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26958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科技馆项目绿色专篇2013年11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目 录1.项目概况11.1地理位置11.2地理气象条件21.3建设规模21.4建设目标31.4.1整体目标31.4.2分项目标42.绿色建筑技术实施原则52.1因地制宜原则52.2低投高效原则62.3精细化原则63.绿色建筑技术方案73.1节地与室外环境73.1.1场地安全与污染源73.1.2室外风环境83.1.3室外光环境133.1.4交通组织133.1.5景观绿化143.1.6地下空间综合利用153.2节能与能源利用163.2.

2、1建筑节能设计163.2.2空调系统节能设计173.2.3照明系统节能设计193.2.4可再生能源应用21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23.3.1节水器具223.3.2雨水回收利用系统223.3.3降低管网漏损率233.3.4用水量分类计量与监测233.3.5节水灌溉技术23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33.4.1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233.4.2预拌混凝土使用243.4.3高强度钢筋利用243.4.4可再循环材料利用243.5室内环境质量243.5.1室内声环境243.5.2室内热环境253.5.3室内空气品质263.6运营管理263.6.1智能化系统应用263.6.2建筑设备、系统高效运营273

3、.6.3建筑设备、系统维护及保养274.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概算285.效益分析296.附表填写说明30附表:安徽省科技馆-绿色建筑二星自评表(公共建筑)31II1.项目概况1.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安徽省科技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中“文化场馆区”内。西至香港路,东至台湾支路,北临配套商业服务用地至成都路,南至环湖北路。工程所在地a)b)图1-1项目区位示意图1.2地理气象条件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

4、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合肥市市气候分区属夏热冬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2.6m/s,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平均风速2.5m/s。1.3建设规模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单位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总用地面积5.0058公顷,建筑主要功能为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影院及配套办公等,地下有厨房、餐厅、设备机房、汽车库,属于高层公共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50058m,总建筑面积60000m,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8000m,地下建筑面积12000m。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45m,地上主要功能为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影院及配套办公等,地下空间为

5、厨房、餐厅、设备机房、汽车库等。建筑效果如图1-2所示,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所示。图1-2项目效果图表1-1经济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单位数值用地面积m250058总建筑面积m260000(地上48000、地下12000)建筑密度%30绿化率%30容积率0.96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m45机动车停车数辆379(地上182、地下197)非机动车停车数辆1440(地上1440、地下0)1.4建设目标本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整体构思建筑方案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融合,充分运用适宜、高效的绿色示范技术,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要求中关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室内环境质

6、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设计,创造一个绿色特征明确、全生命周期环保节能和舒适高效的综合性科普类建筑。1.4.1整体目标本项目按照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认证要求进行设计,充分考虑绿色技术的适应性和经济性,以实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为建设目标。1.4.2分项目标(1) 通过高效绿色技术的集成化,打造高质量的绿色建筑,树立合肥市影剧院类项目绿色建筑的典范;(2) 实现优良的室内环境质量,为访客提供优质、舒适、健康、高效的室内环境;(3) 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实现建筑节能65%、降低电耗;(4) 关注后期运营管理,为运营阶段的节能、节水及物业管理奠定

7、基础。2.绿色建筑技术实施原则1.2.绿色建筑强调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强调因地制宜和材料的本地化,通过采用传统技术策略或适宜技术策略(如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及被动式的保温、隔热和缓冲层设计等)实现建筑适应气候、建筑适应功能的目的。因此,从设计阶段整体构思建筑方案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融合,充分运用适宜、高效的绿色建筑技术,创造绿色特征明确、全生命周期环保节能和舒适高效的行政办公建筑。本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选择基于以下的技术原则:因地制宜、低投高效、精细化。2.1因地制宜原则首先从地域和项目特点出发,分析适宜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类型,如表2-1所示。表21气候适应性技术序号

8、地域特点适宜性技术1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夏季多为偏东风,冬季多偏西北风。建筑朝向与主导风向保持较大夹角,迎背风面保持5Pa以上的压差,过渡季可优先采用以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通风的模式实现室内热舒适。2合肥年太阳总辐射的总量平均为4444.91MJ/m2,属全国太阳能资源一般区,太阳能资源具备可利用的前提。结合建筑方案,采用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设计,体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示范效果。3合肥年平均降水量在940mm1000mm之间,雨量适中,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62m3,属降雨量较丰富的缺水地区。综合利用雨水资源,进行场地保水设计,节约市政用水,采用多样的雨水调蓄手段,降低雨水外排量

9、。4气温温和,生物物种丰富。场地生态多样性、选择适应合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种植多种植物类型,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2.2低投高效原则本项目绿色建筑技术路线是以低成本技术为核心,以高成本高效益(环境和经济)技术为亮点。2.3精细化原则设计过程采用先进的计算模拟工具和细化设计,对设计进行定量分析、优化比较、效果预测。确保设计目标、未来运行效果和全寿命周期内经济性的实现。3.绿色建筑技术方案3.1节地与室外环境3.1.1场地安全与污染源项目的选址是决定建筑外部大环境是否安全的重要前提,本项目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包河大道以东、迎淮路以南,安兴路以北、徽富路以西。建筑选址尽可能避开了有可能发

10、生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且远离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可能存在电磁辐射危害的危险源,场地磁场本底水平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要求。建筑场地在施工前将进行土壤氡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做相应的防治措施。本项目场地内部污染源主要为位于地下一层的柴油发电机房和厨房,如图3-1所示。1)对于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时产生的柴油烟气,由设备自带消烟除尘装置除尘后,再由内置烟道高出屋顶的排气筒排放。2)对于厨房,在屋顶上预留厨房专用屋顶排油烟风机,屋顶风机与厨房内排油烟罩联动,屋顶风机手动控制其开关;厨房内排油烟罩采用能净化油烟的设备,并在屋顶设置油烟净化器,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为7

11、5%,油烟净化需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按照;厨房污水经隔油池排入市政管道。柴油发电机房厨房操作间图3-1 项目场地内部污染源3.1.2室外风环境(1)评估标准风速:建筑区域内部自然通风的评价主要以Beaufort风力等级作为标准,风力等级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31。当建筑区域内为轻风或微风时(风力等级23级),人们活动感觉较舒适。当建筑区域内为和风以上时(风力等级4以上),可能对人们的活动造成一些不便甚至威胁,成为风害。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要求,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风速低于5m/s时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室外活动。表31 Be

12、aufort风力等级及对人体的影响风力等级名称相当于平地10m高处的风速(m/s)对人体的影响范围中数0无风0.00.20无感1软风0.31.51不易察觉2轻风1.63.32扑面的感觉3微风3.45.44头发吹散4和风5.57.97头发吹散、灰尘四扬、纸张飞舞5清劲风8.010.79感觉风力大,为陆上风容许极限6强风10.813.812张伞难,走路难7疾风13.917.116走路非常困难8大风17.220.719无法迎风步行9烈风20.824.223阵风可以将人吹倒10狂风24.528.42611暴风28.532.63112飓风32.633注:表中4级为室外舒适风速极限。风压:建筑立面的风压差

13、是评价建筑室内通风效果的重要指标,压差越大对室内通风越有利;但如果风压差过大,会造成建筑物的门窗和建筑外装饰物等破损、脱落。如果建筑前后风压差小,通过合理的设计室内布局与户型开窗方式,也会使室内有较好的通风效果。(2)气象参数合肥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季风明显,四季比较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2.6m/s,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平均风速2.5m/s。(3)软件介绍本项目选用PHOENICS( Parabolic Hyperbolic Or Elliptic Numerical Integration Code Series)为室

14、外风环境模拟计算工具,利用AutoCAD建立场地建筑模型。PHOENICS是世界上第一套计算流体与计算传热学商业软件,它可以读入任何AutoCAD软件的图形文件。(4)结果分析本项目通过自然通风模拟分析,使得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科技馆图3-2夏季场地人员活动高度1.5m风速云图科技馆图3-3场地夏季风场流线图科技馆图3-4冬季场地人员活动高度1.5m风速云图科技馆图3-5场地冬季风场流线图在冬夏季主导风向下,本项目场地内人员活动高度1.5m处大部分区域风速小于5m/s,适宜人员的活动,满足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场地人行高度风速不大于5m/s的要求。科技馆图3-6夏季项目室外1.5m高度风压分布图图3-7夏季建筑迎风面的压力分布图(南向)图3-8夏季建筑背风面压力分布图(北向)此外,根据建筑表面压力分布图可以看出,建筑两侧区域表面压差约为510Pa,有利于夏季的室内自然通风,具备形成良好室内自然通风的前提条件。3.1.3室外光环境城市光污染目前已经成为较严重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眼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