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77217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的审美意蕴李清(青海民族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7)提要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中所传达出的审美意蕴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主题思想中的人性美;二、语言表达上的形象美;三、田园背景里的恬适美 ;四、象征结构内的和谐美。作品中隐含着对莎剧总体艺术风格的深入思考和揭露。关键词 暴风雨;人性美;圆形结构威廉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世界文学中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莎士比亚在二十多年戏剧活动中,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纪念碑” ,和他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本琼生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正如大家所知

2、道的,在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穿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年)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那么,他在后期所创造的传奇剧暴风雨中,又体现出了何种风格特色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我们的体会是暴风雨作为一个戏剧天才最后阶段的创作,其风格不仅是十分明显而突出的,而且被提升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高度与境界,这是作家思想和艺术相融合的结果,也是作品审美特性综合表现的结果。本文试

3、就这一问题稍作具体阐说。一、主题思想中的人性美接纳与和解是暴风雨的主题思想。在剧中,损失得到了弥补,邪恶受到了打击。这与莎士比亚其它几部晚期作品一样,主题都是人性的复活、再生,使人深刻意识到,清除了邪恶的人间是何等美好,那是一种表面覆盖着坏现象的美好事物。它不仅展现了表面现象与事物的本质之间的反差;它还是一种反思,一种对动物界、人类社会和精神界诸方面的反思。这是莎士比亚对人认识的思想基础。暴风雨显然是个童话故事,在剧中既有凡人,又有鬼神、精灵、迷人的王子和漂亮的公主。在某种意义上说,此剧表现了正义对邪恶的胜利。一场暴风雨把剧中的人物与世隔绝,把他们带到一个神秘的小岛上。像莎士比亚晚年的其他三出

4、戏剧一样,该剧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冒犯、忏悔、惩罚、宽恕及和解的主题。虽然在这出剧里,罪人的忏悔和受侮辱者的宽宏大量看来似乎是表面化、形式化的。而在普洛斯彼罗这方面,原谅中也欠缺和解的诚意。他只是因为明白自己处于优势,敌人已到了任他摆布的地步罢了。但是普洛斯彼罗因他的才能和威望而得到人们崇拜。他头脑冷静,对自然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持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和客观的眼光。这正好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背景下,理性和人性从容登场的一种奇妙的暗喻。当然暴风雨并不仅仅影射自然界的暴风雨,它尤其表现了剧中人物那充满汹涌纷繁情感的内心世界。但人类这种激情如同暴风雨在自然界的表现一样,一旦雨过天晴,则神奇地化为和解

5、、宽恕和平安。暴风雨这个故事体现了莎士比亚最渴望的圆满:恶人悔改、义人不死、公道还回。最重要的是,人性的软弱也得到了修补,宽恕成为主题所有四大悲剧中的踞在暴风雨中全都得到了补偿。在暴风雨中更为重要的,还深深地蕴含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彻理解和豁达态度。生活中难免苦难,难免变故,但是作为一个“人”,应有直面人生,遇变不惊,从容以对的胆魄与气度,这样才能充分领略生活中的“人性美”。二、语言表达上的形象美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据后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在一万五千个之上,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

6、藻。语言形式则既已无韵诗为主,又杂有古体诗、民谣体、俚谚与轻快滑稽的散文体对话,可谓多种多样、丰富生动,成为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材料。然而,最重要的是莎士比亚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表现出的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他善于运用比喻(明喻、暗喻)、替代和矛盾的拼合、错位、夸张、突降等手法以求取新鲜的艺术效果,从而达到了高度的形象化和个性,使语言呈现出动人的魅力。如夸张的运用,莎士比亚善于在描写人或事物时,在现实基础上,作必要的扩大形象的描述,或超乎事实的描绘,使被写的对象的本质特征,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以便给人深刻的印象,增强语言的具体可感性。“(我)遮暗了中天的太阳,唤起作乱的狂风,在青天碧海之间

7、激起浩荡的战争:我把火给与震雷,用乔武大神的霹雳劈碎了他自己那株粗干的橡树;我使稳固的海峡震动,连根拔起松树和杉柏”。这是何等逼真传神的描述啊!作者就是运用夸张的语言描写普洛斯彼罗的“魔力”,正是依靠“魔力”制服丑怪(象征野蛮),驱使精灵(象征人的精神),识破阴谋,制止恶行,而这“魔力”是科学和技艺,智慧和理性的代名词,人类正是靠着它,才摆脱了原始的野蛮状态,走出了漫长的中世纪黑夜,一步步地朝着现代社会迈进。最终他放弃“魔力” ,并非放弃科学,恰恰是进一步表明了他宽恕仁爱之心和对人性的尊重。正是莎翁笔下新意迭出的形象夸张,总是这么及时地联翩而来,异彩流光、美不胜收,所写事物的特征与本质也就这样

8、刀刻斧凿般深深印在读者心中。除此之外,莎士比亚有时只用一句话,就能使观众或读者进入作品所描写的境界,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暴风雨中的女主角米兰达,她寄托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精神破灭后的复苏。她美丽纯洁,从小与父亲居住在海岛,没有受到喧嚣俗世的污染,幼小的心灵对人世充满了最质朴纯真的爱。她第一次见到许多人时惊叹道:“人类是多么美好啊!这个新世界多棒呀!有这样好的人物!”在这里,作者仅仅通过这句话,就足以反映了米兰达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米兰达是纯洁美丽的仙女:秀丽,柔美,脱俗,热情!米兰达对新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人性的赞美不禁让我们想起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主题:人

9、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作品正是企图通过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作品向遥远的后人传递的一个信息,这是诗人行将离开人间,在为人类的未来祝福。总之,莎士比亚语言的特色就是:简单朴素,形象生动鲜明,十分传神,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些语言的使用,都建立在形象美的基础上。它们恰到好处地再现了事物特征,揭示了事物的内在神韵,起着其它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戏剧是语言的艺术。歌德曾指出:“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字眼来感染人的。”这生动源自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尤其是充满艺术魅力的形象美,

10、更使读者流连忘返,满口余香。独特的人物、情境和见解,在形象比照下,跃然纸上、栩栩栩如生,给人以无穷的感触和联想。三、田园背景里的恬适美在莎翁传奇剧里,在剧情里“悲”转“喜”的过渡阶段,都有一个自然背景和田园环境的描绘。如暴风雨中有地中海里的无名孤岛。这里人迹罕至,荒远偏僻。作者描写这些场所,固然有着以此对照都市的喧嚣繁杂。宫廷的雍容华贵的目的,而更多的,是为了给他的主人公,提供一个逃避苦难,修身养性的理想去处。田园背景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情趣是悠闲自得的。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融洽的。大自然提供人们广阔的天地,肥沃的土壤,润泽的草原,富庶的物产,人们依靠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获取生活

11、资源,过起了丰衣足食、纯朴美好的生活。荒岛上的主人普洛斯彼罗和他的女儿,他们依靠魔法,降服精灵,驱使它们为自己服务,俨然过起了如同帝皇与公主般的优裕生活。莎翁传奇剧中的田园背景,是一处处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虚无飘渺,宛若海市蜃楼,是“浪漫的乌有之乡”,但却摒尘绝俗、悠闲恬适,令人无限向往。更其令人陶醉的是那里的人们的精神境界。仿佛是大自然的纯朴灵性陶冶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一个个变得胸襟宽阔,性格淳厚,富于同情心,因而在待人接物上,体现出了真诚和友爱,无私和温情。他们救援落水遇难者,即使是自己的冤家对头,也是前嫌不计,体现出了罕有的宽厚仁慈的心肠。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沐浴在灿烂的阳光和清新的

12、空气中,心灵无比纯洁,感情无比真诚;在他们眼里,世界原本就是充满光辉、充满温暖与幸福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谐的人际关系,把莎翁笔下的“世外桃源”,点染上一片令人眩目的金黄。不言而喻,只有闲遐的心境,方可能描绘出悠闲恬适的自然风光和生活环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与莎翁的心境颇为相似。而这,只有洞察人情世故,摒却虚名浮利以后,才有可能具备。因此,莎翁驰骋自己的想象,描绘“乌有之乡”的恬适景象和人际关系,尽管这是心造的幻影,情铸的冰花,离开现实环境异常遥远,但却渗透着一种真挚的感情追求,一种持久的美好向往,因而弥足珍贵。四、象征结构内的和谐美莎翁传奇剧的结构原则为:剧情(家庭关系)由合(和

13、谐)到分(分裂)再到合(和谐),场景由宫廷到社会(田园)再到宫廷。这是一个“圆”形结构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反映出了莎翁对于自然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他看来,自然界的“周而复始,循回往复”的规律,诸如、春、夏、秋、冬的时序变化和动植物的轮回生长等等,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宽恕和解”的精神,人类生活中的矛盾与仇恨可能得到消除,而代之以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恰如“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一样。因此,“圆”形结构本身,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意境。正如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显然,这种(结构)模式是与莎翁当时的宽恕和解思想,和他当时的思想状态完全一致的。他希望最终能使破裂变成完整,分裂变成和谐

14、,恨变成爱,而不希望让社会的罪恶破坏他理想中的人类关系。”正是为表达上述思想,在莎翁传奇剧的“圆”形结构中,“时间”也就成了“一个寓意人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时间”将剧情一分为三:第一部分为悲剧阶段,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层出不穷,在主人公面前,苦痛和灾难接踵而至,一切都在向着死亡和毁灭迅速推进;第二部分为过渡阶段,矛盾和冲突正在冰消雪融,阴郁的气氛正在被欢快明朗的气氛所取代,形势发展的趋势愈益有利于主人公的命运;第三部分为喜剧阶段,矛盾冲突迅速解决,主人公的愿望得到完满实现,一切都沉浸在欢乐和音乐之中。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在上述三部分情节安排中,作者并非均衡地分配“时间”,而是相对处长情节的

15、中间(过渡)阶段。比如在暴风雨中普洛斯彼罗落难荒岛,度过了十二年离群索居的生活之后,才得以重返故国。中间(过渡)阶段“时间”的相对延长,反映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表明从分裂到和谐,从不幸到欢乐,既取决于人们心灵创伤的治愈,也取决于人们污浊灵魂的净化,而这两者,都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经历长时期的精神磨励和脱胎换骨的改造。“时间”在“圆”形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清晰地显露出来。此外,在这个“圆”形结构的终点上,情节理所当然地归结为婚姻的缔结,用以表示和解的最终实现,以及新生活的由此开始。有深意的要算暴风雨的结尾,那不勒斯王勇助纣为虐,残害过普洛斯彼罗,可现在,他的儿子腓迪南却对普洛斯彼罗的

16、女儿米兰达一见钟情。与莎翁早期喜剧相比,婚姻并非缔结男女主人公之间,而是缔结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这样婚姻,不仅有助于渲染喜剧的欢快气氛,而且更具有着它的特殊的象征意义:婚姻是爱的结合,是圣洁和美好的象征,它不仅有助于消除上一辈人之间的种种恩恩怨怨,而且有助于加固青年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甜美关系;沐浴在“爱”的光辉中的生活,将是真正和谐而充满意义的。通过结构所蕴寓的思想情愫,在这里被激扬到了一个“圣洁至纯”的高度。艺术作品的总体风格,是其内部构成因素所具有的特色的总汇。莎翁传奇剧暴风雨中主题思想中的人性美,象征结构内的和谐美,田园背景里的恬适美,当然也还有语言表达上的形象美等等,它们交融汇聚、凝炼升华,最终形成了莎翁传奇剧的总体审美风格。参考书目1、别林斯基关于暴风雨,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2、莫洛佑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