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139690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孩子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是首先通过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所以父母教育方式是家庭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开展家庭教育调研目的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既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前提。为了总结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进展和新经验,研究家庭教育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一步了解目前家庭教育的状况,讨论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更有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切实提高家庭教育实效。二、调研结果家庭教育包含了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

2、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6个维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0%的孩子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的,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情感温暖,也非常理解他们,但有20%的孩子的父母是其它5个维度的。(一)家庭基本情况1、家庭成员构成情况。家庭成员结构决定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和受教育的位置。据初步统计,我校大多数学生家庭是比较正常和稳定的,问题家庭(包括离异家庭、缺损家庭、不良家庭)数约占被调查家庭总数的6。留守儿童家庭占有一定比例,绝大多数被调查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2、家长职业状况和文化水平。家长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在我们的调查对象

3、中,家长学历大专文化以上的家庭教育相对好一点,其他相对有缺失。 (二)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1、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自己的孩子。调查表明,家长在认识层面上,几乎人人都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教育目标上“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但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生计等问题而无暇顾及子女教育,也有极少数家长对孩子处于漠不关心的态度。2、家庭教育的方向。在选择家庭教育的重点方面,大多数的家长选择的是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有不少家长重智轻德,这并非出于家长的本意,而是与应试教育中的某些弊端有紧密关联。3、家庭教育的方法。很多家庭开始采用较为科学民主的方式。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采用训斥

4、和打骂的教育方式。(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不良教育方式。调查表明,部分家庭尤其是问题家庭的家长因为在处理不好生活问题的同时也不能正确地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七种不良教育方式:一是恶性循环型:父母本身行为不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品行习惯。二是冷落受气型:由于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气筒,从而易被社会上的恶习所吸引,自暴自弃或逆反攻击别人。三是简单粗暴型:由于父母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遇到孩子犯错时,多采取打骂,使子女无所适从,容易流浪社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四是娇惯溺爱型:由于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使孩子形成贪婪、懒惰、自私、

5、任性的性格,适应社会能力差,依赖性强,易受坏人引诱,以至走上邪路不能自拔。五是放任型: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挣钱,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些家长因处理不好生活问题,都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还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管教方法不奏效,无计可施而放任自流。六是矛盾型:父母间或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态度不一致,一方管,一方护,孩子利用这种护短心理,说谎,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七是心理虐待型:目前打骂虐待孩子的少了,但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心理虐待现象极为严重,剥夺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交友、游戏、自尊等。一切以大人的想法出发,望子成龙心切,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或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并常以讽刺挖苦孩子为刺激手段,

6、对孩子猜疑,甚至查看孩子日记、跟踪等,在他们眼里孩子总是不够好。孩子好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久而久之孩子破罐破摔或逆反,成了问题儿童。2、有心无力,家长教育能力极度缺乏。决定教育效果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即帮助孩子和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父母教育能力的缺乏表现在了解孩子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等等诸多方面能力不够,从而家长在不知不觉中便“培养”出了问题孩子。3、缺乏了解孩子。对孩子不了解便无从教育,而有的家长直到孩子出了事才知道孩子做了些什么。正是父母缺乏了解孩子的能力,不能“对症下药”,没有使教育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4、

7、未协调好与孩子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不会协调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利用长者权威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情况存在,这对自主意识仍不强的孩子实在难以接受。5、未客观评价孩子。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对孩子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眼睛只盯着他们身上的问题,只看到孩子的毛病,整天指责孩子的不是,而看不到哪怕是一点儿的优点和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久而久之,孩子所受的劣性刺激太多了,而得不到良性的激励,逆反心理油然而生,身上的问题更是被强化,甚至“破罐破摔”,直到触犯法律。父母教育能力的缺乏,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长期困扰大多数家长的问题之一。三、形成原因:1、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家长对儿童学习关注过少,

8、导致学习质量滑坡。由于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子女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有的家长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而有的父母教育观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种观念影响孩子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情绪;有的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对学生不能提供学习帮助,使孩子学习成绩滑坡。2、缺乏父母亲情抚慰,导致儿童心理偏差。一些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对孩子有求

9、必应,很少感情投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有的家长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家长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孩子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严重。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3、家长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儿童违法违纪问题多。由于有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导致儿童出

10、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参与违法违纪事件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很大比例,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四、应对策略指导家长尽可能做到:1、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要总是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2、家长会赏识,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3、家长要学会倾听。 4、家长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5、要多关心和爱抚孩子,善于感情投资。 6、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7、让孩子感到快乐。给他们提供游戏的时间、场所,对他们的爱好和友谊给予鼓励和支持。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应该尽量鼓励他们,使他们得到一些安慰。8、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9、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打孩子或训斥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孩子感到难堪。10、成为孩子的朋友。积极参与孩子的业余爱好活动,给孩子买些他们喜爱的书,尽量使孩子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我们认为父母对孩子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育方式会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也会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相反,父母对孩子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育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孩子的综合发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