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071426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成长盛元小学 黄丽娟 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读书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超出“匠”的局限。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 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

2、甘平庸、俗不可耐。读书,才能消除“职业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书籍中,那些大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会使我们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总是难以潇洒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享受读书的乐趣;当我们交往的时候享受读书带来的文雅和气度;当我们创造教学生活和生命的时候享受读书而获得的魅力。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书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灵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某种意义

3、上说,一个教育家的成长历史,就是他的读书的历史。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必须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而超越自我。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 读书是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新课程不再像传统课程那样统一机械、墨守成规,很少变通,而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个别化教学决定了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综合性的加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师生共同探讨新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作为课程具有的自主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不确定性;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个娴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学设计者、决策者、支配者、智者、专业知识

4、的发展者和创造者。尤其是那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更需要教师具有临场多向想像、迅速选择、敢于决断、巧妙引导等各种创造能力。这些,如果不是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是绝难胜任的。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用新理念置换旧观念的痛苦的改造过程。实现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唯有读书。 “一桶水”总有耗尽的时候,一支“蜡炬”总有燃尽的时候,不读书,又去哪里寻找“活水的源头”呢?有些老师天天备课、讲课,好像班车一样机械准时,却很少有时间读书。农村中小学可读的书不多,尤其是有关课程改革的书不多;有书不读的情况也十分普遍。“春风不度玉门关”-许多教师不读书,

5、就不知道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学观念落后到什么地步,自己过去的教学是多么可悲、可笑。只要一读,就会有“投石冲开水中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里就会敞亮澄明多了。要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读哲学,读文学,读历史,读科学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教育需要智慧,教育要培养出智慧的人类,而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人生状态 读

6、书的意义,对教师来讲,是无论如何估量都不会为过的。教师读书,绝不是为了装潢门面,附庸风雅,也不是为了在教学中能突然“露一手”,粉饰一下课堂,而是为了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当然,在当今教师生存状况不怎么乐观的情况下,读书,是相当不容易的。那会充满着“独上高楼”的孤独、“衣带渐宽”的辛劳和“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难。但不管多么艰难,都要认识到,要避免“匠气”人生和“灰色”人生的出现,只有读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向它求教,“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生活

7、下去的”到了“不读上几页”,“不读上几行”,就感到“无法生活下去”的程度,就是真正的读书了。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使自己从教学的机械和麻木中解脱出来,对工作依然保持着敏感、热情和快乐。正如肖川先生所说:“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读书的人生,才是丰富、聪慧、强大而有意义的人生。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多一点书卷气,在当今很难,但又非常可贵。远交游,弃浮华,万人如海一身藏,酿得一身书卷气,赢得书香满人生,那是一

8、种境界,也是一种造化。 当然,不能为读书而读书。当自己意识到在读书,那就不是读书了。读书要远离功利。读书是自己的事,是自己的需要,不是为别人而读,不是读给别人看的,它应该像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一样平常,一样重要。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宋朝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可见古人读书是一种自我需要和追求,读书是生活的、生命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容。读书构建了一种生存方式,书籍应该成为生活重心。读书要有一点功夫,要有一点坐功,要耐得住寂寞,尤其是要学会享受寂寞。白日里,忙忙碌碌,难得静下心读一本书,只有到了夜晚,拧亮台灯手执一册教育论著,追寻大师的背影,或惊讶,或叹息,或恭敬地发问,或聆听

9、教诲,追求一种人生的至境;或者在月明星稀的深夜,取一篇教学案例,于静寂中观看师生的动与静,领略师生的喜与怒,也别有一番风味。此时的你远离了喧闹的尘世安歇了烦躁的灵魂,在心里放置一张“平静的书桌”,似一尾自由自在的鱼,畅游于“教海”中,这才是一种生命的享受。读书需要一些功力,你在读书,“书”也在“读”你。因为在读书过程中,读者只有将全部的智力调动起来,整合在一起,才能融进书里,才能产生奇妙的作用和效果。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读书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今天比昨天更智慧,更理智,更宽容,这就决定于自我学习、自我改造的功力。 我们在放下教本的时候别忘了拿起书本。在烦恼、寂寞的时候,别忘了找大师交友。让我们的心灵融入“书海”、“教海”,让书的精灵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