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鉴赏.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60080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艺术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艺术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艺术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艺术鉴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艺术鉴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艺术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艺术鉴赏.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小就知道载遥远的西方有一片神秘的土地,曾有发达的文明,却又突然湮灭,曾有动人的童话,也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恶咒。罗马西方文明的策源地。 对罗马的感情几乎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一直想去亲身体验罗马风情,领会一下欧洲人用石块堆砌出来的大气,以及用凿子雕琢出来的精细。 最喜欢的,还是那断壁残垣的竞技场,男人,也许都爱那个地方。从浩浩荡荡4万奴隶大兴土木,到凄凄凉凉无人问津被当作石料来源拆得断壁残垣,他-依然站在那里. 竞技场,见证了太多的汗、血、泪、死亡、升华、繁荣抑或是凋零,也有太多人热衷于去回忆去发掘甚至去想象当年的残忍与壮烈。二、概述 科洛塞奥(Colosseo)语出意大利文,意即竞技场或斗兽场,它

2、建于古罗马的佛拉维奥皇朝时代,公元72年,由维斯巴西安皇帝开始修建,公元80年其子蒂托斯皇帝隆重揭幕,并特意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竞技场的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它是迄今遗存的古罗马建筑工程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国威的象征。从外观上看,它成正圆形,象是一座庞大的碉堡;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楼的高度,可以容纳10.7万人数的观众,场中间为竞技台,即角斗士们流血牺牲之处,长76米,宽46米,差不多有足球场大小。竞技场上下共分4层,其

3、中下面3层均有80个拱形门洞,第四层则是开有许多小窗的墙壁。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这座竞技场饱经沧桑,遭过雷击,遇到地震,一度还成了市内最方便的采石场,很多基石被拉去建造宫殿和教堂,直到18世纪,这种人为的破坏才被禁止。以后又进行过几次较大的修复,这座宏伟的建筑才得以保留至今。 三、建筑特色 1、建筑结构 从外部来看,围墙共分四层,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值得注意的事,在这三层中,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有一长方形拱门,三层共计80个拱门,每个拱门相连一个通道。第四层装饰比较简单,仅有长方形的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上方有天蓬,可以用来遮阳。 竞技场的内部呈阶梯状

4、。第一层是为皇室、贵族和骑士阶层设立的座位;第二层是市民席;第三层为平民区;它上面还有一层是专门为妇女准备的座位;再往上,有一个可供观众随意观看表演的平台。看台前都有防护栏,与表演区隔开,以保护观众。 竞技场中央是一个椭圆形的角斗场,大约86米长,63米宽。斗兽、竞技、赛马、歌舞、阅兵和演戏都在这里进行。 由于年深日久,原来的竞技台已不复存在,台下纵横交错的雨道和小室则暴露了出来。这些小室主要是用来关押角斗士和野兽的,也有一些是演员的化妆室。竞技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的座位区,再上面还有一个较大的阳台,供观众站着观看

5、表演。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能在15分钟到半小时内、把8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 2、经典建筑元素 1)立柱 采用多种柱式搭配,前三层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源于古希腊。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源于古希腊。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

6、性柱。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科斯林柱式(Corinthian Order)源于古希腊。它的比例比爱奥尼柱式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专有名词定义这三种柱子的搭配首先符合了工程力学的需要,在最需要承重的最底层,采用了最粗的多立克柱式,同时,最低层也是离人群最近的

7、一层,粗壮的多立克柱式搭配底层最厚重的围墙,很好地烘托了角斗场的庄严气氛,给人心灵上的震撼。随着高度的上升,系统承受多立克柱式已经颇显累赘,设计者采用了稍显轻盈爱奥尼柱式,最后是科斯林柱式。这种设计既符合了工程原理,同时也给人感官上的舒适。 2)拱门 喜欢新潮的罗马人并不止步于立柱的灵活运用,他们在两根柱子的顶端用一个石拱将他们联系起来,这样,改变了人们印象中死板的石柱搭配平顶的套路,做到了直线和曲线的有机结合,再加之竞技场本身的形状是大圆型,大小曲线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3)外墙上的洞 罗马竞技场的表面全是洞。建造竞技场表面的石块最初是用铁钳固定在一起的,后来把铁钳抽去,于是就留下了许许多多

8、的洞。多少世纪以来,关于这些洞有数不清的解释。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公元5世纪的时候,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企图毁掉整个建筑,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片颇具考古意义的地区遭到轰炸。虽然如此,竞技场今天仍屹立在那里,固守着那个神圣的信念:罗马会和竞技场一样永远耸立不朽 。 四、建筑与文化 要讲罗马的任何东西,不得不讲文化。建筑艺术的发展是被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发展所带动的,建筑的风格,建筑的感情是被当朝当世所左右的。竞技场的美,不仅仅在于它本身作为建筑的美,更美在它象征了一个伟大的朝代,并且见证了在这个朝代中发生的一切戏剧冲突,也就是所谓看点。 1、 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两千年前,人的享乐欲望与今人并没有本

9、质的不同。无比强盛的罗马帝国似乎有能力满足下至平民,上至王公贵族的娱乐需求。罗马城内有数以百计的公共浴场、剧院、广场和竞技场,还有每年多达90天的假期,这使得所有人都有时间去享受可以被用来消遣的生活。罗马圆形竞技场的开工兴建,就是在帝国政治风雨飘摇中开始的。公元68年,当一代暴君尼禄在众叛亲离后自杀身亡,紧接着就是长达一年的内讧,政权四易其手,直到韦伯芗当上皇帝,罗马才变得风和日丽些。当时,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竞技在民间已经风行多时,却始终没有一个给观众提供安全保障的大竞技场来显示帝国的强盛。于是,他想建造4层高(相当于19层现代公寓)的圆形竞技场,用来容纳5万名以上观众的激情。 也许正是这大气

10、磅礴的想法,造就了大气磅礴的建筑。 2、 建筑对文化的反影响 竞技场的兴建可否被认为是政权对奢逸生活一种官方许可?看历史,恺撒大帝积聚国力出征之时曾经禁止角斗运动,而恺撒二世宣布恢复角斗则象征着国家衰落的开始。哥特人真的打败了古罗马?也许,只有罗马才能打败自己。幸好在此之前,罗马建造出了拥有本民族气质的文明。从建筑上说,有两个代表:大路和拱门。而由此展开的罗马风更是影响深远,对西方建筑,尤其是教堂建筑作用巨大。 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摘要: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当中,形成了独特美妙的风格,从整体到单体,从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从屋顶到屋檐,从雕刻到彩绘,从山西应

11、县木塔到开封山陕甘会馆都独巨匠心,无与伦比,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建筑之精华。 关键字: 建筑艺术雕刻 彩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建筑艺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而今无论我们去那里旅游,首先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的是那些异地风光,那些独特的建筑构造样式。 建筑是一个很久远的话题,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伴随着人

12、类发展史而逐步完善的。从人们开始在地上直立行走,就开始了他们几千年的营造,由最初的穴居,到地上的各式建筑,每一样东西都凝聚了一代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它不仅是一种财富,而且是一种艺术。 建筑到今天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现象,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人类最原始的建筑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创造,都是群居在天然的洞穴里,有着动物的特性。但是人类毕竟是最高等的动物群体,有发明创造的天性,在洞穴里也有他们创造的文明。如现在发现的北京人遗址,有他们所绘制的动物图象,是建筑绘画的开端。此外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发现了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可见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和创作形象画的能力,知道作为自己的房屋需

13、要一些装饰来人为的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这都是生活在洞穴里原始人类的创造发明,对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朽的开端。他们的后代们在其基础上所创作建筑文化要丰富的多,美观的多,并且达到了实用和装饰的完美结合。 如果要说原始人的建筑都是无意识的,那么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尤其是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

14、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借景”就是造园技法中巧妙地运用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明计成园冶一书中专门有“借景”一章。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把园外远处的山峰冈峦、楼阁塔影以至山林树木、海山景色都可借入园内成景。景与景之间,也相互为借,隔院楼台,出墙红杏都可相互借用,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就是一般的农家也很讲究风水,要求背靠山、面临水。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这些都是从建筑

15、群体和整体视角上来显示其艺术效果的。那么建筑是由各个单体组成的,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例如明清北京宫殿中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才显示了自身在整体中的独立性,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是人们审美观念发展的一大跳跃。在单体形象设计中主要注重外观美和内部的装潢雕刻,以及整个结构的统一、协调、美观。这些都是通过木结构来实现的。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

16、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构架式样 。 层顶大多数是定型的式样,主要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5种,硬山等级最低,庑殿最高,都用在皇宫建筑上或者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