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66703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产权经济是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一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活动明显放缓,传统产业饱受冲击,世界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场金融危机却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加大对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应用与管理,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产业,使知识产权能成为企业盈利的源泉。从这个角度讲,更有理由让我们重新审视“知识产权经济”的份量。“知识产权经济”这一概念最早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管理学博士、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郭民生同志于2004年提出。六年多来,围绕这一理论,郭民生局长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博览群书,潜心研究,结合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在国家权威报刊杂志出版发表了上百万字的系列论文、专著和

2、译著。2010年8月,郭民生局长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之上,经过扩充、丰富和完善而出版了一部力作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该书从理论深度、内容,甚至题材、思想,都堪称我们研究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经济、驾驭知识产权经济的良师益友。”日前,本刊记者怀着极大的兴致采访了郭民生局长,请他介绍了写作该书的心得体会和对知识产权经济的独到见解。 记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您谋划六年之久,牺牲业余时间并付诸实践的,能否请您谈谈著书立作的缘由及过程? 郭民

3、生:2004年,我在武汉偶遇华中科技大管理学院教授朱雪忠,并拜其为师,在朱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知识产权经济的全新概念,于2004年写入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把这些理论观点凝聚在博士论文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激励与对策研究之中。 六年多来,我紧紧围绕这一理论,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结合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在国家权威报刊杂志出版发表了上百万字的系列论文、专著和译著,这一理论成果先后被新修订的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定、国家知

4、识产权战略纲要、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多项政策法规文件所采用,成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广泛认可和运用的研究成果,是经过进一步扩充、丰富和完善而形成的一部力作,以期对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优势、知识产权产业及其商业模式的理论积淀和实践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为今后指出一条运筹帷幄、决胜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知识产权强国理念的通途。 记者:“如果自主创新是撬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杠杆,那么知识产权就是支点”,这是您常讲的一句话,您在您的书中也提出了“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双引擎发展战略,能否请您结合您的著作谈谈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联系。 郭民生: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应该说

5、息息相关的。自主创新的方式主要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创新型企业的本质性特征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集成,拥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价值不菲的无形资产。强调知识产权对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是因为知识产权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无论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阶段,还是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及其商业化阶段,知识产权无不发挥着重要而具体的作用。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自主创新形成知识产权的主体也是企业。企业要发展,必须要走创新之路,企业要创新,必须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华为,海尔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核心技术要靠我们去创造,无

6、论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都离不开创新者在艰苦的探索和无数失败的碰撞中绽放出的智慧之光,只有经历过这般过程得到的成果,才能真正属于我们,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我们的企业不断走向兴盛。知识产权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取多种措施使企业逐步增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图省事,靠仿造”的盲区中走出来,将长远的眼光投向自主创新,把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记者: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类,已深深地融合在企业的文化之中,您也是国内最先提出知识产权文化的

7、专家之一,能否从企业文化构建的角度谈谈知识产权文化? 郭民生:“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促进国家(区域)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知识产权文化的构成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物态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三个层次,人本、科学、民主:学习、诚信、和谐:创新,创业、创富九大基本要素。它们构成一个以精神要素为灵魂、物质要素为动力、制度

8、要素为保障的文化同构体;其中,制度要素是这个文化同构体的联接键,三者密不可分,互为依托,是一个始终处于动态变化、有机关联、互补升级的文化“魔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源动性、内聚力和辐射力。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复合型文化,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长处的同时,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人民参与国家民主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加快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步伐,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和谐社会,有利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并真正让人民享受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实惠。因此,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的目的十分明确

9、,即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及和谐社会,在不断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培育和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记者: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传统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二者呈现的共同点不外乎突出智力资源的重要性,能否请您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谈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郭民生:进入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跨文化交流、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经贸规则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和产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造成了严重冲击,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

10、核心竞争力已迫在眉睫。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曾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当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转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在这两项工作中,知识产权大有作为。 搞知识产权的都知道,要实现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唯有知识产权先行。因为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迫在眉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是我们不二的选择。故此,我们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消除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机

11、制和环境支撑,全面提高政府和市场经济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促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将我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资源优势,实现过去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知”与“资”的互换,使知识产权资源优势真正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 记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发展知识产权经济离不开知识产权产业,您是国内最早研究知识产权产业的专家,能否请您谈谈您的看法? 郭民生:知识产权产业的概念要大于高新技术产业、版权产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和数字文化产业等某一单个概念,而

12、版权产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和数字文化产业既有关联,又不等同。知识产权产业是以专利、商标,版权(包含软件)、技术或商业秘密、设计、标准、品牌、新品种、地理标志,传统知识、传统文化等知识产权要素的一种及其组合为核心,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组织与管理创新、财富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具有高关联性、高增值性、高扩散性、高风险性的产品和服务所集成的新兴产业体系。 知识产权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各种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崇尚创造、强调科技,文化,艺术、管理,环保对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而产生的

13、新兴理念和经济实践。 知识产权产业体大体上可分为六大类,以专利、技术秘密、标准和传统知识为主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文艺、创意、影视、动漫、计算机软件和传统文化表达等为主形成的版权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内容产业等),以商标、品牌,制造与服务模式等形成的许可特许经营产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主形成的知识产权,智慧型服务业,以新品种,地理标记、原产地保护和遗传资源等知识产权对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形成的产业,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等。 记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你在书中也提到“自主

14、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对于三者的联系,您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郭民生:三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进步的历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5、”,这个论断,继承了马克思,又发展了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概括,是从当代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及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个事实中概括出来的。这个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谁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

16、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知识产权由于其特有的高附加值和不可替代性特征,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成为支撑国家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它能给企业带来长久、恒定的经济效益,能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创新的积淀,知识产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创新情况。现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在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