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体.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55229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体化学概念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因此概念教学应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概念的实质,针对初三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教学中应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手段,如实验、模型、实物、图表、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帮助学生尽快的形成和理解概念。下面就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谈几点体会 : 一、通过直观感觉,即可形成概念 许多化学概念是从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力求简洁明了。初中化学概念更是如此,所以有些概念仅凭直观和直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即可形成概念。如化合反应,仅从字面理解即可推出概念,同理,分解反应也是如此。又如结晶,即可理解成结出晶体,而不必

2、太拘泥于定义。 二、顺理成章形成概念 有些概念熟悉了以后,自然而然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印象,一旦点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都可运用。如元素的学习可逐步渗透,在学习元素符号的前一星期要求学生每天记三至五个元素符号,到学习元素符号时,指出这就是元素符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同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可等学生熟悉了以后再点出。 三、通过各类实验,了解形成概念的过程 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学科,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不仅可了解形成概念的原始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判断、动手、总结等能力,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一般实验可分成以下几种形式进行:1

3、、演示实验:如质量守恒定律,先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白磷实验,反应前称得白磷等相关仪器的质量,再在密闭锥形瓶中反应后称质量,因其它仪器质量不变,唯一的解释就是参加反应的白磷与气的质量等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同时又做了一个可产生沉淀的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再一次以实验事实证明了守恒定律。2、对照实验:如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的形成,先做水的沸腾,引导学生观察烧杯中的水由液态转化为水蒸汽再在其上放一个圆底烧瓶让其冷凝成液态水,由学生描述水的各种变化特点仅仅是物质状态上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演示“镁带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及生成白色固体。这个变化特点是镁带转变为不同于镁的白

4、色物质氧化镁而引起的。经过对照实验可自然总结出:“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再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也可做对照实验,三支试管各放10mL水和5g硝酸钾,充分溶解都成为饱和溶液(20。C时,硝酸钾的S=31.6g),一支试管升高温度成为不饱和溶液;一支试管再加10mL水成为不饱和溶液;一支做对照,从而推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必须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中讨论才有意义。 3、学生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如微粒运动特征的得出,以50mL量筒各量20mL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得出微粒间有间隙;又用碘升华实验,说明微粒在作无规则运动。 四、通过联系、对比,进一步理解概念 “新知

5、识总是停泊在旧知识的锚桩上。”当新旧概念之间有相似、相近或相关成分时,旧概念往往会对新概念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导致新知识的学习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给理解、记忆及应用造成极大困难。教学中应注意对易混淆的概念及时进行联系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相异点和联系,使旧概念对新概念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抑制知识的负迁移。如学完原子,应及时从定义、运动特征、构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情况对原子与分子进行区别和联系;学完元素后,可从定义、讨论范围、数量或种类、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讲清元素、原子、分子的区别和联系,讲完单质、化合物时,也可从定义、组成、元素存在形态、分类、性质等方面进行对比。五、通过计算、

6、练习,巩固概念 解题过程可启发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由基础知识、智力以及解题技能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学生因某种因素不能判别当前的题目与已有知识的关系时,教师若能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适当的“认知桥梁”,唤起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当前景象关联起来,问题则可顺利解决。如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其质量极小,运用起来极不方便,同时指出“相对原子质量”使用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提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什么?由学生计算得: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即199310-26千克1/12 16610-27千克,再提出如何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呢

7、?再由学生计算得:氧的相对原子质量:265710-26千克/16610-27 16,氢、碳、铁呢?可分组计算,如果学生只注意背原子量概念,尽管多次记忆仍一知半解。通过这样计算,学生便能直观地准确地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而且还较容易地把握到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为“一”,最后归纳指出如果每次均如此计算也比较麻烦,自然引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又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是先通过练习,再总结公式得出的,这样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 六、通过反例、找错全面理解概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也可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剖析,使学生从不同

8、层次全面理解概念。如溶解度概念的学习,可投影缺少温度、溶剂质量、溶液状态、单位中一项的语句,先让学生判断正误,再找出残缺项,从而得出溶解度的准确定义是缺一不可的。 七、通过阶段性学习,深化概念注重知识的阶段性就是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特点,掌握好知识处理的分寸,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在不同阶段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当然,注重概念的阶段性,并不能忽视其科学性,对于那些阶段性的概念,或某些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教师讲解应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这样才能处理好科学性与阶段性的关系。如燃烧概念,开始时定义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9、讲到氢气性质时从补充实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启疑,讨论得出燃烧不一定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八、运用口诀、顺口溜、谐音、谐义等方法,巧记概念及相关知识 该方法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一种方法,如催化剂的概念,可概括成“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化学反应速率改变,既是改变就有加快与减慢,“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这样既便于掌握,又便于记忆。九、通过生活经验,迁移、类比、总结概念生活与自然科学是紧密相连的,许多生活中的知识可通过自然科学相关知识去解释,同样,在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中,也可有意识的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从实际生活中引出并总结概念。如潮解,可从生活中食盐、白糖、衣服等久置会发潮的现象引出潮解并顺理成章的说明了潮解是物理变化;又如合金,可从家用的门窗、炊具、餐具等引出。 当然,除上所述,运用恰当的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段,讲述一些化学史上的趣闻与漫谈,生动的讲解,可使抽象概念趣味化与形象化,不仅能增强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