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730544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在新形势下,为做好我区生态养殖工作,我局着力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治污减排效益,开展新型的环保生态养殖产业,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点。现将我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区养殖业的根本情况。 xx区是农业大区,辖9个乡镇街道办,165个行政村,人口接近65万,既是农业大区,又是畜牧业大区,其中水产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52%以上。我区的畜牧业以开展生猪、家禽等传统优势产业为主。目前,生猪存栏36.9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72万头;家禽存栏321.5万羽,其中肉鸡存栏259.7万羽;牛存栏6.58万头,羊存栏0.69万只。生猪规模养殖场到达429家

2、,规模养牛场有19家,规模养羊场有13家,年出栏肉禽到达2023000羽以上的规模场有74家。 我区畜牧产业区域布局由于历史原因未能按照生态农业开展的要求,统一进行规划。但近来来,通过创造标准化养殖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大多数远离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处于地势平坦枯燥、背风向阳,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未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畜牧业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新建规模养殖场增加明显,能繁母猪存栏增长迅速,养殖业增产、农民增收显著。 二、制定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方案,推动减排工程进展。 我局与区环保局紧密联系,对全区规模养殖场进行调查摸底,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方案,全面推进72家规模化畜禽养

3、殖污染防治工作,逐步完善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档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养殖生产工程和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和投产,针对不同特色畜禽养殖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施,实现促进开展与控制排放同步推进,加强对已核定减排量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监管。目前,72家规模养殖场已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 三、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引进生态环保养殖技术 传统的养殖模式,畜禽每天产生大量的排泄物不仅让养殖工人受不了,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反复进行清理,即便如此,也不能彻底解决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根据我区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我局大力开掘和推广自动给食、自动饮水、林下养殖、渔牧结合等新型、平安、无污

4、染、零排放的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改变传统养殖模式,让畜禽在生态、环保、舒适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尊重畜禽自然生长特性,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减少使用抗生素,解决了猪肉药物残留问题,使猪肉品质得到保证。同时还能将养殖废弃物转废为宝,循环利用,节约养殖本钱,从而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一畜禽养殖布局不合理。一些中小型规模畜禽养殖场户选择在住宅附近和村屯旁边开展畜禽饲养地,导致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另外,在污染容量较小的地区和局部江河流域开展畜禽饲养场,会给水体和周边环境带来影响。 二相应政策和环境管理滞后。我国现有畜禽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再加上认识、资金、技

5、术等方面的原因,有些规定难以有效落实,现有的政策、法规大多数只是原那么上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缺少操作性强的专门法规来标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 三投入缺乏,技术设备落后。虽然现在在畜禽粪污处理技术装备上有一定的研究与创新,但与兴旺国家相比还较落后,对畜禽粪污还缺乏经济有效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相关配套技术与设施也跟不上。 四缺乏对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化治理的鼓励措施。国家对畜禽粪便处理的补偿机制和鼓励措施缺乏,企业往往因考虑生产本钱问题而采取回避措施,致使畜禽粪便的处理效果不理想。 五我区畜禽养殖规划尚未出台,生态养殖技术难以推行 要切实解决突出畜禽养殖场环境问题,治理和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6、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关键是要制定畜禽养殖场的规划,建议区政府尽快出台我区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畜禽养殖规划,从而更加便于我局加大畜禽生态环保养殖产业开展力度,创新畜禽环保工程管理模式,建立畜禽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建议: 一加强养殖规划管理。认真贯彻执行xx区水产畜牧业“十二五规划、xx区养殖水域规划20232023年,各镇抓好对养殖区域布局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对不符合选址条件的,土地、建设部门坚决不准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养殖业污染。 二严把证照发放关。一是在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申办年审以及规模养殖场备案登记过程中,加强对申报资料的审查,特别要求具备土地使用许可材料、环保评价

7、意见书;二是强化对粪污处理设施完善使用情况的现场审查,污染治理不达标不予办证照和备案,让养殖场户自觉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三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一是通过报纸、宣传单、播送、短信等途径,宣传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性,为实施畜牧业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二是通过举办养殖科技培训班,提高广阔养殖场户生产经营科技水平,并使他们认识到污染治理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方面,促进他们努力按照畜禽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 四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一是推广配套建设沼气池治理模式,粪污排放物经沼气池处理,沼液用于灌溉农田或养鱼,沼气用于照明、取暖等,变废为宝;二是推广“果林园

8、养猪鸡、“畜禽沼气果菜、林、“猪湿地鱼塘、“牛、养牧草等养殖模式,到达“方便、经济、有效和综合利用的目的,有效防止二次污染;三是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方面,采取限量、优化、改良投饵、科学使用鱼药等,有效减轻水质污染。 五加强养殖管理工作。一是指导已经建设的规模养殖场加大投入,完善畜禽污染防治设施,对符合条件的要求尽快办理证照,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或迁址告知书;二是加强对养殖场使用饲料兽药的执法检查,严禁使用伪劣或禁用饲料兽药,防范排放物对环境造成深度污染;二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加大对养殖场的巡查力度,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严格实行建场的有关制度,促进环境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9、。 六加强财政扶持申报,强化效劳作用。一是加强财政扶持工程申报工作,整合资金,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参加沼气池建设工程林业、环保生态开展资金工程环保、生猪标准化建设工程畜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立水产等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建设工程,多渠道筹集更多资金建设治污设施;二是加强对养殖场建设的技术指导效劳工作,提高效劳质量,安排技术人员或引入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养殖建设,杜绝不标准、不合理、不达标的治污设施。 七大力推行高架网床生态养殖模式 高架网床养猪模式,即生猪在上层饲养,排泄物通过全漏缝地板落到底层,从小猪进栏到大猪出栏可实现全程免冲洗。在猪栏底层,设置有硬化水泥斜坡集粪平面中线垂直高度2.5米,两侧2

10、.0米,猪粪可通过漏缝地板落入底层后堆积发酵3-5天清理成堆,并喷洒菌种,可减除粪尿产生的刺鼻气味,一个星期即可成为有机肥料装袋出售或施于农田,污水那么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后可直接喷灌速生桉、经济林木等耐肥植物。 生猪高架网床养殖技术可以实现机械化管理每平方米约投资1200元,采用全自动化供料、给水,智能冷热源散发器及水帘、排气扇,实现上层全封闭养殖,下层又是发酵工厂,可使生猪减少疾病、长膘更快,还更节省饲料等养猪本钱,一个技术员可以管理2000-4000头猪,每头仔猪可获300元利润,一个月生产的有机肥料还可增加500元收入。此外,高架网床生态养殖提供了有效的粪污治理新模式,是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路子。 内容总结1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 在新形势下,为做好我区生态养殖工作,我局着力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治污减排效益,开展新型的环保生态养殖产业,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点2现将我区生态养殖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区养殖业的根本情况3四、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一畜禽养殖布局不合理4建议: 一加强养殖规划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