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26355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2012届高三考前训练(一)生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1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等C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最容易成功D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草莓结出果实并与二倍体的果实比较2关于人体内的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衰老的细胞中没有基因表达过程 B细胞分裂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出现纺锤体C原

2、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存在于机体正常细胞中D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3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4某同学通过下列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人钾离子浓度较低的溶液,右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若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

3、发现钾离子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结果发现钾离子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钾离子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缬氨霉素(多肽)可以模拟载体 B插入正负电极可以为钾离子的运输提供能量C隔板小孔中形成的磷脂分子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可说明钾离子的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5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

4、同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6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Aa、N B b、M Cc、N Dc、M7根据相关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在2ml蛋清稀释液中先加O1/mLNaOH溶液1ml,摇匀后,再加O.Olg/MLCUS04溶液4滴,摇匀溶液呈紫色B用高温处理后冷却的过氧化氢酶溶液与过氧化氢混合产生大量气泡C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氧化硅、无水乙醇,充分研磨后过滤滤液呈深绿色D洋葱根尖经解离、漂

5、洗后,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制成装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呈紫色8.甲型流感病毒(HINl)是一种RNA病毒,如图表示的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病原体进入巨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物质接受刺激后,T淋巴细胞表面Na+内流导致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 C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D从人体的免疫功能来看,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措施是注射甲流抗体9某海边的潮间带有一些洼地,由于退潮时海水仍会积留在洼地中,因而形成所谓的潮间池。潮间池中最强势的捕食者为一种海星,其主要猎物为某种贻贝,而该贻贝则是靠捕食潮间池中的无脊椎动物和藻

6、类为生。有一位生态学家在上述的潮间池中进行实验,他将部分潮间池的海星全部移除,其它潮间池的海星则保留,然后进行连续十年的调查,并记录潮间池内物种数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正确的是:A在实验组的潮间池中,物种数每年持续减少B在对照组的潮间池中,最强势的捕食者为贻贝C该实验说明移除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捕食者,可能使该生态系统的组成物种数显著减少D该实验说明若受到相同外在因素的持续干扰,生态系统的组成物种数将无法维持稳定10两组溶液比较时,浓度大的称为高渗溶液。现将甲、乙两个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撕下,置于0.30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甲表皮细胞的原生质略微缩小,乙表皮细胞的原生质明显缩小。

7、就实验开始时,有关甲细胞液、乙细胞液、蔗糖溶液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较该蔗糖溶液而言,甲细胞液为高渗溶液,乙细胞液为低渗溶液B较该蔗糖溶液而言,乙细胞液为高渗溶液,甲细胞液为低渗溶液 C较甲细胞液而言,乙细胞液为高渗溶液D较乙细胞液而言,甲细胞液为高渗溶液11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有 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

8、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A有一项 B有两项 C有三项 D有四项12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A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B两人均在4月份间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C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D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13.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问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松线小卷蛾与该病毒之间间的关系是寄生B. a曲线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b表示病毒感染率C. 宿主种群密度增大,病毒感染率增加,使宿主大量

9、死亡,又导致病毒减少,感染率降低D在家禽养殖中,应增大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 14下列生理功能或生化反应与ATP的消耗有关的是光反应 暗反应 叶肉细胞吸收CO2 小肠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DNA复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神经传导 A B C D15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缺氧导致脑细胞死亡是细胞坏死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D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16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单倍体均能得到纯合子B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虫棉过程实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的共同进化 C饲

10、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是形成新物种的三个基本环节17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8与右侧示意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甲代表农田害虫,a为施用农药,则b、c可分别代表害虫抗药性变异增强和害虫种群数量减少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量减少 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19. 下表为不同浓度PEG(聚乙二醇)处理芹菜种子60min后的各项生理指标

11、,据表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EG浓度(mg/L)发芽率(%)芽长(cm)鲜重(mg/株)干重(mg/株)054.781.1032.1670.8005072.001.7635.0331.70010053.331.2703.2671.03315053.331.6533.1671.10020051.341.8402.6670.933APEG对芹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BPEG能促进萌发芹菜种子对水份的吸收CPEG浓度为50 mg/L左右时对促进芹菜种子萌发的作用强D实验表明PEG是一种植物激素20. 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

12、次为乙丙甲丁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D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21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可引起Na+通过被动运输方式内流到突触后膜以内B在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突触后膜内的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外流到突触后膜之外D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22水稻是一种自花传粉植物。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再让F1自交

13、产生F2。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取F2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约为3:1B用F1的花药进行单倍体育种,后代某一植株上粳米与糯米的比例约为1:1C让F2中的高茎粳稻自由交配,后代F3中高茎粳稻占总数的25/36D在F2中任取一株高茎粳稻和一株高茎糯稻杂交,后代有可能表现出4种不同的性状分离比23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24.图示正常情况下溶

14、酶体所含物质及其内、外环境的pH值等, 下列哪项叙述与溶酶体有关的事实不相符合H+核酸酶蛋白酶脂肪酶磷酸酶硫酸脂酶磷脂酶pH=5细胞质溶胶pH=7.2H+A保持pH值的稳定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B被溶酶体分解的产物都要排出细胞外C能吞噬并杀死某些入侵的病菌或病毒D其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H+的载体蛋白二、非选择题25(7分)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两类动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摄入量同化量储存量获取量摄入量同化量储存量 A B 未获取量 未摄入量 未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1)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 (填字母)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 (用序号表示)。(2)气温逐渐降低时,若保持不变,青蛙的/的值将 ,而狼的/的值将 。人们在圈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