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说课.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69611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说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说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计算教学生动起来-小数加减法的说课 四年级下册-刘 颖一、 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本学期第四单元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以前较熟悉的整数加减法和三下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及进一步学习的需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也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二、 说学生:根据对我们班学生的调查,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三年级下学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有些同学对于两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鉴于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自学能力和利用知识迁移规律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课亦采取尝试探索教学法。三、我的思考:1、计算教学是枯燥

2、无味的,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计算教学中“动”起来?2、新授后的练习题的设计怎样才能练得既全面又精简?基于这种思考我确定了以下目标及教学活动。四、说目标:1、通过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情景,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急切需要。启发学生经过自主尝试探索研究其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归纳算法。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在概括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重学习研究的方法策略,特别是通过与整数加减法的比较分析,找出内在联系,注意验算检查,提高计算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在生活中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提高

3、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掌握计算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对算理的深刻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难点。五、教学过程:1、教学层次(一)谈话交流 创设情景 尝试研究-目的是为学生奠定认知基础,体验认知过程(二)深入探索 对比概括 研究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算理算法。(三)提炼法则 重点引导 反馈交流 -目的是对学生研究方法共享。(四)解决问题. 拓展应用 小结提升-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认知成果。2、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谈话交流 创设情景-目的是为学生奠定认知基础通过师生谈话,拉近距离,增加感情。又通过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用到小数?学生自然想到:商品标价、数据测量、比赛成绩、统计

4、结果等。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老师:认识了小数,还学习小数的计算有什么用呢?(生:方便生活)老师出示一把纸制的米尺(118厘米)请学生用小数来表示它的长度。(1.18米)这时,老师撕下尺子的一截,(为了便于教学,可以事先作好标记,正好撕下0.76米。)剩下这截有多长?你想怎么解决?引起学生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学生会说:(1)直接量一量。或者是(2)计算。说量一量这种方法的,可以让孩子上台来演示一下。然后,把重点放在计算上,老师明确今天就是要学小数的加减法,你能计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吗?(1.18-0.76)能不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决这些小数减法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

5、、体验认知的过程。可以与整数加减法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又通过汇报交流,初步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二)深入探索 对比概括 研究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算理算法。 小数加减法除了刚才研究的这种情况,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情况吗?自己编题,算一算。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需要进位的,如:0.7+0.46;两个小数加完后是整数的,如:4.89+3.11;还有整数减小数的,如:10-8.71。(如果出不来这么多种情况,老师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启发。)老师把学生出现的这几种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情况用实物投影一一呈现出来,然后每呈现一道题,都让全班同学动手做一做。这样就让学生全员参与小数加减法的不同方法

6、的研究了。然后,老师提问:这样计算的道理是什么?(要把相同的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学生说出来有困难,至少要让学生明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相加减。小组(或同桌)合作交流: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注意的问题。(计算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类似。是要把小数点对齐,要从右边的第一位算起。)这时老师可以再追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不对齐怎么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理由。(三)提炼法则 重点引导 反馈交流 -目的是对学生研究方法共享。这一环节是通过学生的深入研究,特别是通过对小数减法的进一步自主尝试计算、验算与思考以及小组内的讨论交流,然后一起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注意的问

7、题。即: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即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被减数位数不够时,小数末尾用0补齐。 同时探索总结出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即:1、认真审题:看清数字与运算符号;2、细心计算:注意小数点对齐;3、做后检查:及时进行验算。(四)解决问题. 拓展应用 小结提升-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认知成果。1、出示练习:一双运动鞋38.57元,一根跳绳4.83元。一共多少元?爸爸付50元,应找回多少元?(这道练习题既练习了两位小数进位加法又练习了两位小数退位减法。可谓一题多练。)这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纠错。2、接着可以出三道小数加法题:5.55+0.2= 5.55+0.02= 5.5

8、5+2=让学生直接口算,学生算完后问学生有什么想说的吗,你发现什么了?(最终目的落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进一步巩固了做对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所在。)3、最后可以安排一个拓展练习:( )+( )+( )=1先让学生选3个一位小数来填;再选3个两位小数来填;最后可以选不都是一位也不都是两位小数的来填。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发挥出自己的数学潜能。六、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1、教学过程能吸引学生,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能让学生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后,我决定大胆尝试,在导入阶段

9、,把一把纸制尺子撕下一截,让学生计算剩下的部分是多少。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2、再有,进行教学时,突破以往由老师出示几种小数加减法,让学生计算的情况,而是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探究出小数加减法的不同情况,并讨论出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3、在最后的环节,我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习题,先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紧接着做了三道有联系的口算题,目的是突出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的法则;最后是拓展,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哪三个数相加得1,同时难度也是一步步加大的,由三个一位小数到三个两位小数最后是不都是一位也不都是两位小数的。三道练习题由易到难,正好满足了不同孩子对知识的需求。这正是体现了数学课堂要针对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尽可能的照顾到所有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都能从这节课中有不同的收获,跳一跳都能够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