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25张PPT)课件

上传人:62****1 文档编号:544238514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4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25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25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25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25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25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25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25张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批批“龙龙鳞鳞”,逆逆“圣圣听听”,自自古古以以来来都都是是非非常常危危险险的的举举动动,所所谓谓武武死死战战而而文文死死谏谏也也。比比干干挖挖心心,屈屈原原放放逐逐,进进谏谏的的道道路路血血流流成成河河。“一一封封朝朝奏奏九九重重天天,夕夕贬贬潮潮州州路路八八千千”进进谏谏的的道道路路何何其其曲曲折折。然然而而唐唐代代著著名名谏谏官官魏魏征征进进谏谏唐唐太太宗宗,不不仅仅没没有有招招来来杀杀身身之祸,反而成就了一段之祸,反而成就了一段“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的佳话!的佳话!今今天天,我我们们就就一一起起走走近近魏魏征征的的谏谏太太宗宗十十思思疏疏,体体味味它它流畅的艺术文

2、气和敢于直谏的火热报国心。流畅的艺术文气和敢于直谏的火热报国心。情景导入情景导入部 编 版 高 中 语 文 教 材必 修下 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一代名相一代名相写作背景写作背

3、景本文是贞观十一年(637)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英勇,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数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唯独他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幡然悔悟。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到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文化常识链接文化常识链接“疏

4、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皇帝提出建议的文书。其特点是分条陈述。如晁错的论贵粟疏、贾谊的论积贮疏等。疏主要特点: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但经常突破骈文的束缚,使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骈散结合华美流畅疏多以论述为主,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正反论述务尽其旨疏多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形象的效果;论述时多采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比喻排比生动有力劝谏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

5、“贞观之治”。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解题解题“思思”思考思考通篇只重一“思”字 古文观止细读全文,理清思路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1.提出问题(以“固本思源”为喻)为什么思?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分析问题(总结历史教训)思些什么?诚能十思垂拱而治3.解决问题(提出具体做法)释疑释疑一一第第段段(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文意。(二)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阅阅 读读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

6、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文意。第一段第一段疏通水道疏通水道固:使动用法,使固:使动用法,使稳固。稳固。主持,掌握主持,掌握喜庆,福禄喜庆,福禄经得起,受得住,意译为克制经得起,受得住,意译为克制这这问题本段亦即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谏太宗十思疏(二)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第一段第一段 中心论点 人君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第一段

7、正正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比喻)反反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排比)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二二第第段段(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文意。(二)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阅阅 读读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

8、文意。第二段第二段所有的所有的大大德行德行督察督察“震震”威吓威吓固定句式,难道。吗固定句式,难道。吗?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二)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问题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先总结历史: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原因:取天下时,“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接着引出警告: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清楚有力。明确第二段第二段三三第第段段(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文意。(二)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

9、完成下列问题。阅阅 读读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文意。第三段第三段兴建,建造。兴建,建造。养养如果如果弘弘,光大。九德,语出光大。九德,语出尚书尚书皋陶谟皋陶谟:“宽而栗(庄严),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治理的才能)而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

10、简(直率)而廉,刚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简(直率)而廉,刚而塞(充实)。而塞(充实)。”;即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即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顺。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文意。第三段第三段动词,选拔。动词,选拔。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然。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然。仁爱,宽厚仁爱,宽厚问题1、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二)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完成

11、下列问题。2、“十思”具体指的是哪十个方面?它大致从哪些角度展开的?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问题明确: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确明第三段第三段1见可欲思知足以自戒2将有作思知止以安人3念高危思谦冲而自牧4惧满溢思江海下百川5乐盘游(狩猎)思三驱以为度6忧懈怠思慎始而敬终7虑雍蔽思虚心以纳下8想谗邪思正身以黜恶9恩所加思无因喜以谬赏10罚所及思无以怒而滥刑明确戒贪心奢侈戒放纵懈怠戒壅蔽谗邪戒谬赏滥刑戒骄傲自满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明确除十思外,还要:弘九德选拔任用人才听从善言魏征所言魏征所言“十思十思”有何现实意义有何现实意义(1)“十思”对青年学生培养自律勤奋、慎始敬终、勤俭节约的习惯,涵养谦虚包容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等都是有意义的。(2)对于国家社会管理者,“十思”也有益于其保持清廉、节俭、谨慎、谦虚的作风,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作出利国利民的决策。小结小结“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徵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纪的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作业布置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翻译文本第三段。3.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