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178700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后练习试卷精编(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连营B司马光砸缸C曹冲称象D铁杵磨成针2、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B无色无味C常温下为气体D能燃烧3、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别的是A食物的腐烂B石油的加热炼制C动植物的呼吸D农家肥的腐熟4、2021 年 7 月 25 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中,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蚕丝织布B谷物

2、酿酒C铁的冶炼D烧制瓷器5、下列中华传统民俗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剪春花B酿米酒C包粽子D捏面人6、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A量取9.5mL液体B检查气密性C闻气体气味D点燃酒精灯7、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9.5mL液体B两人合作滴加液体C放置试管D说明气密性良好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实险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3、。(答一点即可)(1)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_。(2)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竖直放置的试管底部,后果是_。(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_。2、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_;(2)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3、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_。4、科学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1)小明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

4、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小明猜想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小明的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不符合,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猜想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猜想相符D重新建立猜想,实验探究(2)吃完饭时,小雅同学发现久置咸菜表面析出一些晶体,于是问哥哥,这些晶体是什么呢?A哥哥说可能是食盐;B她取下晶体尝了尝,果然是咸的;C小雅说晶体是食盐;D哥哥拿起包装袋阅读配料表后说,原料中还有白砂糖,晶体应该是混合物,可能含糖量太少了,所以没尝出来;E小雅说,是的,直接看配料表也能推测晶体的成分。以上过程中:属于做出假设的是_(填字母序号

5、,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_;属于获得结论的是_;属于反思评价的是_。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化学变化_。A电灯发光;B镁条燃烧;C酒精燃烧;D白糖熔化;E.白糖受热变黑;F.铜铸成铜器;G.铜器生锈;H.酒精挥发6、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火药爆炸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水结成冰玻璃破碎石蜡燃烧手工剪纸 烧制陶瓷水能蒸发成水蒸气7、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_,再进行称量,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的砝码,再加质量_的砝码,最后移动_。(2)小静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当天平达到平衡时

6、观察标尺如图所示: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20g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量是_。如果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其余情况相同,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8、现有下列实验仪器:(1)写出仪器名称:a_;b_。(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要用到_(填标号),用过后应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3)加热时b中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g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_。(4)给a中的液体加热,应在a底部垫石棉网,以防止_;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试剂时,标签要_。9、 (1)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一般用_。(2)读数时量筒必须放_,视线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若俯视,则实际量取的液体量_;

7、若仰视,则实际量取的液体量_。(3)在量取液体时,当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接近_时,应停止倾倒,然后用_滴加到刻度线。(4)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作_,也不能_。10、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物中有_将内壁涂有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_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8、_,证明有水生成。(2)将(1)中的小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同学们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在空气不足时,石蜡燃烧生成的_。这与酒精燃烧后,酒精灯灯芯变黑的原理_(填“相同”或“不同”)。2、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过程:(1)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白色圆柱形固体有轻微的气味质地较软密度比水小有可燃性受热易熔化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上述描述中属于

9、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2)二组同学将一根木条放到蜡烛火焰中,2秒后取出,发现从焰心到外焰木条碳化程度逐渐增大,这说明_。(3)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_有水生成2_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能转化为_能和_能。小敏发现蜡烛燃烧时还流烛泪,蜡烛“流泪”属于_变化。(4)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做出猜想)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白烟是石蜡

10、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经过讨论后,排除了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_。(反思)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你认为他应该_3、小华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大家看到浪漫的烛光,对蜡烛燃烧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小明吹灭生日蜡烛,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猜想二: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_ );猜想三: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1)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2)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3)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4)二氧化碳是无色且

1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与探究)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展开了实验探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吹灭蜡烛,立即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烧杯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白烟不是水蒸气猜想一不成立实验二: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_ )白烟是二氧化碳。猜想二成立实验三: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白烟是_。猜想三成立(分析与解释)(1)石蜡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实验最终证明白烟并不是二氧化碳,但实验一操作无误,并且确实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可能是_;(反思与质

12、疑)得到正确结论以后,小明和同学们反思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不用经过实验探究也可以排除猜想一和猜想二,理由是_。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用火柴去点白烟;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熄灭蜡烛;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请回答以下问题:(1)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燃着时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图所示,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处最先炭化,说明 _温度最高。干冷的烧杯内壁

13、出现 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 _。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用火柴去点,蜡烛复燃。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_。5、同学们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之后得知碳燃烧时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可能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气体?(作出猜想)猜想:只生成CO2,猜想:_。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猜想:既生成CO,又生成CO2。(査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微量的CO会立即变成蓝色。(实验验证)小组同学经过思考之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步骤一: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氮气;步骤二: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喷灯对玻璃管加热;步骤三:实验结束后拆洗装置和仪器。(实验现象)(1)对A装置的玻璃管集中加热一段时间,玻璃管中_,B瓶中_,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得出上述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网络安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