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教学过程.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980523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教学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5章教学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5章教学过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5章教学过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章教学过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教学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教学过程.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第一学期 教学论(第五章)第五章 教学过程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l5分。共45分。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46.人是教育的产物。47.学校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解决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教学目标:识记教学过程的内涵、教学过程的组成成分、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掌握教学过程的质的规定性重点:教学过程的环节、教学过程的本质难点:教学过程的质的规定性考纲要求: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智力因素与非

2、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学过程理论是教学论中的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理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它规定和影响着教学过程中其它基本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产生、发展与变化,为教学过程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三方面: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教学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教学阶段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最优

3、化是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第一节 教学过程概述一、教学过程的内涵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教学过程的概念有几个层面的指称:一指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过程;二指为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的教学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三指在一个教学阶段里,如小学期间、初中期间等,从上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四指贯穿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教学过程。(江山野,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教育研究,1983(9-10)一般而言,我们所涉及到的主要是前两个层面的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一)历史性教育教学活动是自人类社

4、会产生以来就具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新生一代通过接受、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传授的文化成果得以生存和发展。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社会需要及教育目的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使教学过程打下深深的社会历史烙印。古代社会的教育教学目的主要是为国家机构培养各种官吏,注重政治与伦理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学材料内容是确定的、不容置疑的,学生被动接受,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只需呆读死记。近现代的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国家培养官吏,而且还要培养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一定文化与职业技能的熟练工人。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活动

5、也加强了同生活和实际的联系。但这种教学过程仍是一个单向过程,目的指向把人培养成一定的工具;教学活动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在当代社会,人的个性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学过程也变得丰富起来,其目的是把自然个体培养成富有个性的社会个体,“他”不仅能运用知识,而且还能创造知识,“他”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受授者,而且是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教的活动,而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越来越丰富化、生动化和个性化。(二)周期性现代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通过碰撞、交流达到融合后,又出现新的矛盾,新知与旧知

6、、未知与已知的矛盾,产生新的碰撞和交流,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前进。从低级到高级,经过碰撞、交流达到融合,就是一个教学周期的结束。教学周期的运转导致教学过程的实现。教学过程的周期性运转可描述为一个螺旋体,单个周期就是整个螺旋体的一圈螺线,教学过程在时间上可描述为它的各个教学周期的前进运动。教学周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结构单位,具有教学过程的全部质的特征。 (三)整体性首先,作为培养人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最终结果是使学生获得发展,这种发展具有整体性;其次,教学过程内部存在着构成为统一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它们总是与整体不可分割地联系着、运动着。(四)富有个性教学过程与其他活动过程相比,更

7、具丰富性和复杂性。第一,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教育系统内部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级别学校的教学过程;第二,教学过程要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就需要进行智力、体质、品德等教学,因此形成了一些相对独立的、富有个性的教学过程,如德育过程、语文教学过程等。第三,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具有个性。正因为教学过程极具个性,所以我们不仅要从系统的层次上、方法论的层次上去认识研究教学过程,还要从具体的、个别化的层次上和操作化、应用性的层次上去认识、研究教学过程。这样,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才能避免空泛和混乱,也才能真正地更接近对教学过程高度抽象和概括的认识。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

8、要素及其矛盾运动教学过程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都包含相同的要素,这些要素的整合就构成了完整的、统一的教学过程。究竟哪些要素在教学过程的每一层次都存在,这些要素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一)已有研究成果及分析每个系统都是由要素所组成,教学过程也不例外。而且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呈现出一种多项性的特征。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究竟有哪些?论者提法很多,主要有“二要素”、“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六要素”、“七要素”等等。以“三要素”和“七要素”最具代表性。1、“三要素”说“三要素”说流传很广,影响深远,持这一观点的专家学者很多,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教学论三角形”。但除

9、去教师和学生为公认的要素之外,研究者对第三个要素存在不同认识和看法。如前南斯拉夫的弗鲍良克在其所著教学论中就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那一个,都不成其为教学。”(德弗鲍良克,叶澜译,教学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17)日本的长谷川荣在现代教育学基础一书中说:“一般认为教学的基本因素有三个:教师、儿童和教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教学论三角形。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学习者是儿童。教学是为了儿童的学习而展开的。第二,从学习的依据说,学习是凭借教材进行的。学习的本题不是来自教师,而是来自教材。第三,协助和促进儿童凭借教材进行学习的是教师

10、。”(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74)前苏联的达尼洛夫也认为:“教学过程确实具有三个要素一教师、教材(知识)和学生相互作用的特点。”(苏达尼洛夫,杜殿坤译,教学过程,瞿葆奎主编,徐勋、施良方选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86)我国的刘克兰在其编著的教学论中也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过程,这种师生的共同活动过程又以教材为中介。因而,教学过程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刘克兰著,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71)2、“七要素”说“七要素”说是在“二要素说”(教师、学生)、“三要素说

11、”(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四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五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六要素说”(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一观点认为,教学活动由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和教师七个要素组成。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要素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而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课程与方法而实现的;课程受制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则主要受制于课程,为把课程内容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感情,从而达成教学目的而服务;教学环境受制于外部条件;反馈是师生双方

12、围绕着课程和方法而表现出来的;教师则是其他各种要素的中介,它们大都是通过教师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在教学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16)在以上几种提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视角和观点。有人将教学过程的要素区分为构成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和影响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31)还有人将教学过程的要素结构划分为主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括不同的要素,最终使教学过程的要素达到九个之多。(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

13、9,133-138)“二因素”说抓住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过程中的最主要的因素,但对于联结这两者的中介未予考虑,显然欠妥。因为教师和学生的存在是教学活动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二者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教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二因素”说以外的其它提法,除教师和学生是公认的要素外,似乎其它要素都可任意增减,随意性很大。而且我们还会发现,从“三要素”说到“四要素”说再到“七要素”说,直到新观点的提出,研究者们似乎在追求穷尽一切,即将可列举出的要素连续增加,直至无一遗漏。(这是教学过程基本要素急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学过程除教师和学生要素以外,不可以有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

14、多种要素,而且我们知道在教与学之间肯定存在一个联系二者的事物。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穷尽所有的要素?有没有必要分析所有的要素?很显然,这个愿望是好的,但不现实。我们不仅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要素,而且也没必要这样去做。因为我们所要分析的是基本要素,而非全部要素。(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所谓基本要素,“是指构成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要素,但并不包含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那些没有包括在要素内的其他因素,可视为只要具备了要素就能派生出来的成份。”(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0)所以,所谓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就是构成教学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也就是说这些基本要素应该具有

15、高度的概括性或包容所有的教学活动。即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作为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的依据和规定。基本要素存在,教学过程就存在,反之亦然。教学过程具有层次性,究竟有哪些要素在教学过程的每一层次上都存在着的呢?我们认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1、教师。“教师这个要素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裴娣娜主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6)2、学生。“学生这个要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已有的智能结构、个性特点、能力倾向和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

16、教育出版社2001,11)(裴娣娜主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57-258)从其涉及范围来讲,包括人类社会各种领域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从其价值来讲,具有发展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作用;从其表现形态来看,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因此,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科书所涉及到的内容,前者要比后者的内涵丰富的多,尽管后者是前者的主要表现形式。(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和处理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内容组织又分为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指课程中整个内容的连贯,横向组织则涉及课程内容中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结合平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