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41220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当前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探讨研究元嵩 辉县市南寨镇中心学校摘要:玩是学生的天性,体育本身是一种高级游戏,因而学校体育课本应该是学生喜欢参与的理想乐园,但令家长和老师困惑的是现在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而且年级越高越明显,本文就根据这个问题查阅了很多对此进行过研究的文章,并利用文献综述法、逻辑推理法和访谈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体育 体育课 学生 Abstract:To play a student of nature, sport itself is a high-level game, and thus should be the s

2、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like the ideal paradise, but parents and teachers now puzzled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like physical education does not love, and the grade The higher the more obvious,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this issue have bee

3、n access to a lot of research articles, and to us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logical reasoning method and interview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is issue, which some of the views put forward their own.Key words: Sports Physical educatian classes Students近年来,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经常讨论着一种“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在网上搜索这个

4、话题可以检索到一万多个条目,在学术期刊网上我们也可以见到许多文章都引用这句话,甚至在一些全国性的学术性会议上的发言都有人经常把它当一个论据来使用,那么是否这个现象真是存在,还是认识有所偏差呢,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切入,并且自己也查了许多资料和文献,谈谈自己的感触和想法。1. 体育和体育课的区别和联系首先我们要认清“体育”和“体育课”这两个概念问题,“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这里的体育是真正意思上的体育之涵吗?如今有多少学生懂得体育呢?他们连体育课都没上好,怎么能认为他们认识体育呢?因此这里的“体育”在学生里的眼中应该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去活动,这种活动多数是包含体育锻炼之类的活动,也包括闲庭信步、结

5、伴成群、海阔天空。折射出学生渴望自由,身心得以放松的强烈愿望。如果换成“学生喜欢体育课不喜欢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我想会更加成立的。所以,“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这句话来评价体育课是不公平的,两者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密切的联系:都以体育项目为载体,有一定的身心效应,在学练方法上存在某些一致性,体育存在于体育课中,体育课是对体育的严密选择和加工。它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有很以下几个主要区别:1.1 实现目标的自选性与规定性的区别学生参与体育都有一定的目标指向。尽管目标受体育本身的功能所制约,但由于体育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不同学生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对目标选择的多样性,虽然表面上看都是对体育的

6、参与,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对从事体育的自我感受,自己决定练什么,为什么要练,看什么,为什么要看。而且这种选择不受外因支配,完全是自选的,就像同样是参与体育比赛,不管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参与,目标各有不同:消遣取乐,追求获胜、体验成功,或者是提高技能、增强体能,学生选定参与体育的目标是主观的,参与结果与实现目标的“一箭多雕”性是客观的。体育课就不同了,拿新课标来讲,按照各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要求,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要规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且目标指导学习内容和学练方式。在实现目标的途经上可以由学生选择。但是对目标的达成上没有选择的余地。简言之,体育是学生确定目标,体育课是目标指导学生

7、。1.2 参与行为的松散性与调控性的区别体育的原始属性本是一项玩耍取乐的活动,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松散性和自由度,这一特征正好迎合了青少年学生喜欢运动,不受约束的心理特点。其参与行为的松散性体现在:一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多少可以自由组合,灵活结伴,不受限制。二是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长短可以因人而宜,因时而定,自我决定。三是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范围可以是课前课后、班内班外、校内校外。四是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参与,也可以是间接参与,受外在因素牵扯和干扰较少。而体育课是指令性的教学活动,改革后的体育教学虽然强调学练过程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宽松性,但毕竟受课程标准的控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8、组织形式等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围绕教学目标这条主线,教师对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就要进行合理调控。调控就意味着规定与顺应并顾,提倡与限制并存,启发与强迫并存,引导与指令并存。由此可见,参与体育活动与参与体育课学习的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1.3 选择项目的自主性与限制性的区别 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自我需要选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项目之间横向纵向的内在联系的干扰,完全是学生自主决定参与什么,怎样参与。而体育课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从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事先决定,学生可以选择学练方式,但选择练习项目的空间不大,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爱好

9、倾向不太可能,学生练什么,怎么练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体育课上对学生选项练习的限制性。1.4 学练活动的灵活性与统一性的区别 学生参与日常的体育活动时,因为是完成的自主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体现在参与方式的灵活运用,组织形式的灵活掌握,参与时间的灵活安排,承担活动的量与强度的灵活调控,对场地器材和学练环境的灵活选择,就是说参与体育的全过程、全方位,一切由学生随机应变、灵活掌握,不受拘泥。体育课因为是有组织的系统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因素,在很多方面存在要求学生的统一性原则,如要求学生遵守统一的课堂常规,按时上课,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要求学生必须承担相应的身心负荷,掌握必备的运动技能;要

10、求学生在规定范围和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练活动,实现课的目标,自主学练,但不能以我为中心,违规违纪等。【1】2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动因学生部喜欢体育课,就在于对体育课的差异性认识的不到位,加之教学过程中对影响学生参与的诸多因素处置不当造成的,关于这点由于时间太紧,我虽然自己没有做问卷调查,但是我查阅了很多论坛及许多做过此项调查的结果分析,各方说法都不无道理,尤其是在网上的讨论更是激烈,我整理了一下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点:2.1 学生因素在网上有一个统计显示,学生喜欢体育的占90%以上,但是喜欢体育课的不足10%,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喜欢运动,喜欢放松,但不喜欢让人管,上课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太脱节,上课就

11、是为了达标,不考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也逐渐失去了兴趣,起主要表现在:2.1.1 观念错位 一些学生误认为,体育课与参与日常体育活动一样,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一样,上课就是“玩”,不受约束和管教,只以为“玩”得开心就达到了目的。当他们面对体育课的一些合理要求规范操作时,其想象与实际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反差。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否则学生抱着不端正的心态,就会对体育课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2.1.2 技能限制 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教学的目标之一。由于教学中受教学实数、教材性质、教学方法、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基础技能、场地器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对技巧性要求较高的教材反复学、重复教,最终还

12、是学不会,对比较简单的教材一旦基本掌握不想提高;对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部分缺乏主动突破的勇气和信心。就这样许多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始终处于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夹缝中,就像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学生对教材学不懂,学不会,尝不到学习的收获和乐趣,就会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情绪。2.1.3 “怕”字作怪 学生参与日常的体育活动,可与选择天时地利。天热天冷是可以放弃参与,活动超量时可以停止参与,体能不佳时可以暂缓参与。体育课是规定的教学课时,又是实践性很显露的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取得成功的意志,团结配合,迎接挑战,勇猛顽强的精神。做到这些需要学生消除怕苦、怕累

13、、怕冷、怕热、怕出洋相,甚至怕出危险的思想念头。而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的正是由于怕这怕那,学练行为显得被动。【2】2.1.4 爱好偏颇 实践证明,学生在体育课上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积极投入,热情参与,凡遇到虽对实现教学目标有价值,但自己不喜爱的练习项目,则不愿参与,厌烦学习,甚至逃避上课。2.2 教师因素2.2.1 教学目标超度 教学目标是从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常见的现象是有的教师不考虑教学中的主客观因素,急于求成,把课的教学目标定得过高,且含糊不清,抽象用词多,超越了学生接受能力和场地器材能够提供实现教学目标的可能性。学生面对自己无法实现的教学目标,只能是望教兴叹,对参与教学,完成学练

14、任务失去信心,进而对体育课产生悲观失望情绪。2.2.2 教学方法呆板 学生在参与日常体育中,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完全从自身的爱好兴趣出发,是自己和同伴最喜欢的方式方法了。体育课中的教学方法,包含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和场地器材等因素是否清晰和了解,是教师从事教学和教研工作思考和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方面,也是体现教学水平的关键。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就教学方法而言,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实践表明,凡属体育优质课,教学方法的新颖独特,实用有效,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关键所在。而有的体育课教学方法陈旧老套、简单粗放、呆板生硬,脱离学生主体和教材主旨,学生体验不到学练过程的成功和

15、快乐。教学没有乐趣,学练就是痛苦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无从谈起,厌学情绪就会显露。2.2.3 教学缺乏情感沟通 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做到对学生体现爱心、平易近人、平等交流,在教学的各环节都会直观的表现出来。不能否认,我们有的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素养和受自己接受传统师道观念的影响,在体育课上把教师的威严当尊严,动辄态度高傲,言行粗俗,方法简单,体罚训斥和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针对的是个别学生,受影响的却是全体学生。这势必会导致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拉大,关系紧张,情感交流阻塞,进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学生疏远教师,缺乏配合,厌烦体育课的对抗心理。这种情况越是随着学生年龄

16、增长和年级升高,显露得越明显。2.3. 教材因素教材是体育课课程得组成要素之一。学生对体育教材得接受过程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在体育课上得参与程度。但教学大纲只要求增强身体素质,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更不会考虑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在学校所学的体育对将来终身体育有何影响,那么实际教学中哪些教材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查阅的资料有专家认为,具有竞争、合作、游戏性的教材或项目通过学练能真实感受到有进步或提高的教材或项目,群体基础比较普及的教材或项目,被改造、加工、翻新后的教材或项目,危险性小便于安全操作的教材或项目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简言之,学生面对教材要新颖易学、容易消化、便于掌握、利于运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的基本部分作了统一规定,从道理上讲,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