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井区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总结.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07717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贡井区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贡井区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贡井区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贡井区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贡井区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贡井区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贡井区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精致农村教育盖头掀起麻柳小学课改情况汇报小班使每个农村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这使教育有了变得更加精致的可能。在我校,小班化的出现源于生源的萎缩和教育布局的调整。尽管在诸如上海、北京等一些地方,小班化教育早已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大多数地区,它仍然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精致教育”。但是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潮流和趋势,已经戴着自己精致的面具走了过来。针对我校班额小(最多20人最少11人)的具体情况,和为促进老师们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变化,特实施了“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教育教学改革。一、教育教学改革原因1、具备完成本课题研究的相应“软件”(1)有

2、一定的实践基础。现代教育呼唤着“小班教育”这一反映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我校倡导个性化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三年前我校就已经开始了班级学生围坐式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学校、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并在尝试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受到上级领导、家长、学生的一致认可。(2)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我校教师观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我校先后完成了区级课题“农村学校小组合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这些为我校进一步开展此项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研究时机比较成熟。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3、为小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教师们都在探索小组合作的新路子,如何让小组合作更有实效也引起了广大教师的热情关注。(4)研究力量比较强大。我校已充分认识到科研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坚持把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奋斗目标,并完善了教育科研组织机构,成立了校长教导教研组的科研组织网络。本项课题由校长任课题组组长,研究的经费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课题组成员都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学精英,部分教师也参加过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2.可行性:本课题研究的清晰度较高,本课题的可行性不容质疑。(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

4、投入的加大,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国内学者从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习表现的关系、个性优化以及班级社会心理气氛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开展了“协同教学”、“合作学习”等实验研究。(2)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1、联系:新课

5、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一次革命。在实验新课程新教材中,许多实验者都将“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重要的教学策略。在生源数呈下降趋势、教学设备先进齐全的条件下,小班化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我校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积极尝试。 2、区别:从研究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具有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6、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研究类别来看,本课题属于微观应用实证研究,主要是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理论、丰富理论、提升理论。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1)从理论上看,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基础教育领域在努力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教师以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动脑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及团队意识得到全面锻炼的教学方式。如果说“小班化”出现的动因是为了增加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社会的要求,那么它最终

7、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变化。它所提倡的是以孩子的发展为主,在课堂上讲究教师与孩子“等高”,并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更贴近“孩子”这一特定年龄群体的社会形态,而这些,恰恰标志着教育思想的真正进步。(2)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接触面的相对集中与全面深入,使教师能够更加关注于学生的个体情况,更加关注于教育细节的设计和教育环境的布置。对因材施教和学生个体受关注程度的强调使教师的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学生自身。它需要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改进教育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除了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之外,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

8、的人格,选择适合于各人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本课题的确立与实施,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恰好可以改变其陈旧的观念和落后的教学行为,(3)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竞争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改革实施的范围实施班级参与教师人数学生人数备注1-6年级(重点展示和研究4、5年级)全校1-6年级任课教师11人主研曹小康等5人94人三、 改革的具体做法1、建立保障机制(1).组织领导组 长: 曹小康主要成员: 王鸿飞 余德祥 吴永玲 胡荣春(2).课题实施具体分工组长:曹小康组员:各班任课教

9、师(3).财力保障: 胡荣春(4).技术支持:拟聘请吴琼、何文英主任 为我校教育顾问。2、具体实施办法(1)、组员编排要合理。传统的合作讨论式学习是按座位自然分成四人一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和男女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首先,小组人数要合理,一班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其次,分组应遵循“组检同质,组内易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

10、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是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另外,小组成员的编排应该是动态的,要按教学内容的不同随时组合。(2)、合作要求要明确。在过去的小组活动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后,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但只要深入下去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是“活而无序”。有的小组学生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是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有的小组学生间互相推让,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成员借此说笑闲谈。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学生不知道干什么。俗话说,没有规矩

11、不成方圆,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儿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a)、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谁组织、谁记录、谁操作、谁发言,都要分工到人,使其人人有活干人人有事做。(b)、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要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记录和合作学习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3)、要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要使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活而不乱”,人人参与,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共同发展,这就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班化互动式合作学习赋予小组长这样的角色:(a)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小组长的组织活动可以大致

12、分为三类:一是控制行为:分工、约束、督促;二是协调行为:协调、疏通、解决争端;三是建构性行为:组织讨论、分析、汇总小组意见。前两个行为保障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有序、持续开展起来,第三个行为是促进组员间完成合作学习。(b)教师教学活动的协调着。在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时,教师的精力无法分配到每一个小组,教师对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和观察,另一些小组就处于教师盲区,这就需要小组长的协调,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4)、合作学习时机要把握好。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13、,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合作学习,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用,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究或动手实践时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忠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所以只有选择合适的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的环节,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中使用合作学习:(a)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当学生学习、复习生字词,或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各个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时,可以有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学生的参与机会多,涉及面广,师

14、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b)在问题有难度时。理解课文重点段落、体会关键词句等一些探究性问题时,学生独立思考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在合作中相互启发,能够达到合作的效果。(c)欲罢不能时。有些训练语言能力或做练习题的环节,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或动手都有了答案,而每个答案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最精彩的。这时,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个个踊跃举手,可教师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请两三个学生发言,于是大多数学生都伴随着“唉”的声音失望地放下手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采取合作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每个学生都真

15、正得到锻炼。 (5)、合作时间要充裕。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充裕的时间很重要。我们往往只给学生两三分钟的时间就叫“停止”,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在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6)、学生展示要注意层次。小组合作

16、学习后的展示要注意层次性。小组合作学习都是采用异质性混合。在小组展示时,一些优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展示,此时教师要注意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把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多让他们展示。尤其是刚开始展示时,要注意多给差生机会,是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尊心。教师也要加强对优生的教育,让他们多帮助学困生。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实现小班化教育。完成“四个百分百”(7)、要注意科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我们在评价时要做到以下几点:(a)重视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如老师可以这样说:某某小组合作的最好,因为他们能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某某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