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的近大远小[5].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405535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物的近大远小[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景物的近大远小[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景物的近大远小[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物的近大远小[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物的近大远小[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物的近大远小教学目标:情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追忆能力。认知:认识自然界特别是周围事物中存在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操作:学习用简洁的线条来表现出物体的近大远小的变化。教学重点:认识物体近大远小变化的规律,并用笔把变化了的物体画出来。教学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教学准备:课件、范画、彩笔。教学过程:一、感知与体验1. 观赏玫瑰花,拍下照片2. 欣赏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画面的“透视”效果。教师引导,看了老师的图片和真实的景物,你们发现了什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近大远小再次欣赏图片及大师作品,学生讨论: 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物

2、体的色彩怎样?远处的东西能看到些什么?色彩又怎样?学生总结:近处的物体不但看上去大,细小的部分都能观察得到,而且颜色很鲜艳;远处的物体不但变小了,而且看上去很模糊,颜色也较灰暗。老师小结:外界的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其实外界物体的尺寸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错觉造成的。近大远小现象可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这就是美术中所谓的透视规律。学生讨论:怎样表现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如何把他们设计到同一画面中,近处和远处的物体在颜色上又如何区分。(得出结论:首先要表现出近大远小的关系,色彩的选择上要注意把近处的色彩运用得鲜艳明亮一些,远处的物体色彩要概括模糊一些。)二、创作与表现 学生练习,让学生自己自主命题,独立创作“近大远小”的画面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三、反思与评价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运用“透视”一词描述同学的作业。课后拓展:课后自己寻找一些身边的美术作品、大师的作品及上网查找一些反映“透视”关系的图片,运用学过的构图和色彩知识加以大胆评述,巩固已学的知识。景物的近大远小北定小学庞羽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