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35963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一、教材背景分析 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是继电解水之后,继续从微观角度探究的一节课,学生初次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并从微观的角度去学习化学。 教材的设计意图,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入手,确立物质的微观构成,符合“由表及里”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同时放在第三单元,分散了教学难点。 本节课属于化学概念的理论课题,为后面学习打基础,而且抽象、难理解,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成为本课题的关键和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增补了大量的实验和相关图片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突破了难点。二、教学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

2、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3、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为第二课时分子原子概念的形成作铺垫。(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

3、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4、通过版画、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下节课分子原子概念的形成埋下伏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1、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2、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二)难点:1、形成物质微

4、观性的观点。2、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四、实验准备1、品红的扩散2、红墨水的扩散3、氨分子的扩散4、“1+1”一定等于2吗?系列实验:50毫升水和50毫升水混合,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酒精混合,50毫升水50毫升酒精混合,氨分子扩散。五、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实验初步得出结论学生分组实验分析讨论展示总结归纳拓展应用,巩固提高下节课伏笔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预设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设问: 1、打开一瓶酒精,为什么满教室都能闻到气味?2、 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而水却有了甜味? 3、为什么走在花园或酒店附近时,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味?4、 敞口容器里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在常温

5、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为什么?引入课题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学生思考讨论并进入学习情境。好奇、疑惑产生探究与欲。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引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布下的悬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可分性埋下了一条线索。演示实验初步得出结论1、教师演示实验品红的扩散2、设问: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3、进一步解释: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而且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4、让学生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5、引

6、导学生阅读教材50页图36、37.进一步体会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6、设问:分子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呢?7、播放录音-水分子的自述。提出下一步要探究的问题:分子是否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讨论并试着解释。学生听讲。亲身实验。看图像想象分子的存在。听录音想象分子的大小。谈感受并归纳: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而且是真实存在的。思考水分子提出的两个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欲。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高科技并借助图像进入微观世界。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实验探究1、布置探究任务: 对以上两个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

7、实验并初步得出结论。2、老师巡回指导。利用实验台上现有的仪器和药品分组实验。1、品红的扩散2、红墨水的扩散3、氨分子的扩散4、“1+1”一定等于2吗?系列实验:50毫升水和50毫升水混合,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酒精混合,50毫升水50毫升酒精混合,氨分子扩散。将研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运动”方法和程序,贯穿于“物质微粒性等”教材知识内容学习始终,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和程序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分析讨论展示 指导学生讨论并对学生展

8、示进行评价。3、制造障碍:展示一组氨分子扩散实验现象与学生所做实验现象不同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将课本上氨分子的扩散实验与本节课设计的实验作比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点拨:从药品的用量、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来考虑。四个小组分别讨论并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实验过程中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学生很容易分析得出结论:浓氨水易挥发。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能力以及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总结归纳引导归纳分子的三大性质。列举实例。学以致用。拓展运用巩固提高1、 指导学生看书上图36,能获得哪些信息?2、 设问:物质为什么有三态变化?3、 湿衣服为什么会晾干?而且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干?4、 列举包含“分子是运动的”这一原力广告词或俗语。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分析讨论回答过程中,培养了其知识运用能力。下节课伏笔过度:分子很小,它是否还可以在分?1、 版画水分子模型。2、 归纳:分子由原子构成。3、 游戏:学生用图片组装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模型。4、 设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如何变化,下节课再探究。学生临摹并归纳。拿图片组装各种分子模型。 使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使深奥的知识变浅显而理解。为下节课埋下伏笔。本节课小结指导小结学生谈本节课收获七、板书设计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二、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在不断运到。3、分子之间有间隔。三、分子由原子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