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77835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哈密地区中心医院门诊住院工程,总建筑面积22300m2 。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现地下室部分混凝土已施工完毕,根据拆模后检查发现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现将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制定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如下:一、 蜂窝1、 产生原因(1)砼浇注过程中造成石子集中或离析。(2)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到位,或漏振,形成蜂窝。(3)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4)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级配不当。(5)基础、柱、墙根部没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2、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防治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

2、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简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治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h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处理方法: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降处理。二、 麻面1、 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附水泥浆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

3、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为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2、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处理方案: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三、

4、孔洞1、 产生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2、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 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处理方案: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

5、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四、 露筋1、 产生原因(1)浇灌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漏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2、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防治措施:浇灌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

6、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用串简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处理方法: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五、 缝隙、夹层1、 产生原因(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

7、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浇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据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2、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防治措施: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据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设串简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mm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100mm15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处理方案: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

8、;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降处理。六、 缺棱掉角1、 产生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保养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施工时气温低且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2、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

9、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材料保护好,已免碰损。 处理方案: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七、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1、产生原因:(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3)、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

10、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穹矩造成横向裂缝。(4)、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5)、楼面垫层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6)、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2、防治措施:(1)、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2)、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3)、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传、上荷载和过

11、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4)、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5)、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抗裂短钢筋采用-,间距,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毫米。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

12、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6)、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7)、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可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8)、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cm哈密地区中心医院项目部2010年4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