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课例阐释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13968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课例阐释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课例阐释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课例阐释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课例阐释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课例阐释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课例阐释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文档关于桥一课教学设计的想法桥是五年级下册课文, 写了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为了帮村民 脱险,而勇于自我牺牲的事。从内容上看 ,塑造了一位高大全人物, 走的是弘扬主旋律的路线。但从写的角度讲,语言洗练,多用短句, 语意跳脱,很有阅读张力,是一篇值得教,也禁得起教的课文。我们 为此设定了 3 个教学目标:1 关注人物和环境:感受“老汉”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和洪水凶猛 之险,了解两者的关系。2、关注小说悬念式结尾 和语言精炼的特点,体会其写法的巧妙。3、对比阅读, 激发学生阅读小小说的兴趣。三个目标依据从何而来?首先,这是一篇小小说。 在语文书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一般来说, 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拿到

2、一则小说,他首先会关注什么?当然是人物, 故事情节写谁?讲什么故事?,这篇小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 全。它同样包括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而对环境 的描写,这篇课文是极尽渲染之势。 所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阅读习惯 上,学会去关注环境, 了解它的作用,是我们绕不开去的一个教学点。 当然,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写环境也是为写人物服务的。两者是不能 完全割裂开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先走近人物,再走近洪水,再回 归整体情境,了解人、水两者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反复写雨 水洪水啊:因为洪水凶险,才有老汉的指挥撤退,因为洪水凶险,才 出现了老汉先人后己, 最后牺牲的画面。 水情的发展推动着故事

3、情节 的发展,也越来越凸现出老汉可贵的品质, 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是水 乳交融的。我想,这样的引导,是符合学理学情的,是遵循了“学本 课堂”的规律的。第二,小小说被许多作家称为结尾的艺术。 这篇小小说同样也有 一个悬念式结尾。人物的关系直到最后才揭晓, 耐人寻味,初读课 文时,我们震惊之余,对老汉的敬佩之情又添了几分。这里,我们设 计了一处比较。因为按一般的写法,一个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会交代 他的身份,和主人公的关系。小伙子出场在 15 节,所以,我们把 15 节作了改动。通过比较,学生会进一步很直观地感觉到两者的不同, 这一次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原来初读时的震惊, 还感受到了写文章 是需要构思

4、的,该藏时候藏,该点的时候才点,这样才会有意想不到 的效果。第三,小小说有共性,也有个性。单就这篇课文,它与其他 小小说不同的一个特点,就是段落众多,多用短句,语言精炼。比如像泼。像倒。两字成句,从语法上严格来说是行不通的呀。作者这样 写,是随心所欲,还是刻意为之呢?这里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比较。通 过改写、朗读、体会,让学生感受到,平常我们把事物写具体,铺陈 开来写,是一种表达,而简练也是一种表达,精炼的语言,短促的句 子,反复的换行,在特定的故事情境中,不但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 而且读起来有速度,有节奏,尤其能制造紧张危险的气氛。这不是作 者的随意为之,而是高明之举。如果说前一个关于结尾的比较

5、,是让 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谋篇布局,那么这里的比较就是让学生开始关注语 言的表达。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试图在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更多小小说的时 候,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除了了解故事内容,发现每个故事后面的 叙事方式,语言特色,结构安排等。这种有意识的渗透,即便是一两 句话,但只要能把这个理念坚持下去,或许对今后学生走向更成熟的 文学欣赏和创作有好处。刚才有个朋友在听完课后和我谈起,一,我们的教研一直倡导“跟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这堂课的前半部分似乎仍在亲近内容, 做何解释?另外第二个教学目标的落实是否可更深入些?我的想法是,说再见的应该是把内容理解分析作为目标教学的课堂,内容分析作为一种手段和过程,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对老汉人物形象的丰满立 体感知,没有对洪水肆虐的形象感受,又怎能体会到作者营造气氛的 高明和语言精炼的巧妙?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小学语文教学要有文体意识, 但不能变成文体教学, 不应该对文 体,掘地三尺,而应点到为止。 40 分有限,学生的消化要慢慢来, 文体的诸多特点,不能面面具到,抓大放小,学会有所选择,有所放 弃可能更好。当然,美好的设想和实践总是有距离的,不同的老师,未知的现 场,特别是本人指导水平有限,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方向比努力更 重要”,一堂课的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路上。精选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