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200924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河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河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河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河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河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河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河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支持专业建立方案专业一: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立方案一、需求论证一产业背景“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的开展目标是由装备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河北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促其由重转优、由粗转精、由低转高,力争“十二五末省内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到达25%左右。三河市地处京、津、唐金三角腹地,具有承受辐射、借力开展的独特优势,将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为了实现“率先全面小康社会、建立京东强市名城的奋斗目标,我市先后创立了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李旗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省级工业新区、福山经济

2、新区等四大产业园区,借助区位优势,无缝对接京津。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三河,特别是以精益机械、和平电力、华远机械、祥达金属、长城实业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形成了快速开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先进工业和新型装备制造业的开展,为数控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预计到2021 年,三河及周边地区数控技术人才缺口将达5万多人。随着企业产品的升级、装备制造基地的建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起,我市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近10家大中型企业每年与我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毕业生供不应求。故此,我市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机械加工行业的开展指向,培养大量的适合制造业开展的中高级数控技能型人才已

3、成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紧迫任务,同时也为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立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二专业定位抓住示范校建立之机,把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立成人才培养模式成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丰富、办学规模较大、集“产、教、研为一体、具有带头和示范作用的品牌专业,带动并促进现代制造业专业群共同开展,为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输送更多技能过硬、品德高尚的技术工人。三现有根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于2005年9月,目前在校生487人,专任教师23名,“双师型教师22名,有高级工程师、技师等职业资格;建有4个电工电子实训室、2个数控仿真实训室、2个金相室、1个液压实训室、1个力学实训室。2

4、021年,在新校区建成了数控实训车间,总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主要以加工模具为主。共有108台套设备设施,其中,包括34台普通车床、10台铣床、4台数控加工中心、1台数控镗床、1台车削中心、1台激光切割机、1台数控折弯机、10台数控车床、2台带锯床、1台三坐标检测仪、1台数显龙门铣床等,总价值达1473万元。现有兼职指导教师8名,可同时容纳150名学生开展实习实训。2021年,该专业实训基地成为省级重点支持建立的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转正常,根本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一直以来,专业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推行“双证书制度,始终以市场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路

5、子,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在河北省技能大赛中屡次获团体和个人奖。四存在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开展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示范校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不够先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企业和行业参与专业建立、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有待于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训基地软硬件设施先进性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企业参与的师生评价模式需不断完善。二、建立目标一总体目标围绕三河与京津唐地区装备制造业对数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构建 “三模块、六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于企业岗位能力的

6、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环境,深化学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名师工程建立,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构造合理的优秀教师团队。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办学条件先进、师资力量雄厚,育人质量一流的精品专业和集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培训、生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立上形成特色,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发挥骨干、示范和引领作用。二具体目标1构建“三模块、六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以专家指导委员会和“三模块、六阶段研究小组为依托,通过调研,明确“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维修等岗位的技能型操作人员的培养目标,结合企业需求,制定“三模块、六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学生职业能力梯次渐进。校企多元合作,形成动态调

7、整机制,进展专业拓展和知识更新,培养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2.创新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环境,在原有实训车间根底上,新建2个CAD/CAM实训室,1个仿真模拟实训室,5个技能教室,完善数字化体验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通过学习环境建立、学习方式创新、企业文化建立,营造专业文化气氛,突出职业特色。3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立足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突出职业核心技能训练,根据产业开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国家规划教材根底

8、上开发4门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其中1门建成精品课程;搭建专业信息化平台,创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4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打造优秀教师团队。采取以赛促教、以老带新、培聘结合等形式,搭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平台,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一支专业领域多工种构造、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到2021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到达95%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占10%以上,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0名,聘请有实践经历的行业专家、社会能工巧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5人作为兼职教师。5发挥机

9、械加工职教集团作用,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作为“河北省三河市机械加工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的优势,利用职教集团的优质教学资源,与企业建立“产、教、研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引企入校、社会培训等形式,增强社会效劳功能;建好5个校内实训基地,形成近15家稳定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与校内“比特数控技术应用和“吉甬模具制造的合作,探索“公司化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将实训基地建成设备满足现代教学需求,环境表达现代生产情境和企业文化气氛,管理表达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资源满足企业培训,成为高水平、多功能、社会辐射能力强的示范性实训基地。逐渐更新和完善实训设备配置,更新教学

10、软件,增添局部多功能、加工技术领先的生产型实训设备;6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机制。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和国家数控专业各工种技能标准,组建由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构,探讨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机制,形成学生质量过程性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开展,使毕业生“双证率到达100%。7.发挥骨干作用,带动专业群建立。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带动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的建立与开展。三、建立思路本着“稳固根底、打造高端、拓展维修的原那么,发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河北省三河市机械加工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效劳三河市装备制造业开

11、展,结合企业数控技术岗位需求,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和优势,以培养“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维修等岗位的技能型操作人员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多元合作,构建新型实训管理机制,强化实训基地功能,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数字化工厂;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完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产教结合、对外培训,提高学校社会效劳能力,将学校数控专业建成一流、特色显著的示范专业。继续完善数控实习基地根底建立,严密结合地方经济开展,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四、 建立内容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三模块、六阶段

12、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创新“三模块、六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和对外生产优势,以企业典型生产过程为导向,以工程为引领,完善实施性教学方案和实训大纲,形成课程标准。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模块、六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模块一:新生入学第一年,采用“一般性实习的模式进展人才培养。“一般性实习包括“课程实习和“教学见习。在这一模块教学中分两个阶段实施,即“知识与技能的认知

13、阶段和“知识与技能的联系阶段。认知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向和目标期望。这一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要在教师示范、言语描述和操作分析的根底上进展,使学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各局部子技能及子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操作技能的关键点在哪里,从而理解整个操作技能的编制程序。联系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响形成联系并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响系统。这一阶段特点是操作技能依赖视觉减弱,动觉的感受性提高,注意的范围扩大,通过思维分析动作的本质特征;而增强了肌肉的感知力,子技能之间干扰减少,多余操作减少,发现错误能力增强。模块二:学生在校的第二年,采用

14、“生产性实习的模式进展人才培养。学生深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这一模块教学中分两个阶段实施,即“知识与技能的初步形成阶段和“知识与技能的稳固提高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实习,初步掌握操作常规,形成专业技能。在这一阶段中,特别注意技能的干扰现象,在制定技能训练方案时保证学生对一种技能掌握后再安排新的技能训练课目,防止与新技能训练课题同时进展。稳固提高阶段:在学生初步形成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后,教师在讲授新技能训练课题时,把新旧技能的联系与不同讲清楚,使学生已经形成的技能更好地迁移到新技能上去,从而到达稳

15、固提高的目的。模块三:学生在校的第三年,采用 “顶岗实习的模式进展人才培养。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相应企业,带薪实习一年,然后由学校统一推荐就业。在这一模块教学中分两个阶段实施,即“知识与技能的自动化阶段和“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过关阶段。自动化阶段: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各子技能也到达协调完善,并到达高度自动化。这时的实习指导教师不再是理论的传授者、讲解者,更多地是学生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练习,按操作熟练程度、工序完成质量、速度和工作协调程度来评价自己的技能,调节自己的活动,最终形成协调和完善的操作技能。考核过关阶段:学校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考核

16、评价标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对于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到达100%。将企业文化引进课堂,生产质量标准渗透到实训每一个环节,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严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有机组合,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产业开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课程设置的动态机制。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追踪调查建立?校企联席会制度?等形式定位数控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针对职业岗位群,分析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分解出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按职业岗位的工作逻辑,整合课程内容,从而使课程内容体系,融入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