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32149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规划(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前 言规划背景与目的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已经成为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如何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新一轮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是南京文化建设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合理地规划南京新一轮文化发展蓝图,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把南京文化建设推向更高、更新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使“十二五”期间南

2、京文化建设与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相协调,与相关领域相衔接,结合南京的实际情况,特编制南京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规划依据(一)法规与政策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4.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5.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6.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7.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8.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二)规划文件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3.江苏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4.江苏省“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5.江苏省“十一五

3、”文化产业发展规划6.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7.南京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8.南京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9.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0.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范围:南京全市域规划期限:基准年为2010年,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地位:作为“十二五”期间南京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据第一章 “十一五”文化发展及综合评价“十一五”期间,南京的文化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在“人文绿都”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引领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深入实施“文化南京”战略中迈出了

4、可喜的一步。南京在文学艺术创作与生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发展环境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广大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较好保障,形成了与南京经济社会相适应、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建设基本格局。一、“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成就(一)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十一五”以来,南京文化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并有重大突破。南京市11个剧团共获得各类奖项159个,其中金奖32个,银奖24个,铜奖11个,如杂技绳技节目获第二届西班牙国际马戏节银奖和最受观众喜爱节目奖。11个剧团共演出4172场,同比增长10%,演出收入达到4214.4万元。“十一五”

5、期间,市文联有近100件作品在全国获大奖。如报告文学大学生村官、歌曲迷彩八零后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民俗文物概论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舞剧牡丹亭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云锦五福龙获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纪录片见证南京大屠杀获2009年“金熊猫”国际电视记录片评比“亚洲制作奖”,先秦玉玺印图说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等等。“十一五”期间,市广电集团先后创作与生产了40多部电视剧和10多部大型专题纪录片。其中,电视剧香樟树、广播剧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一举荣获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依托本土文

6、化资源创作的金陵三碟被誉为“南京形象名片”;参与投拍的电视剧潜伏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等一系列殊荣。“十一五”期间,全市群文创作共获得138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5个、省级奖项123个。(二)文化民生工程惠及城乡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十一五”期间,南京共投入4.0375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25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目前,每百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970。南京地区共有17个图书馆、16个文化馆、55家博物馆(纪念馆)、2个美术馆、2个展览馆,近60座公园,100余处分布在各社区的中小型文化广场和40处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的大型文化广场等,全市域

7、各级图书馆(室)藏书总量达1475万册,人均拥有藏书1.8册。全市有11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五星级”文化站71个;已建成1168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552家农家书屋及农家书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五年共送图书下乡18.66万册、送电影下乡20411场、送戏下乡2294场。惠民工程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南京组织了多场精品剧目下基层进行公益巡演,让广大市民真正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惠。与此同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大型文化活动,形成了“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南京文化艺术节”、“金陵合唱节”、“南京文博之夏”、“百场公益演出”、“南京读书节”、“

8、金陵五月风”、“金图讲坛”等一系列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络日臻完善。2006年南京就实现了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目标;2009年,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4%,主城区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完成;郊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6.5%,有线电视数字化郊县整转率达38%.“十一五”期间,南京新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2个,建有86个基层服务点,形成了资源互联互通的良好态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三)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着南京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文物保护单位387处、448个保护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81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1

9、07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0处(点)。南京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查出不可移动文物2954处,其中复查不可移动文物点1129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825处。六朝文化圈、明文化圈和民国文化圈已初步形成,博物馆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金陵刻经)、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中国剪纸(南京剪纸)等4个项目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秦淮灯会等10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代表作;南京白局等49个项目被评定为省级保护名录;90个项目被确定为市级保护名录。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我市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项,范围涵盖17个一级类别、53个二级类别。

10、(四)文化产业发展稳步增长“十一五”以来,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3.27%提高到2009年的3.5%.建成和在建的各类文化产业园50个,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占地面积1.5万亩,入驻企业2000多家。南京已成为在全国文化产业园发展上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全市用于扶持文化产业资金由2006年初设的1500万元调整增加到2009年的3500万元;“十一五”期间,南京用于扶持文化产业资金达7487万元,扶持项目126个。动漫产业步入全国动漫产业发展十大城市行列。动漫企业从2006年的36家发展到2009年的68家,动漫原创生产量从2006年的1000

11、多分钟发展到2009年的8019分钟,特别是原创动画电影实现了零突破,5个园区被认定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园区。影视节目制作经营业快速发展。全市有81家影视节目制作机构,居全国前列。仅2009年制作影视剧47部2299集,共132344分钟;有6家网站获广电总局许可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居全省第一;5年来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数字移动电视发展初具规模、南京广播电视报也一跃成为华东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周报。电影市场现有5条院线在运行,主城区有经营性影城10座,有效银幕89块,有效座位数13330个,2009年度电影票房收入达1.6亿元。新闻出版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南京地区现有出版

12、社2家,公开发行的报纸13家,期刊14家,各种非国有出版策划室、工作室、创意室30余家,出版物发行单位2511家,形成了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发行门类齐全,遍布市、区(县)两级市场的出版物发行业网络。“十一五”期间,南京出版物发行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左右,其中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近7亿元。全市印刷产业也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现有各类印刷企业1573家,工业总产值年均67亿元左右。(五)文化发展环境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南京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全市文化行政机关建立了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学法用法等四大类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基本形成了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制

13、度保障体系,依法治理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组织各类法制培训187次,在全市552家涉农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设立了“法律图书角”;文化、公安机关联合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盗掘和非法买卖地下文物的通告,初步建立了联合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工作机制。文化市场管理繁荣有序。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场所2552家,固定资产总额133亿元,从业人员7.7万余人,年度经营性收入约270亿元。网吧、音像、娱乐市场呈现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主流格局。南京演出市场活跃着500余名的个体演员队伍。经过多年的培育,南京的演出市场逐步向主体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转变,形

14、成了高雅型、大众型、雅俗共赏型、涉外型、民俗型五大演出品牌。(六)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南京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南京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2009年,南京撤销了原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广播电视管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组建了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版权局);撤销了南京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南京市出版物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组建了南京市文化综合执法总队。按照中央及省委文件精神,完成6家市属艺术剧团和1家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稳步推进市属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

15、制度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七)对外文化交流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南京共办理并组织实施119批次、1833人次,分赴5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其中来访27个国家和地区31批次、约521人次,出访88批次、1312人次,内容包括访问演出、商业演出、文博展览、书画展览、民间艺术交流、学术交流等。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批次与人次遥遥领先于全国同类城市。成功举办了阿拉伯艺术节、两岸城市艺术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扩大了南京在国内外的影响。二、存在的问题五年来,南京文化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所制定的目标,形成了独具南京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文化产业园区

16、建设初具规模,文化遗产保护有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对外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佛教文化考古发掘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同等城市中处于先进行列。但是,南京尚存在城乡文化发展不够平衡、公共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不够协调、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三、“十二五”南京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南京迅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文化竞争力的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交织,发展面临更多考验的挑战期。未来五年,文化建设将保持其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释放更加强大的内源力量,向新的文化高度冲刺。(一)“十二五”南京文化发展面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