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 .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3618622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拜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孔子拜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孔子拜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孔子拜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拜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拜师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总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设计本教学时,以读为线索,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品行,并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努力做到文道结合。【教材分析】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得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

2、的兴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旅程的艰辛,体会孔子好学、谦虚。二、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识字,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巩固生字,在朗读中自我感悟,深入体悟,在解疑中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读出语文味。2、感受孔子的好学、谦逊,深切体会路途的艰辛。3、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

3、】一、紧扣课题,引入新课。1、启发谈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一本书,它对后人的思想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它的名字叫论语。论语一书记载的是孔子的言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2、生齐读课题,启发谈话:围绕这个“拜”字你们想在课文中获得什么信息呢?师随机板书“为什么拜”,“怎么拜”,“结果”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想想看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为什么拜师”,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怎么拜师”,第三自然段介绍了“拜师的结果”,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后人对他们的

4、评价。三、细读课文,解难释疑。(一)、研读“为什么拜师”1、导入,请一生读第一自然段,课件第一自然段内容。2、请生找出孔子拜师的原因,教师随机出示句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师引导:仔细读读句子,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预设:(1)孔子远赴千里目的是想拜老子为师。师随机交流孩子课前查询的资料,了解老子。课件展示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著老子也称道德经。(2)、从关键词“不够渊博”说明孔子拜师的真正原因。3、过渡:那么同学们也认为孔子真的是知识不够渊博吗?(不

5、是)你从第一自然段的那句话中看出?教师随机课件出示句子:“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1)引导:你从这句子中你又解读到了什么信息?研读“远近闻名”。师:你怎么理解远近闻名?(2)师随机出示孔子的资料,让学生深入解读孔子的远近闻名(3)指导朗读:解读了孔子的基本资料后相信同学们对这句话的时候对孔子更加肃然起敬了。(开小火车读)4、师小结:是的,即使孔子在我们看来已经是这样的远近闻名了,可他依然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坚持去洛阳拜师求学,从这拜师的原因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孔子呢?师板书(虚心好学)(二)、研读“怎么拜师”过渡:让我们跟着孔子一起踏上他的拜师之路吧,请生自由朗读课

6、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一路上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见到老师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做上记号。1、交流孔子路上遇到的困难师随机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1)请学生填词曲阜和洛阳相距( ),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后,终于( )到了洛阳。(2)请生感悟括号中所填的词:“上千里”、“几个月”、“走” 师引导:孩子们,括号中哪个词让你感悟特别深的?预设:“上千里”:说明路途遥远。教师随机介绍相当于从乐清到上海的距离。“几个月”:说明行走的时间很长久。“走”:说明旅途之艰辛。(3)进一步引导孩子想象一下孔子在路途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感悟

7、“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如想象:天黑了,渴了,狂风暴雨教师随机创设情境:孔子,孔子天黑了你明天再走好吗? 孔子孔子你看你身上都是汗,做下来歇歇吧,下午再出发好吗?引导:像这样白天赶路晚上赶路,就是哪个词?(日夜兼程)在露天吃饭在露天睡觉,就是哪个词?(风餐露宿)(4)教师在学生感悟的过程中随机指导孩子朗读。(5)创设语言环境朗读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烈日炎炎,不顾口渴难耐,孔子(生读)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狂风暴雨,不顾山路泥泞,孔子(生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斗转星移,不顾疲惫不堪,孔子(生读)(6)谈感受,孩子们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师板书(求知若渴)2、交流

8、孔子和老子见面的情景(1)师过渡:历经千辛万苦,孔子来到洛阳了吗?他看到了什么?引读句子:(师)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生)一架马车,(师)车旁站着(生)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师)穿着(生)长袍,(师)头发胡子(生)全白了,(师)看上去(生)很有学问。(2)师引导:孔子怎么想呢?师随机出示句子“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比较句子:“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引导:孩子们,阅读文章是很有方法的,对于一句话的理解,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仔细阅读上下文来说说你的理解,并告诉我这里使用“!”表示孔子一种怎样的情感?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9、1、不确定 2、基本确定 3、确定师生交流答案:预设:联系下文孔子的问题基本确定他就是老聃先生,句子中的“大概”也说明作者基本确定,句子结尾的感叹号更体现了孔子此时的兴奋的心情。 师小结:学习的方法多重要,小小的一个标点透露着孔子这么丰富的内心情感,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了此时孔子已基本确定站在面前的就是老子了,他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想(男女生对读)(3)、研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A、课件句子“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创设情境,请一生当孔子,师生朗读对话。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孔子的彬彬有礼,或者再配上孔子的动作。B、引导:孩子们

10、,面对孔子的拜访,老子是怎么回答的呢?课件句子:“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理解“这儿”是哪儿,引导孩子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读“这儿”是指洛阳城外的马车旁。辨析“迎候”和“等候”的不同。迎候有欢迎,迎接等候的意思,师:从迎候一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老子对孔子的尊敬)C、指导朗读,读出老子尊敬晚辈之情。D、引导:孔子是怎么说的?课件句子“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通过朗读我们知道孔子拜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机出示课件“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理解“止境”的意思。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给止境

11、换个词吗? 课件“学习是没有( )的。”(终点边缘尽头无边无际)引导:我们看看孔子是怎么解读这句话的?课件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引导:孔子认为学习是“温故而知新” 孔子认为学习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认为学习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课件展示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师引导:让我们连起来再读读他们的对话,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及老子的诲人不倦。同桌自由练请一对同桌展示(三)、研读“拜师的结果” 课件句子:从此 ,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引导:从句子中我们获得什么信息? 预设:孔子很虚心,随时请教,老子很敬佩孔子,所以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四、总结升华,课外延伸师引导: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课件展示孔庙图等课外资料(师讲解)五、作业布置1、推荐孩子阅读论语2、开展一次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