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85699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导师.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建娥 来源:机电学院新闻中心审核发布:马志祥发布时间:2008-2-22 17:16:31点击:5316 姓名常建娥性别女出生年月1962.5学历 本科学位硕士职称教授单位电话87651793家庭电话手机027-62717318E-mailC个人简历1980.9-1984.6,就读华中科技大学机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6-1987.8,在襄樊大学教书。1997.9-1990.6,就读华中科技大学机制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7-1992.9,在襄樊大学教书。1992.10- ,在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书。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个)机械设计及理论物流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研项目(项

2、目来源、名称、经费、起止年限)1、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组合除尘及脱硫关键技术研究”,4万,2006年2009年,项目负责人。2、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精益生产模式下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2万,2009年2010年,项目负责人。3、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折弯机随动托料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研究开发”,5万,2001年2004年,项目负责人4、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板料逐步折弯加工成形机理工艺研究,2万,2004年2005年,项目负责人5、军工项目,编号:200404WT04,13.5万,2004年2005年,项目负责人。主要成果简述(限200字)自1992年以来,本人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和工业

3、工程的教学工作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近些年主要从事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及设备布置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和ISTP收录4篇。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2项。参加了5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对研究生的要求踏实刻苦,有较强的再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陈国良 来源:机电学院新闻中心审核发布:马志祥发布时间:2011-4-6 11:34:43点击:1849 姓 名陈国良性 别男出生年月1972.3学 历博士学 位博士职 称副教授单位电话87651793家庭电话手 机13036118158E-个人简历1991.9-1995.6:湘潭矿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本科1995.6-1998.9:湘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4、,教师1998.9-200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硕士2001.4-2005.12: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系,博士2005.12-: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2006.6-: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个)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在研项目(项目来源、名称、经费、起止年限)1)教育部,基于多手协调结构和宏微视觉控制的微装配机器人研究,3.6万,2008-20102)武汉市科技攻关,面向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智能测量系统,20万,2008-20103)横向课题,变频器加载试验台,18万,2008-20094)横向课题,生箔机及后处理机

5、的控制系统研制,18万,2008-209主要成果简述(限200字)1)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EI核心收录9篇2)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3)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对研究生的要 求1)数学及控制理论基础扎实2)系统学习过微机原理及单片机课程,熟悉C语言、IBM汇编及51指令系统3)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强陈满意 来源:机电学院新闻中心审核发布:马志祥发布时间:2008-2-22 17:03:37点击:4340 姓 名陈满意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6.02学 历博士研究生学 位工学博士职称教授单位电话家庭电话027-87859265手 机15972087693E-个人简历1983.091987.

6、07 武汉工学院机械工程一系,本科,机械设计专业;1987.091990.06 武汉工学院机械工程一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1990.072000,08 武钢集团机械制造公司, 1994年机械制造工程师,1997年机械制造高级工程师;1995年4月起,历任车间副主任、主任;2000.092003.06 武汉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2003.072005.07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2005.04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个)1复杂型面数控加工、检测技术;2齿轮传动。在研项目(项

7、目来源、名称、经费、起止年限)1复杂曲面数控加工在线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课题项目编号:20070497019,2008-2009;2 CHC系列少齿差减速器CAD系统,企业委托,2009-2010。主要成果简述(限200字)主要成果:1 分布式虚拟设计制造理论研究及应用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2004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 分布式虚拟设计/制造平台V1.0版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20042005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发表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EI收录7篇(光盘版),ISTP收录1篇;参编著作1部;获湖

8、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对研究生的要 求基本功扎实,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责任心强,有进取精神。陈 霞 来源:机电学院新闻中心审核发布:马志祥发布时间:2008-9-4 9:32:57点击:4012 姓 名陈霞性 别女职 称副教授学 历研究生学 位硕士出生年月1974.2单位电话家庭电话手 机027-62073874E-mailchen_个人简历主要工作及学术经历1992.91996.7 武汉理工大学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并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91999.4 武汉理工大学学习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4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9、(限填3个)1. 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2. 计算机辅助测试3.故障诊断在研项目(项目来源、名称、经费、起止年限)1.中心频率可调选频滤波器的研发 2005.03至今 12万 军工2.光纤传感器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 2003.072004.01 1500万国家计委3.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研究开发 2004.03至今 13万/ 横向4.电力系统电力参数测量 2005.112006.5 9万 横向5.轮胎低噪声花纹仿真分析及优化系统 2006.10至今 15.6万6.缠绕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2007.1至今 25万主要成果简述(限200字)治学严谨,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完成教学及科研工作,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

10、良。近五年主持横向项目2项,参与了国家计委项目、军工和各种横向项目共6项,其中参与纵向2项,主持横向3项,参与横向1项。近五年个人分解科研经费累计到校款为31万元。任现职以来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EI和ISTP收录2篇,参编著作一本。被评为2005-2007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005-2006年度校级工会积极分子。对研究生的要求1)吃苦耐劳2) 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软件开发能力丁国平 来源:机电学院新闻中心审核发布: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0-19 19:39:13点击:289 姓名丁国平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10学历博士学位工学博士职称副教授单位电话027-8765

11、1793家庭电话027-87677009手机18071110860E-个人简历2001年获武汉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年7月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工业工程系教师,2010年评为副教授;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洛桑)(EPFL)访问留学。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个)1.磁悬浮技术2.电磁场分析及测量3.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研项目 (项目来源、名称、经费、起止年限)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磁力轴

12、承磁场分布式在线监测”,26万元,2012.01-2014.12主要成果简述(限200字)在磁悬浮技术和电磁场分析测量等方面发表论文13篇,其中EI收录6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湖北省自然基金、武汉市晨光计划等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08获得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对研究生的要求勤于思维、善于思考、责任心强、上进心强。丁毓峰 来源:机电学院新闻中心审核发布:马志祥发布时间:2008-2-22 16:32:41点击:5491 姓 名丁毓峰性 别男出生

13、年月1972.09学 历博士研究生学 位博士职 称副教授单位电话027-87858400家庭电话手 机13437291668E-个人简历1、2001.4-1997.9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获工学博士学位2、2003.7-2001.4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3、2003.7-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讲师、副教授4、2008.8-2009.8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械和工业工程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限填3个)1CAD/CAM集成2数字制造系统3. 系统可靠性与维修在研项目(项目来源、名称、经费、起止年限)1. 2007.3- 2009.12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机械系统数字化维修智能决策技术研究2. 2008.7-2010.12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汽轮发电机组虚拟维修性设计及评价技术3. 2010.1-2011.12 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项目:网络环境下的多机器人协同搜索理论和技术研究5. 2007.12-2010.12 横向委托项目: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知识重用系统主要成果简述(限200字) 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数字制造理论及系统,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汽轮机等复杂产品和装备的可靠性分析与可预测维修等方面。2001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2006年获武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