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教案已改.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50274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北平教案已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想北平教案已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想北平教案已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想北平教案已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想北平教案已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想北平教案已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北平教案已改.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想北平教案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和思乡之情。2、揣摩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对比等写作技巧。二、教学重、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三、教学时数: 1教时四、自主学习1、关于老舍的常识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出身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

2、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推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一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老舍一生著作颇丰,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

3、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等。2、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1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而那时的北京不但失去了国都的地位而改称“北平”已经有八年,并且伴随着华北局势的日益吃紧又逐渐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有关北平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3注音廿七岁( )卅( ) 黏合( )粘贴( ) 似的( )相似( ) 什刹海( )菜圃( ) 浸( ) 血( ) 堪斯坦丁堡(

4、)匀调( ) 辜负(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配乐朗诵诗歌余光中的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惆怅的“乡愁”。在人类情感世界的锦囊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就是乡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槐树,一声熟悉的吆喝,一阵红枣米粥的香气,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你的那片故土。老舍的想北平,就是对乡情最精妙的诠

5、释。 2、初读课文,提出突破口,整体感知。 (1)分析课文题目:“想北平”。(标题的“想”为什么不换成“写”?) 明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想”表明作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文章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我真爱北平。”但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2)、整体感知:齐读课文,回答问题:“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思念、眷恋)紧承上一环节的问题,明确“想”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3、再读课文(散读),讨论回答:

6、作者深爱着北平,但他所爱的北平不是我们熟悉的故宫的重重殿宇,也不是六朝故都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那么作者心中的北平是什么样的,他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呢?(从1-3节中找出相关语句)(1)对北平的爱:第一自然段:“我的北平”第二自然段:“我爱我的母亲” “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只是说不出而已。”第三自然段: “他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予的。 (2)在对北平的爱的叙述中,作者四次用到“说不出”,那么是不是这种爱没有说出来呢? (当然不是)作者后来又是怎样“说出的”?(阅读3-7节,回答这个问题。)第四自然段,作者着重写到在北平的生活感受:安静、恬淡。

7、第五自然段写到北平的建筑布局特点:在人为中显出自然。第六自然段写到北平舒适的物质生活:花多菜多果子多,透过文字,我们似乎能看到老舍先生自得不已的神情。第七自然段写到了在北平生活的精神享受:接近自然,具有田园风味。作者用传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古都风俗画,于细微处吐心声,于平淡中见真情。提问:这部分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明确:对比、衬托的手法。巴黎热闹 北平安静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美国的橘子 北京的玉李4、三读(集体朗读),通过文中的一些语句,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浓浓爱意。(指导学生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反复朗读,体会结尾作用:把作者思念北平的感情升华,孕足了抒情气势。)完成:揣摩关键语

8、句的含义和情感。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北平的伟俊。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分析:此句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割舍,刻骨铭心的爱。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分析:本句在突出北平的与众不同时,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之情。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提示: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

9、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分析: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5、整体感知老舍语言的特色。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讨论回答。语言朴素、自然,带有北京地方特色。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朴素中蕴含典雅。句式灵活,整句的运用,使语言抒情味更浓。6、作业布置 思念家乡,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属于自己的家乡,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散文,抒发我们心中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六、附板书设计: 俊伟 景物 上海、天津 (情) 复杂有边际 巴黎 (情)我真爱北平 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四大历史都城 真是想念北平(神聚) 物多(花多、菜多、果子多)其它地方 (神聚) ( 形散 ) 对比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