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计算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98506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计算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节能计算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节能计算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节能计算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节能计算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计算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归档号)建 筑 专 业主 持 人:(设计总负责人) 审 定 人: 校 审 人: 计 算 人: (设计单位名称)年 月 日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居住建筑)目 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 (页)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 (页)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 (页)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 (页)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外窗的传热系数

2、大于表5.2.2的限值时,应以参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公共建筑(甲类)目 录一、体形系数计算书 (页)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 (页)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 (页)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 (页)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 (页)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公共建筑(乙类)目 录一、体形系数计算书 (页)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

3、墙)窗墙比计算书 (页)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 (页)四、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 (页)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 (页)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3.1.5.1条和3.1.6.2条的规定值,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表3.2.2-2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附录D-3)取代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建筑节能计算文

4、件编制说明一、 当设计建筑物可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商住楼等,应按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分别进行建筑节能计算,在首页封面后应包括居住和公共建筑两部分目录和文件。二、 当设计建筑物不能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局部有少量宿舍用房的办公楼等,可按主要部分的性质(居住或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计算。三、 底部为一、二层小型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可全部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计算。四、 计算文件中各有关数据和材料做法均应与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图纸,以及暖通节能计算文件中有关数据取得一致。五、 如节能设计标准修定更新,节能计算应执行新标准,并按新标准编制计算文件。(施工图) 建筑设计说明有关节能设计部

5、分编写格式节能设计(居住建筑)一、 建筑节能执行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二、 设计住宅为 层 建筑,朝向 ,体形系数S= 。三、 建筑为 结构,采用外墙 体系,墙身细部: 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四、 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序号部位保 温材 料保温材料厚度(mm)构造做法传热系数KW/(m2.K)1屋顶平屋顶坡屋顶2外墙123凸窗非透明部分4接触室外空气地板5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6不采暖楼梯间隔墙户门7封闭式变形缝内保温注: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1、平屋顶保温包括 ;坡屋顶保温包括 ;2、外墙1为: ;

6、外墙2为: ;3、接触室外空气地板包括: ;4、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包括: ;说明:1、上表内容及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可依据实际建筑增减,但不应遗漏。2、设计采用填充式变形缝保温做法时,应说明填充材料做法,或索引通用图集。3、构造做法一栏可索引通用图集,也可引用施工图工程做法说明编号。4、表中外墙传热系数应为平均传热系数km。五、外门窗及屋顶天窗节能设计1、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东西南北2、坡屋顶天窗面积 m2。3、外门窗、屋顶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序号部位框料选型玻璃种类间隔层厚度mm传热系数K W/(m2.K)1外门窗2天窗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

7、。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的 级水平,外门窗立口 ,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说明)1、如设计建筑有不封闭阳台,且不采用全玻璃阳台门时,应说明阳台门下部门芯板设计传热系数要求。2、中空玻璃间隔层充惰性气体时,填写间隔层厚度数值后应加字母D。节能设计(公共建筑)一、 建筑节能设计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二、 本工程属 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S= 。三、 建筑为 结构,采用外墙 体系,墙身细部: 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 (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四、 屋顶、外墙等部

8、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序号部位保 温材 料保温材料厚度(mm)构造做法传热系数KW/(m2.K)1屋顶平屋顶坡屋顶2外墙123接触室外空气楼板4非采暖空调间与采暖空调间隔墙楼板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平屋顶保温包括 ;坡屋顶保温包括 ;外墙1为: ;外墙2为: ;接触室外空气楼板包括: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之间的楼板与隔墙包括: ;2、墙身变形缝保温构造见 。(说明:1、上表内容及设计建筑部位补充说明可依据实际建筑增减,但不应遗漏。2、构造做法一栏可索引通用图集,也可引用施工图工程做法说明编号。4、表中外墙传热系数应为平均传热系数km。)五、外门窗、透明幕墙及屋顶采光窗、天窗节

9、能设计1、各朝向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东西南北(说明:当为甲类节能建筑时,上表应增加总窗墙比一栏。)2、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M= 。3、外门窗、透明幕墙、屋顶采光窗、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序号部位框料选型玻璃种类间隔层厚度mm传热系数K W/(m2.K)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SC1外门窗2透明幕墙3屋顶采光窗4屋顶天窗注:1、透明幕墙及屋顶天窗设置 ,遮阳系数SC达到 ,满足限值要求。2、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的 级水平,透明幕墙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

10、级(GB/T15225)中的 级水平,外门窗立口 ,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说明:如建筑各朝向外门窗设计性能不同,表中应区分朝向说明;中空玻璃间隔层充惰性气体时,填写间隔层厚度数值后应加字母D。)“建筑节能设计说明”编制说明一、 说明中各有关数据和材料做法均应严格依据“节能计算文件”编制,并与暖通节能说明取得一致。二、 节能设计说明为指导施工定货及门窗等部位二次设计提供依据,围护结构各部位选材、构造及性能要求应阐述准确。三、 为帮助各部分填写要求,附一份填写示例供参考,设计人可依据设计工程设计增减表格中需说明的栏目,也可以文字代替表格,但不应遗漏应有的内容。附录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填写示例节能设计(居住建筑)一、 建筑节能执行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二、 设计住宅为 九 层 板式 建筑,朝向 南偏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