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561642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学中的喜剧与悲剧 视传3班 F2班 张珂 09061072 何谓喜剧?何谓悲剧?这悲与喜又从何而来? 随着现在信息渠道的拓展,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曾经欣赏过诸多喜剧或悲剧的文学作品。欣赏之后,思想感情一定有所波动。 无论是文学艺术中的悲剧还是喜剧,都根源人的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然而它们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我们是否有过当欣赏作品时,或开怀大笑,或嘴角微翘,或默默哭泣,或放声痛哭,这所有的感情宣泄之后,我们觉得似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就存在着这一幕,在某个地点,某个时刻,我们曾与之擦肩而过,或是撞个满怀。某个片断又一次的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再那么的感性,我们开始用头脑思考

2、这一现象。变得理性些了,于是我们又有了新的感悟。作品中的喜与悲变得不再那么的重要,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某种力量才是我们最需要。 喜剧所摹仿的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较差”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坏”或“恶”,而是丑的一种形式。可笑的对象对旁人无害,是一种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这里把“丑”或“可笑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提出,其要义就是“谑而不虐”。不过这只是现象,没有说明“丑陋或乖讹”何以令人发笑,感到可喜。曾有人说,人最悲哀的时刻就是看到了昔日不如自己的好友,今日比自己体面。相反,人们之所以会笑,大概可以说成为,笑的情感只是在见到穷人的弱点或自己过去的弱点时突然想起自己的优点的荣耀感,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3、,现在比过去强。当我们看到作品中的小人物做出一些我们认为可笑的事情时,我们会很自然的“嘲笑”。有些人笑的是那个小丑,因为自己不曾有过那样的滑稽行为,有些人笑得是曾经的自己,因为自己曾经那样的滑稽过。而还存在着一些人,他们也笑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笑,只是看到周围的人都笑了,于是自己便笑了。其实,在生活之中,他们就是那个小丑,不管在曾经,还是现在,甚至将来,他们依然会重复着这样或那样的滑稽事情。 就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中国电影在悲剧和喜剧的创作上具有现实择取的传统。喜剧片是电影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一个片种,卢米埃尔的水浇园丁的喜剧噱头就很引人注目,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已经具有了嘲讽封建婚姻制

4、度的喜剧意味,掷果缘也是一部结构上比较完整的喜剧片。悲剧片也是不胜枚举,从20世纪3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影片神女,到四五十年代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这一辈子、秦香莲一直贯穿了中国电影史的发展历程。曾经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冯小刚,近几年来,几乎是连续推出四部具有大致相同风格的贺岁影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天下无贼。由于他的作品中常伴有滑稽、怪诞、嬉戏、喧闹的格调,所以都称之为喜剧。每部电影几乎又都于迫近春节的档期上片放映,加之在故事情境或言语动作中多多少少地涉及春初岁尾之事,上述影片又被广泛称为“贺岁片”。在冯小刚看来,所谓的“喜剧”“只要是喜剧,觉得看起来有点意思就行”。喜剧不是玩闹,而

5、是流露出一种真诚的感情。俗话说,“乐人易、动人难”。在喜剧中,如果仅仅有笑的因素而没有感人的因素,那么就仅仅停留在喜剧艺术的“低级”形态中。换言之,真实的情感是吸引观众并实现喜剧感的保证。它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在轻松喜剧片中大胆融入讽刺喜剧。讽刺喜剧因是用幽默、诙谐的反讽方式揭示严肃的主题,其故事基调阴郁悲观,但冯氏喜剧只是吸收了普通大众将会非常乐意接受的幽默、诙谐的讽刺手法,并没让严肃悲观的氛围渗入。基于对现实的透彻观察,导演在故事主体的叙述中捎带性地讽刺了病态的世俗文化和贪婪的物质欲念。但在每部作品的终结,又有所升华,让人体会到人的善良得内心世界和生活中所蕴藏的美好。他作品中的小人物,有些似

6、乎就活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艺术源于生活之中,而又回归于生活之中。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 “悲剧”一词,人们也常常把一些不幸的、痛苦的事情称作“悲剧”,然而严格说来,这只是一些“悲惨的事件”,不属于美学意义上的悲剧。艺术中的悲剧却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审美形态,其首要任务是描写尖锐激烈的社会冲突,并且代表进步正义的一方暂时毁灭,激发人们崇高的审美感。也正缘于此,缘于悲剧事件的发生体现着“历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过程中人类必须付出的巨大牺牲或沉重代价,它“预示出新世界的必然到来的曙光和旧势力必然没落的趋势”,悲剧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之中都是会必然出现的。没有悲剧的出现便没有光明

7、事物的产生,综观历史,无数英豪怀着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鲁迅曾讲:“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博克讲:“在悲剧中揭示出来的正是人类高尚的精神。”德莱登讲:“悲剧必然是伟大的行为。”朱光潜说:“悲剧感总是崇高感。”是的,既然悲剧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都是无法逃脱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应如何去面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悲剧,更应如何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呢?我们应怀着一种平和与坦然地心态去思考这一切。在美学之中,悲剧的背后便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献身精神,鲜明,突出,光彩照人。中国早就有物极必反的说法,当大喜时便预示这悲的到来。我们曾经是否有过大笑时,我们留下了眼泪,其实这

8、并不都是幸福的眼泪。而大多数人流出的是伤心的泪,为什么而伤心?每个特定的场景之下,每一个人的不同的经历,流泪的理由便会不同。但都是那么的让人感觉到疲惫,默默地流泪伴着笑,比放声痛哭更让人肝肠寸断,我想这是艺术家们成功了。当然,大悲之后也预示着喜悦的到来。例如抗战时期,无数烈士英豪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便是新中国的和平美好的生活。李大钊曾讲:“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的话正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实践悲剧人生的巨大

9、秘密所在。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悲剧与喜剧在其内涵和形式上都将有很大的变化,随着人们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悲剧和喜剧的效果将有新的独特的理解。如对于悲剧主人公的失败或灭亡的命运,也不止停留在一般的怜悯同情上,而是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即在内心里产生这样的欲念:为了人类的理想,为了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斗争,这样悲剧在更高的意义上就成为催人向上的力量。再就喜剧来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艺术的喜剧表现往往也以正面人物为主人公,但此时并不是以讽刺和否定为主,而是亲切地微笑着表现正面事物的风味,肯定和赞扬美的事物,有时候也通过善意的笑声使人们意识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缺点和错误,在笑声中人们悄悄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并从中获得否定自己的错误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勇气。 在和平社会环境里,喜剧将成为人们越来越喜爱的审美形式,人们向往轻松愉快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喜剧的审美格调和品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注意表现人民内部生活的喜剧,要用幽默来衬托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用喜剧活跃人民的精神生活。总之,在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审美实践中,我们固然需要塑造崇高的美,但也需要创造出反映明朗欢快生活基调的喜剧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