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监测制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要求, 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 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 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1、常规监测与报告:(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 散发和爆发疫情。(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 临床医生 24 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 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发现短期内 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 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 原体,或
2、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 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正 确的处置工作。2、暴发报告:(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 3 例或以上)时,应及 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并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电 话:,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及时与临床 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
3、,并组织专家进行确 认和处理。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1)一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A、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B、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 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 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 2 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 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 1),于 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 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 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2)、二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A、5 例
4、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B、由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报告程序:A、同一级暴发;B、同上;C 、同上。(3)、三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A、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B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C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报告程序:A、发生以上情形,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 范的要求进行报告。B、报告程序: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填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和医院感染爆发报告表进行报告。C、报告方式、时限和要求:院感科在 2小时内电话或传真方式报告卫生局 和区疾控中心。并在疾控中心的指
5、导下进行网络直报。4、医院感染中传染病的报告:(1)、传染病报告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2)、报告程序:发生的院感病例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按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 理。5、院感病历监测反馈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 分析,每季度向院长、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以院感管理通讯的形式汇报,并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 应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处理。6、全院综合监测(现患率调查):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 开展一次现患率调查, 每月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 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 10%,漏
6、报率应低于 20%。7、目标性监测: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 1-2 项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 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应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 敏感性进行监测。8、病历监测质控标准:本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8% 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 。抗生 素使用率低于50%院感细菌培养率高于30%(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流程1、目的:为了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 耐药性,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证据。2、适用范围:全院临床科室3、工作要求:院感科工作流程工作要求支持文件和记录抽查病例1r检查内容1、对可疑或危重病例进行检查。2
7、、监测病例数不少于监测人数的10%病例1、医院感染的诊断及处理原则;2、3、4、5、医院感染是否及时上报;发生部位及高危因素及处理原则;病原体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1、院感控制措施:消毒隔离方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制订并督导实 施处理措施r资料汇总 反馈2、指导及时送检细菌标本3、抗生素治疗方案1、2、每天进行院感资料收集利用计算机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趋势分析院感管理通讯3、每半年利用院感通讯进行信息反4、每季度资料上报卫生局主管部门三)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 保证全院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2. 监测范围: 全院临床科室3. 工作要求:全院正在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及物品 :(1)
8、生物监测 :目的:监测消毒、灭菌后效果。方法:使用中的消毒剂、消毒物品每季度抽查一次, 使用中的灭菌剂、灭菌物品每月抽查一次。合格指标:消毒剂细菌含量必须 100cfu/ml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2) 化学监测 :科室必须每日对含氯消毒剂浓度进行监测, 每周对戊二醛浓度进行监测。 由 专人测试浓度、登记,护士长监督执行。登记本院感科统一发放。4、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 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 外线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卩W/cm2使用中灯管
9、不得低于70卩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5、各种消毒后的内窥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它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6、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 活检钳和灭菌物品: 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四)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环境卫生学监测报告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1. 每月对重点科室 ( 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婴儿沐浴室、母婴室、新 生儿病房、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 ) 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2. 对普通科室的治疗室、 换药室, 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 院感科按计划定期 进行抽查监测。3
10、.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4. 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0-1995)。(1)1类环境卫生学标准(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空气W 10cfu/m3 , 物体表面w 5cfu/cm2,医护人员的卫生手w 10cfu/cm2。(2)U类环境:(普通手术室、产房、早产儿室、新生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空气W 200cfu/m3,物体表面w 5cfu/cm2,医护人员手w 10cfu/cm2,外科手消毒w 5cfu/cm2。(3)川类环境(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
11、室清洁区、急诊抢救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空气w 500cfu/m3,物体表面w 10cfu/cm2,医护人员手 w 10cfu/cm2。W类环境:(传染科及病房)物体表面w 15cfu/cm22,医护人员 w 15cfucm22。以上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说明:1 、各科室院感护士按监测计划开展有关监测,请提前到检验科细菌室预约 后领取监测物品(肉汤瓶、试管、平板)。如有特殊情况需增加监测标本的,经 院感科同意后,可增加标本。2、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的灭菌效果监测(包括灭菌炉生物监测、物品 抽检),由科室采送标本。3、血透室出入口液监测,每月 1 次,每次 2 份,由科室采送标本。4、灭
12、菌物品存放环节的监测由院感科抽查;院感科仅按院感质控检查计划 对各科室进行抽查监测,遇特殊情况随时增加监测的科室和项目。(六) 2011年目标性监测计划目标性监测主要针对院感高危人群、 高发感染部位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 因素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手术部位感染率、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 要求相关科室配合, 并定时填写和上交监测 表格。2011年将重点开展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和血管导 管相关血液感染的目标性监测。ICU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ICU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也是院感发病率高居的主要科室(其中下 呼吸道感染占比例最大),严
13、重地影响疾病的预后。如何进一步掌握 ICU病人医 院感染发病情况、 探讨其发生规律和有关危险因素, 通过有效实施各种干预措施 来降低ICU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迫切任务。 根据广东省二级 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监测制度。一、监测对象入住重监护病房超过 24 小时所有患者。二、监测内容1、ICU患者住院动态:每日记录新住进患者数、住在患者数、中心静脉插管、 泌尿道插管及使用呼吸机人数。2、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疾病 转归(存活、死亡)等。3、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是否留置深静脉导管、是否留置 导尿管、是否有
14、气管插管 / 气切、当天最高体温、是否发生血液感染、是否发生 泌尿道感染、是否发生肺部感染、有无其他院感、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 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药物药敏结果、调查者等。三、前期准备1、与监测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充分了解监测的方法及意义。2、对参与监测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3、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以利监测工作顺利 开展、监测数据准确收集。四、数据收集1、将监测测内容制成表格,每日填写: ICU 病人住院动态登记簿由 ICU 监控护士(或主班护士)负责填写,以每日 0 时截止;“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 监控表”、“呼吸机撤机指征评估表” 由住院或主治医师负责填写
15、。 发现医院感染 的病人仍需在 24 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内部网进行报告。2、院感专职人员专人定期到科室收集各类监测数据,及时查看细菌室病原 检测报告,掌握发生医院感染的可疑线索。3、院感专职人员每周到 ICU 查阅病案,床旁了解病人情况,或与 ICU 医务 人员一同查房。监测时应注意如下信息:(1) 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2) 症状、体征:发热、咳嗽等阳性症状,辅助检查阳性结果(血尿常规及 微生物培养等)。(3) 一般情况:皮肤、粘膜的完整性,神志情况,是否有侵入性操作等。(4) 带管情况:导管留置情况;侵入性导管周围有无红肿或脓性分泌物;对 留置超过 5 天的导管应每天评估是否可以尽早拨除。(5) 治疗方案:如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特别应注意抗菌药物调整情况。(6) 影像学:胸部X线或CT检查是否发现有阳性表现。4、ICU医院感染指患者在ICU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