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66461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价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评价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评价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评价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价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价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价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湖北省南漳二中 李明远摘要: 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频繁地出现在教育文献和实践者的视野中,有效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教学中坚持“一个核心”、“两个基本原则”、“三个基本特征”和“四项基本策略”。关键词:有效教学 核心 原则 特征 策略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频繁地出现在教育文献和实践者的视野中,有效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保持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必须在教学中坚持

2、“一个核心”、“两个基本原则”、“三个基本特征”和“四项基本策略”。一个核心:为了学生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教学有效性实现的核心。钟启泉认为“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具体到思想政治学科而言,就是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每一位政治教师都要把塑造学生的灵魂,作为教学宗旨和活动原则,作为目标和追求来统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局,并渗透到政治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现实的

3、发展要求下,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两项基本原则:关注学情和关注过程关注学情。“学情”是指学生在某一时间阶段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关注学情是改变学习方式的迫切要求,是践行顺学而导的基本前提,是坚持科学施教的重要保证。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他还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因此,要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须全面分析学情、关注学情,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4、,为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奠定基础,从而选择最优的教学模式。关注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政治学科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主动活动自主构建自己对政治学知识理解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单单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特别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很重要。另外让学生关注自己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一是学会观察自己学习的“足迹”,并善于总结和发现。二是关注同伴,通过倾听同伴的学习汇报和教师的反馈评价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来了解他人是怎样学习的及值得借鉴的经验。三是关注教师导学,看教师都是怎样引导自

5、己进行有效学习的,实施怎样的程序、步骤、方法,从中发现学习的规律,悟出学习的真谛的。三个基本特征:目标性、生成性和体验性目标性。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而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去落实,就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行为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目标性特征,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科技能为突破口,在展示知识的探究过程及其所使用的方法中,实现感染学生的情感、端正学生的态度、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目的。在平常的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弱化思想政治学科的技能与方法,“作秀”于思想政治情感。无疑,这样的课堂

6、是难以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加涅也说过:“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其原因是教学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用自己内在的知识和经验对文本形成个性化的解读和认知。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若教师一味地强调教学的预设,按照教学计划亦步亦趋地实施,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生成,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至少是低效的。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强化学生课堂的生成性。因为只有学生个性化的生成,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内化成学生的

7、知识;只有强化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和理解,课堂才会形成智慧的碰撞、知识的增值、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升华,才能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新课程教学中,生成性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命力的“标志”。教师要把握好生成的界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生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

8、理和人格等领域。”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体验,特别是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中挫折时的沮丧、成功时的喜悦,让学生在强烈的心理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学习、科学方法的掌握、思想情感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可以通过提问、作题等方式,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对知识的理解、对思路的梳理、对知识网络的构建。重视体验性,能让教师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课堂充满人情味。有人情味的教学,其有效性是不言而喻的。四项基本策略:组织策略、备课策

9、略、讲授策略和提问策略组织策略。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组织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课堂生动活泼。在社会实践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并肯定其探索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者。教师应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使老师的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交往的过程和共同的生命历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习惯。 备课策略。提高

10、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搞好教学的根本。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思想政治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教师应着眼于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因此,备课要考虑怎样组织课堂活动,要从重点考虑怎样讲解过渡到更多地考虑怎样组织活动上。认真研究教案。备课时尽可能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课程,备学生,备教师自己。抓好“四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也是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果的关键。 讲授策略。概括起来就是讲授要“

11、精、准、活、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活动,同时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哪些创意和困难。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行有的放矢地讲授。只有教师讲授做到“精、准、活、趣”,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提问策略。有效教学从有效提问开始。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提问都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难以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是符合学生实际,但又稍稍有点难度,经过适当引导,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有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

12、求,多设计一些不同深度类型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有收获,又可防止学生因多次失败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损伤自信心和自尊心。问点准确,难度适宜,问机得当,问法灵活,课堂上怎样提问实际上反映了怎样引导的过程。古希腊的一位学者说:“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让我们把这样的星星之火充分点燃,让它以燎原之势在我们的课堂里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永远是无数教师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因此,教师要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王祥连有效目标+有效策略=有效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0,6.182魏中和课堂教学效率有三个支撑点N中国教育报,2010,11.203程红 张天宝. 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 1998, 54张璐. 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5阮红芳. 靳玉乐. 有效教学论析J 当代教育论坛, 2003,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