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备课本格式).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207082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备课本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备课本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备课本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备课本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备课本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备课本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备课本格式).doc(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课 题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 学目 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了解生物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 教材 分析重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 2.生物的特征 难点生物的特征教具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 1什么是生物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 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

2、物的共同特征。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I-6,I-10。 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 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 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 生:同学1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同学2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 2生物的特征 师:出示图I-6,I-1,I-10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3、 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 学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 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 生: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 生: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 师:给予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 生: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图I-3) 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

4、呼吸吗? 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 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I-4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回答说:“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师: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请大家看I-5。 生:回答说:“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 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教

5、师引导学生看图I-7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二、巩固练习三、小结与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布置作业练习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课 题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 学目 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教材 分析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

6、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教具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调查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例,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方案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安全) 2、引导学生分析人口普查表(或班主任老师分放的新生登记调查表),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地调查: 1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等)。 2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请教老师。 3进行校园调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4教师一起调查,注意安全第一

7、。 三、整理统计: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1全班范围内交流,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相互交流。 2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作用,力求通过交流相互促进,完善本次调查活动。 3完成调查表中互评和老师评价部分。 五、拓展、延伸 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想。 2调查全班同学身高、体重算出平均值,其它班级或学校学生相比。 教学反思布置作业练习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课 题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 学目 标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8、。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教材 分析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教具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生物圈的概念 1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2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3老师总结:地球表层生物和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圆! 二、生物圈的范围 1分小组作并讨论课本,11页至12页生

9、物圈范围然后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教师总结: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1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课本12页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2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3教师总结: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生,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四、小结和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布置作业练习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课 题 第二

10、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 学目 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材 分析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具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

11、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 1教师直接举例,(如人们征服疟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进一步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 1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2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3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

12、实验的重要性。 4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四、实验探究(需1课时) 1在实验里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 2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3将实验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册上 五、结果交流 1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2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3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4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5特别注意与结果不一致的误差的分析。 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空气 杂草 阳光 蚜虫 土壤 小麦 微生物 水 病毒 湿度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七、分析课本18页的练习 教学反思布置作业练习册第二章第二节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 年 月 日课 题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 学目 标1学生通过学习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影响。 2通过测量等环节的学习学会探究的方法。 3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与其它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形成合作意识。 教材 分析重点训练学生的测量技能,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难点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