弗f如 间jin 进 期j年 四、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意。1、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句中的“尺

3、”为齐尺,相当于19. 7厘米。“八尺有余”,若按八尺半计算,邹忌身高184厘米,约合五市尺。(2)“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窥”,必然是仔细的。“窥镜”,不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端相的意思。(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孰与”:与比,谁。“美”:漂亮,形容词。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4)“孰”:古为“熟”的本字。本文的“孰视之”的“孰”,即用其本义的引申义,是“精审”,“孰视”是“定睛细看”。(5)“旦日”: 课本注释为“明天”,不妥。据辞源“旦日”条,“一

4、天明时,即平旦。”课文中的“旦日”是紧承上文“朝”而言的,只能解释为“白天”,或“天明后”,而不能释为“明天”。 (6)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积为116500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刺”:指责。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 (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虽”:即使。“言”:说,批评,建议。“进”:进谏。“者”:相当于“的”。2、通译全文3、划分段落,

5、归纳段意,理清思路。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 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 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1、思考: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因是什么呢?他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明确:“王之蔽甚矣!”根据自己受到的蒙蔽。2、请你概括邹忌自己受到了怎样的蒙蔽?邹忌又是怎样总结原因的?明确:他的妻子、妾、客人都说他比徐公美,而据他自己观察,他并没有徐公美,所以总结出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他“孰视之”“窥镜而自视”“暮寝而思之”,由此想到:我乃一介臣子,尚且有如此之“蔽”,更何况作为高高在上、俯视一切、行为万世师

6、、言作万世法的齐威王呢?所以结论就是:“王之蔽甚矣”。3、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明确:不是。写比美,是为后文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而齐王纳谏除蔽写得略。这种详略得当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4、文中妻、妾、客是如何回答邹忌的,有何不同?为什么?明确,本文第一段里的三问三答,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美,只有一两个字的增减或变化,但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赞美比妻差多了。客

7、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5、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为何又“窥镜自视”?明确:他固然有炫耀自己美的意思,也有惟恐自己比不上徐公美的惶惑,对他们的回答心存怀疑。6、邹忌总结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7、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 你觉得能有这样好的效果吗?请你说说看。明确:用讽喻的方法。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受蔽”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

8、进行类比。讽者,微刺也。托言感人曰“讽”,即婉言规劝之意。谏者,以直言正人之非也,也就是直言规劝之意。如果不用“讽”的劝谏方式,要不效果没达到,要不就招来杀身之祸。其实,“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言”。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威王就容易接受。8、思考: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讽谏,他采取了哪些除蔽的方式?除蔽的结果是什么?明确:第三段中三令,三变。结果是“战胜于朝廷”。9、结合下列问题分析人物形象(1)邹忌的两次“窥镜”,反映了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态?(怀疑)(2)邹忌不厌其烦地询问妻、妾、客,是不是很无聊?为什么?(希望可信但还在怀疑)(3)邹忌的“三思”使他从迷惑中对

9、自己有了请醒的认识,反映了邹忌有什么样的品质?(尊重客观事实)(4)邹忌向齐王进谏时,为什么先要从自己的生活小事说起?体现出邹忌的什么本领? (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说明处于最高统治地位的齐王受蒙蔽最深。这种以小见大、现身说法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表达效果。体现了邹忌善于进谏的本领。)(5)邹忌进谏后,写齐王的反应只有王曰:“善”、“乃下令”两个举动,反映了齐王的什么精神?(贤明,易于纳谏)(6)“君臣进谏,门庭若市”、“时时而进谏”、“虽欲言,无可进者”与齐王有什么关系?反映了齐王的什么精神?(一方面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另一方面也说明齐王改革了弊政,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了

10、。说明了齐威王是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齐威王:是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二、揭示课文的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蔽,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三、学了此文后,从不同角度出发,我们有哪些体会?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作为领导,要有从谏如流的胸襟和气度。 每个人都应当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积极地提出意见及合理化建议,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四、作业,设计话题并让学生讨论: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附板书: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家事类比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