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65910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案【考点预测】纵观2009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这一专题,以儒道法墨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五个方面为主要考查内容,除选择题外,非选择题主要集中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背景、主张和评价)。在201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中国古代史上的文化专制、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区别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三年高考】一2011高考试题及

2、其解析(精选)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答案】:C【解析】:“亡国与亡天下”的关系对应A,排除A;本题材料没有强调君民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地位),故排除B、D两项。本题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或人民大众)有判断是非的权利。2(2011年北京卷文综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

3、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A【解析】: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从唐至清,数量增多,在全国各地分布范围广泛,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3(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

4、】:C【解析】: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4(2011年安徽卷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项是“迎江寺”,是佛教建筑,排除;项是“老子庙”,含道家理念,排除;项“牌坊群”和项“包公祠”与儒家的“三从四德”、“三纲四维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吻合。5(2011年广东卷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

5、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答案】:A【解析】:扣住题干中心词“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即可知对应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A项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符合题意;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题意无关;而D项绘画风格的写实更是无法体现。6(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

6、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答案】:B【解析】:A项主要体现墨家的“兼爱主张”,不选;B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可选;C、D两项主要是宋明理学的张,体现了封建等级秩序,不选。7(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答案】:B【解析】:明末清初黄、顾、王等人的思想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承前“应该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因此排除项),“启后”是指对宋明理学(明代心学)的批判,并为中国民主革命思想

7、提供了传统思想基础;三人思想早于西方启蒙思想,排除C项;D项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D项。8(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1)(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

8、“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

9、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质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2011年浙江省文综38(2)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9分)【答案】:(2)“其专在下”指地方权势过大;“其

10、专在上”君主专制。主张: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评价: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9分)10(2011年福建省文综38(1)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以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制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11、)【答案】:(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1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

12、君,名异而实同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8分)(2)材料二主张用

13、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分)(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9分)11(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

14、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20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答案】:A【解析】:王安石提出“有形”(有物质存在、有生命体存在);A项认为只有“意识”、没有物质存在。2(2010年广东卷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3(2010年山东卷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