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5563251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变小学作文评语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惠东县白花镇南龙小学 冯育军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许多小学语文教学的专家和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对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如读写结合、音像作文等等。但这些成果需要有配套的教材,或设施,如何寻找一条适合各种类型教材的,一直困惑着我们广大教师。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以改变小学作文评语为突破口,力求寻找一条操作性强的,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促进全体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从改变现有的小学作文评语的写法入手,变以往作文评语那种单纯侧重对学生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为侧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话谈心。我站在

2、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我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评价小学生的作文,最重要的不是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而是使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表达,喜欢写

3、作,觉得那是一种快乐。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作文评语改变,用一种清新、亲切的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作文,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一、 评语改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评语的改变,学生不但改变了对评语的态度,而且对作文的态度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学生以往对教师的评语根本不看,或者只粗略地看一眼。通过改变不看老师的评语的现象不见了,学生开始喜欢老师的评语。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被激发起来。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学生说:现在老师很喜欢我的作文,我也很喜欢写了,我觉得作文时有写不完的话似的。通过评语的改变,激发了

4、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这是评语改变最重要的成功之处。由于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过高要求,再加上教师评语的生硬、刻板,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觉得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很苦的事。其实,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每次完成作文之后,都有希望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的心理。所以,在作文评语中要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即使是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也要用一种商量式的评语。如: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分开行吗?这里最好先写一写周围的环境,你说对吗?等等。要尽量避免一些裁判式的,冷冰冰的评语。

5、如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确。等等,挫伤孩子的写作积极性。或空洞的、含糊的评语,如文章很生动。内容具体,想象丰富等等。学生看不懂、看不明白。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有了热情,学生的作文才会畅所欲言,才会有创新、有活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给他小学语文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评语中写下激励我不断努力的话,我至今还记得您说我会成为作家的话,是你的话让我做起了作家梦,没想到现在梦成真了。我要感谢您的鼓励。这就是作文评语的魅力。有时老师在学生作文中写下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二、评语改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

6、质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这些话都是对作文与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小学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改变小学作文评语,拓宽评语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通过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我们要求老师对小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及时地加以引导。通过谈心式的,对话式的评语,指导学生的行为。如六年级新一课练的第一次,有位学生写他第一次买菜,结果却因没有找钱而挨妈妈骂

7、的事,他在作文中写道:今后,我再也不去买菜了!我看了之后在评语中写道:第一次买菜,忘了找钱是很正常的事,失败总是有的,再向妈妈要求去买一次菜,相信肯定能做好的,试一试,好吗?这位学生在第二周日记中说,他真的又去买了一次菜,这一次妈妈还表扬了他呢!老师又在评语中鼓励他把作文给妈妈看看。果然,妈妈看了之后也很有感触,特地给老师打了个电话,感谢老师的教育。这样的例子,在评语改变过程中是很多的。三、评语改变,有利于增强学生作文真实性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灵魂。现在的学生作文由于引导不当,学生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好编选一些空洞的、虚假的内容。因此出现了写好事一个班捡到二三十个钱包等许多笑话。通过

8、评语改变,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些身边的小事、趣事,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如一位学生写到一篇关于水仙花的文章,我发现有抄袭的成份,但我并没有在评语中简单否定,而是评:你的水仙花真漂亮,带来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看好吗?学生看了评语之后犯难了。因为她根本没有养水仙花。她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我也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自己去养一盆,写一写养花日记。这位学生按老师的建议去做了,写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养花日记,我又把她的日记介绍给全班同学,班上许多同学都学着去做了,有的养花,有的种豆,还有的养金鱼、小乌龟,大大丰富了作文的素材。在评语改变中,注重作文的真实性,只要学生写的是真实的事,真实的感受,即使文

9、章不是很好,也及时地予以鼓励。通过努力,学生完全克服了东拼西凑编作文的毛病。据对寒假一件事这篇命题作文的分析统计,六年级学生,没有一人写虚假的事。四、评语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作文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很多,如命题上的创新,选材上的创新等等,但不管是哪种途径,教师评语中的引导都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有的老师把创新教育看成是高不可攀的。其实,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因此,我在作文评语改变中,也尽力去挖掘这样的内容。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内容,有一

10、点新思想,有一点新见解,老师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如写我的爸爸,有位学生没有写爸爸怎么关心我们学习和生活,而写了他爸爸的两个缺点:爱抽烟、爱发火。老师在评语中说:写一个人的缺点,也能反映一个人的特点,你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愿意把你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由于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作文很少有雷同的情况,学生因为受到教师的鼓励,敢想、敢写。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五、评语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在改变作文评语的同时,进行对话式的交流和作文修改,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评语的作用,也带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对话式的评话,对学生的作文或思想行为提出建议,让学生自觉地根据老

11、师的指导去修改作文,去调整自己的言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如这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能回忆起来吗?让奶奶整理书包可不好,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对吗?等等。同时,在我评语的潜移默化熏陶下,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批改,寻找他人作文中的闪光点。这些互动式的评语,增加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六、评语改变,有利于融洽师生的关系这是评语改变一项意想不到的收获。情感式的评语,我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尊重理解学生,用商量的语气就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一改以往说教者的形象,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也都很愿意敞开心灵与老师交流。如作文训练老师,我想对你说中,一位学生写道:每当你在全班同

12、学面前指名批评我时,你知道我心里有多难受呀!老师,请你改一改你的教育方法好吗?老师在旁边评道:老师的教育方法是欠妥当,下次我们先私下交流,好吗?还有一位同学写:上学期,我被评为三好学生,发奖的那天,我听见有人说你偏心,我心里很难受,我不敢把证书拿给妈妈看,妈妈见了都认为你偏心,我更难受了,脸红红的。老师,你还不如评我学习积极分子。老师看了之后震动很大,评道:老师没想到你有这么大的压力,你这学期进步很快,三好学生是名副其实的,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用一个一好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综上所述,小学作文评语改变实验,简单,易操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 二0一二年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