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扁形动物复习题.doc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40KB
约5页
文档ID:555019297
(精品)扁形动物复习题.doc_第1页
1/5

第6章 扁形动物复习题一、填空:1. 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的体制2. 中胚层的产生是从(扁形)动物开始的;3. 扁形动物的体壁是由(表皮)和(肌肉)构成,它们分别起源于(外)胚层和(内)胚层 ,后者又分3 层,即(环肌)、(纵肌)和(斜肌)4. 涡虫的表皮有(杆状体)当遇到刺激时,会被排出体外,弥散有毒的粘液供防御和捕食之用5. 扁形动物的体壁和消化道之间充满了(实质组织)体内的所有器官都包埋其中6. 吸虫与绦虫体壁的皮层是一层(合胞体)结构7. 与吸虫不同绦虫皮层表面有(绒毛)结构,这是与其利用(体壁)吸收营养的特性相适应的9. 扁形动物的排泄系统属于(原肾)型排泄系统10. 原肾管分支的末端是(焰)细胞结构,该结构有(管细胞)和(帽细胞)组成,其中(帽细胞)具有2条或多条纤毛11.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是(梯)形神经系统12. 扁形动物的背侧发展出了(保护)功能,腹侧发展出(运动)功能13. 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包括(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前者如(三角涡虫),后者如(猪带绦虫)14. 人为猪带绦虫的( 终末 )宿主,猪是其(中间)宿主;二、名词:皮肤肌肉囊 :由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和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共同形成包围身体的结构,称为“皮肤肌肉囊”,简称皮肌囊。

两侧对称:是扁形动物及扁形动物以后出现的大多数动物所具有的身体对称形式即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焰细胞:扁形动物的原肾管的组成单位,是每小分支排泄管的末端由帽细胞及管细胞组成的盲管,帽细胞盖在管细胞之上,由前者顶端伸出一束纤毛,由于纤毛不断摆动犹如火焰,故名;通过焰细胞膜渗透而收集多余水分、液体、废物,在纤毛的驱使下,使排泄物从焰细胞经排泄管排出体外  原肾管: (体内封闭,体外开口) 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分支末端由焰细胞(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盲管三、判断题:1. 扁形动物的体腔是原体腔错误,无体腔)2. 扁形动物中自由生活的种类比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发达(正确)3. 扁形动物原肾管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渗透压,排出全部代谢废物错误,排出少量代谢废物)4. 涡虫的眼点类似于高等动物的眼,能成物象(错误,不能成像,只能感光)5. 涡虫的耳突司听觉(错误,司嗅觉)6. 与刺胞动物相比,扁形动物有了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正确)7. 原肾型排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错误,调节渗透压 )8. 涡虫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错误,不完全,无肛门)9. 三角涡虫为雌雄同体动物,故它可进行自体受精繁殖后代错误,三角涡虫是异体受精 )10. 三角涡虫再生力强,即使把它切成两截,它们均可再生成两个成体正确)11. 扁形动物没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的涡虫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正确)四、选择题1. 涡虫耳突的功能是( D )A. 听觉 B. 感光 C. 触觉 D. 味觉和嗅觉2. 具完全消化道的动物是( A )A. 线虫 B. 涡虫 C. 海绵 D. 水螅3. 涡虫发育的特点是( A )A. 直接发育 B. 经浮浪幼虫阶段 C. 经帽状幼虫阶段 D. 经牟勒氏幼虫阶段4.猪肉绦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C    )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生殖器官    D.消化器官  5.涡虫的口位于( B  )    A.头部腹面的后端近1/3处    B.身体腹面的后端近1/3处    C.头部腹面的前端近1/3处    D.身体腹面 1/2处 6. 下列对涡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B涡虫吃的食物主要在口中进行消化 C.涡虫生活在淡水中        D.涡虫有口无肛门,消化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7. “米猪肉”是指( B  )    A.含有米粒的猪肉      B.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猪肉    C.含有猪肉线虫幼虫的猪肉 D.含有猪肉绦虫成虫的猪肉8. 预防猪肉绦虫病要注意( D  )。

   A.猪肉需要充分煮熟   B.切猪肉和生菜的刀及案板要与切熟肉和熟菜的分开   C.避免人的粪便污染猪的饲料   D.A~C三项都要注意 9. 猪肉绦虫、血吸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D )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11.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是一种(BC)A.完善的消化系统 B.不完善的消化系统 C. 绦虫的消化系统完全消失 D. 涡虫没有消化系统12. 扁形动物开始以后各门动物(除棘皮动物和腹足纲外)的对称形式是( C )A. 无固定的对称形式 B. 辐射对称形式C. 左右对称形式 D. 两辐射对称形式13. 下列动物中具有原肾型排泄系统的是( B )A. 水螅 B. 涡虫 C. 蚯蚓 D. 河蚌14. 真涡虫的神经系为( D )A. 网状神经系 B. 链状神经系 C. H神经系 D. 梯状神经系15.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  A  )    A.口、咽和肠    B.口、肠和肛门    C.口、咽、食管    D.口、小肠16.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B  )    A.血吸虫    B.涡虫    C.疟原虫    D.猪肉绦虫17.绦虫的节片中,含有受精卵的节片叫做[ D ]A.颈节  B.未成熟节片  C.成熟节片  D.妊娠节片18. 扁形动物不具下述哪一种器官系统?BA、神经系统;     B、循环系统;C、生殖系统;     D、排泄系统。

   19.猪带绦虫中哪一部分是横分裂生长区?BA、头节;          B、颈部;C、成熟节片;     D、妊娠节片    五、简答1. 简述中胚层出现的意义答: 1)引起了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复杂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2)增强了运动机能,神经和感觉系统进化;3)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排泄系统的出现;4)中胚层的形成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2. 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有何重要意义?(1) 两侧对称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从动物演化上看,这种体型主要是由于动物从水中漂浮生活进入到水底爬行生活的结果已发展的这种体型对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凡是两侧对称的动物,其体可明显的分出前后、左右、背腹体背面发展了保护的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的功能,向前的一端总是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越来越向体前端集中,逐渐出现丁头部,使得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为准确、迅速而有效,使其适应的范围更广泛。

两侧对称不仅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陆地上爬行因此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2)中胚层的形成  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外胚层和内层胚之间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比如由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再加上两侧对称的体型,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同时由于消化管壁上也有了肌肉,使消化管蠕动的能力也加强了这些无疑促进了新陈代谢机能的加强,由于代谢机能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了,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扁形动物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又由于动物运动机能的提高,经常接触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有了显著地进步,已开始集中为梯型的神经系统此外,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动物可以耐饥饿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抗干旱,因此,中胚层的形成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3.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这类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复杂、完善和发展,对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此相关的在扁形动物阶段出现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和梯式的神经系统等一)两侧对称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二)中胚层的形成  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外胚层和内层胚之间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三)皮肤肌肉囊  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纵肌、斜肌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它所形成的肌肉系统除有保护功能外,还强化了运动机能,加上两侧对称,使动物能够更快和更有效地去摄取食物,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四)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与一般腔肠动物相似,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除了肠以外没有广大的体腔五)原肾型排泄系统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通常由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

(六)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有显著的进步表现在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及从“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七)生殖系统 大多数雌雄同体,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形成了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如输卵管、输精管等,以及一系列附属腺,如前列腺、卵黄腺等这样使生殖细胞能通到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