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抚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抚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抚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初探 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 周元富 司海清优抚工作是一项关乎国家建设、 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是国家和社会对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抚恤及其他物质照顾和精神鼓励 的一种行政管理,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抚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 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残疾军人、现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复 退军人等。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现行的优抚政策与优抚 对象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各种与现 行政策未能涉及的诉求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群体上访事件造 成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做好新时期
2、的优抚工作,对实现“十一 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现阶段我国优抚保障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从对象上看。 革命烈士家属、 残疾军人、 复员军人大部 分都已步入老龄化, 年老多病丧失了劳动力, 进入了特殊的困难时期。 随着企业改制和劳动力资源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七八十年代安排到企 业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多数人都已下岗或失去生活来源,他们 的生活保障已无承担主体。加上由于历史、个人以及主客观等多方面 的原因,部分优抚对象家庭人口素质低、劳动力匮乏、年老体弱,参 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先天不足, “等靠要” 思想严重, 从
3、而使得部分优抚对象家庭自我生存、自我保障、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分薄弱二是从政策上看。抚恤补助经费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政策调整滞后于国家改革进程,造成优抚对象保障标准偏低,致 使部分优抚对象家庭的生活水平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另外,优待抚恤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义务兵家 庭优待金、退伍军人安置等一系列政策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已越来越 不相适应,导致部分优抚政策难以落实,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受难以 保障。女口,残疾军人乘车减免问题, 随着客运经营市场化的不断推进, 股份制和私有制的不断介入,残疾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乘车已无优惠 政策可言。重点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进景区优惠门票
4、问题,规定不明 确,多数景区也没有执行。三是从机制上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国家、社 会、群众”三结合的保障体制中,群众和社会的承担功能已经弱化,“国家、社会、群众”三者的责任不明确,社会化程度不高。目前,社会 力量参与优抚保障无明确的政策支撑,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的途径不畅,力量薄弱。作为社会化实质性标志的社会中介组织、民间机构、“两新组织”尚未真正参与到优抚保障中来。社会化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优抚保障事业的发展。四是从经费上看。过去优抚对象的优待金承担主体是农民群 众,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后,各种提留被取消,过去的筹资渠道已不存 在,所有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当地财政筹
5、措。由于诸多原因,各地经济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西部地区资源匮乏,经济不发达,地方政府无力 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优抚保障。由于财力的限制,除基本保障优抚 对象人头经济外,涉及优抚对象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特殊困难, 难以得到根本解决,沉淀的各类问题越来越多,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二、做好优抚保障工作的对策为进一步做好优抚保障工作,针对优抚保障工作面临的困 难和问题,我们应紧紧抓住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大好时机,突出重 点,解决难点,全面推进优抚保障工作。(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做好优抚保障工作重要意义的 认识。优抚保障工作做得好与坏不仅关系到优抚保障对象的生活问题, 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的国防建设、经济发
6、展和社会稳定。优抚保障的地 位和作用与军队的地位和作用紧密相关,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没有强大的军队作保 障,国家就会被动挨打,经济发展就没有保证,人民也无法安居乐业。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并自觉参与到做好优抚对象保障工作行列上 来。一是引导优抚对象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国家的困难,不等不靠勤劳致富,在各自的岗位上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做出新的贡献;二是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民营企业界人士,以各种方式支持部 队建设,树立“富而不忘国家、不忘国防”的思想,努力营造全社会 关心优抚对象的氛
7、围,积极履行优抚保障的职责和义务。三是着力提高从事优抚保障工作人员的素质。因优抚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工作难度大,为此,从事该项工作的机关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 心和事业感,要牢固树立情系优抚对象、心系优抚工作的思想。切实 做到政策熟、业务精、善协调,要把做好优抚保障工作当作为党和政府分忧,促进社会稳定和部队官兵思想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履 行好职责。(二)逐步完善优抚政策法规, 增强优抚保障工作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优抚保障工作应从过去 的荣誉奖励为主转到以扶贫解困为主。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现行优 抚政策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优抚对象除革命烈士家属、革命伤残
8、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尚未纳入需重点关注的优抚 群体。如老高原、老边防和高危兵种专业身体致病的复员退伍军人, 破产企业军转干部等。对这些涉军的特殊群体如何解决他们面临的困 难,现行优抚政策没有明确的规定, 需要逐步完善以寻求政策的支撑。 首先、修改完善优抚政策法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现行优 抚政策进行修改完善,扩展优抚保障功能。对已经失去意义的保障政 策予以废止;对已经弱化的保障政策进行强化和改进;对需涉及而尚 未涉及的对象进行补充,力求政策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实现优抚保障 政策的法制化、规范化。其次,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坚持社会经济 发展与优抚经费的增加相适应,建立多层次
9、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 机制,逐步形成社会参与优抚保障的机制,确保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 同步于当地经济发展,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三)努力构建优抚保障的多元模式,加大优抚保障工作力度。一是办好优抚事业,增强社会参与优抚工作效应。各地要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加大对优抚事业工作的投入,以优抚事业的社 会认同性引领社会各阶层参与优抚工作,让优抚事业进入社区,融入 社会,促进优抚事业向社会各阶层延伸和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并参与优抚事业的热情。 二是强化政府保障的主体责任,调动社会力量参 与优抚事业的积极性。优抚工作应牢固树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思想, 一级政府应按政策要求为优抚事业提供足额的财政资
10、金,确保优抚工 作有序运行。要大力倡导社会参与优抚事业就是实质拥军的浓厚氛围。 动员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优抚保障工作,为优抚对 象生活、住房、就医等现实问题提供服务,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 难,实现优抚保障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探索社会中介参与优抚保障模式,拓宽优抚保障机制。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优抚保障,是多元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政府转变职能,嫁接新的 服务保障体系,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的运用和实践,是优抚保障社会化 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制经济已占了 主体,引导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特 别是“两新组织”开展拥军优属
11、活动,为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已 成为新型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阶层的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和发挥他 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利用社会财力、人力、物力以及管理 服务的优势,为广大优抚对象服务,既能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成 就感和责任感,又能减轻国家和政府的负担,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 作、社会参与的优抚保障新格局,更好地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新的经费投入机制。优抚保障经费是落实优抚保障措施的物质保证,是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推 进优抚保障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目前优抚对象面临的各种困难看, 国家和政府的财力还难以完全承担这样的重负。为此,在多元化
12、经济 迅猛发展的状况下,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机制已成为一种现实。 如,采取政策引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等形式,进一步挖掘社会捐 资、企业赞助、个人捐赠的潜能,与慈善基金结合,设立拥军优属保 障基金,构筑国家计划资金以外的保障基金,弥补优抚保障资金的不 足问题,实现优抚保障资金多样化、社会化。(五)结合新农村建设,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 目前,我国优 抚对象有 3000 万,家庭人口近 2 亿,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抚恤补助, 不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将难以 使广大优抚对象脱贫致富。为此,应协 调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教育,催生自我奋进的思想。 要帮助优抚 对象克服单纯依赖抚恤补助为生的“等靠要”思想,确立自立自强的 意识, 最大限度地调动优抚对象内在的积极性和潜力; 二是政策优先, 为优抚对象提供发展生产的基本条件。 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确保优抚 对象优先优惠享受有关法规文件规定的资金信贷、生产资料和技能培 训、生产项目、减免费税等各项倾斜性政策,为优抚对象发展生产创 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社会扶助,广泛开展爱心扶贫活动。 组织引导机 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开展对口帮扶活动,扶持优抚对 象发展生产,实行定点、点户、定时、定效的帮扶制度和政府表彰考 评机制,切实使广大优抚对象在帮扶中脱贫致富,与社会成员同步实 现小康,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