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495774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PU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对物质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CPU作为电脑的核心组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1年只有2300颗晶体管的Intel 4004微处理器到现在的以亿为单位的Intel i7处理器,科技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随着对原有技术的升华和新技术的提出CPU会向着更高的空间发展!CPU,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他是计算机的核心所在正如同人的大脑一样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既然CPU的重要性如此高,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CPU的发展历史吧!由于在处理器方面Intel在各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我们

2、就以Intel为代表来进行讨论。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Intel以数字命名的CPU类型:Intel 4004 微处理器发布时间:英特尔在1971年11月15日向全球市场推出4004微处理器。其晶体管数目:约为2千3百颗。特征: 频率/前端总线 : 108KHZ/ 0.74MHz (4bit) 封装/针脚数量 : 陶瓷DIP / 16针 核心技术/晶体管数量: 10微米 / 2250 尺寸为3mm4mm历史意义:4004只能称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处理器,而不是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第一款微处理器应该是美国军方研制,用于F-14雄猫战机中由6颗晶片组成的中央空气数据计算机:CADC(CenterAir

3、 Data Computer),虽然它的构造比4004还要简单,速度只有9.15KHz。4004 是英特尔第一商用款微处理器,当年Intel 4004处理器每颗售价为200美元。为日后开发系统智能功能以及个人电脑奠定发展基础。Intel还曾开发出4001(动态内存DRAM)、4002(只读存储器ROM)、4003(Register),三者再加上4004,就可架构出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Intel 8008微处理器发布时间:1972年Intel推出8008微处理器,其运算威力是4004的两倍。晶体管数量: Intel 8008晶体管数目约为3千5百颗。特征: 8位运算+16位地址总线+16位数据总

4、线 共推出两种速度,0.5 Mhz以及0.8 Mhz 8008可以支援到16KB的内存。历史意义:Intel C8008为世界上第一款八位元处理器。Radio Electronics于1974年刊载一篇文章介绍一部采用8008的Mark-8装置,被公认是第一部家用电脑。Intel 8080处理器发布时间:时隔2年,1974年,Intel推出8080处理器。晶体管数量:Intel 8080晶体管数目约为6千颗。特征: 频率为2MHz 16位地址总线+八位数据总线+7个八位寄存器, 支持16位内存。 同时它也包含一些输入输出端口:这也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外部设备在内存寻址能力不足的问题

5、。历史意义:并作为Altair个人电脑的运算核心,Altair在星舰奇航电视影集中是企业号太空船的目的地。电脑迷当时可用395美元买到一组Altair的套件。它在数个月内卖出数万套,成为史上第一款下订后制造的机种。Intel 8086和8088处理器发布时间:1978,时隔4年Intel 在年推出了8086和8088处理器。晶体管数量:Intel 8088晶体管数目约为29,000。特征:16+位暂存器 + 8 位元外部 总线历史意义:在取得IBM新成立之个人电脑部门敲定的重要销售合约后,让Intel 8088处理器成为IBM新款畅销产品 ,IBM个人电脑的大脑,Intel 8088处理器的成

6、功将英特尔拱上财富杂志500大企业排行榜,财富杂志将英特尔评为 “7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之一。8088 的后代包括到现在还在使用的intel_80188、80288(不再制造或使用)、和 80388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Intel 80286处理器(官方名称为IAPX 286)发布时间:1982年,同样时隔4年,Intel推出了80286(也被称为286)处理器。晶体管数量:Intel 80286处理器晶体管数目为13万4千颗。特征: 最大主频为20MHz。 24位址总线+16位资料总线。 有两种工作模式:真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在真实模式下,80286直接访问内存的空间被

7、限制在1M字节,更多内存需要通过EMS或XMS内存机制进行映射。而在保护模式下,80286可以直接访问16M字节的内存,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这为后来的微软的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准备了条件。历史意义:英特尔首款能执行所有旧款处理器专属软件的处理器,这种软件相容性之后成为英特尔全系列微处理器的注册商标,在6年的销售期中,估计全球各地共安装了1500万部286个人电脑。Intel 80386处理器发布时间:1985年10月17日,此次发布缩短到了3年。晶体管数量:Intel 80386晶体管数目约为27万5千颗。特征: 次在x86处理器中实现了32位系统, 可配合使用80387数字辅助处理器

8、增强浮点运算能力, 首次采用高速缓存(外置)解决内存速度瓶颈问题。 由于这些设计,80386的运算速度达到了前代产品80286的数倍。 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资料汇流排是32位,位址汇流排也是32位,可以定址到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 80386有三种工作模式:真实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6模式。真实模式为DOS系统的常用模式,直接内存访问空间被限制在1M位元组;保护模式下80386-DX可以直接访问4G位元组的内存,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虚拟86模式可以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加强多工处理能力。 初期推出的80386 DX处理器集成了大约27.5万个电晶体,工作频率

9、为12.5MHz。此后80386处理器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直至最后的40MHz。历史意义:80386的广泛应用,将PC机从16位时代带入了32位时代。80386的强大运算能力也使PC机的应用领域得到巨大扩展,商业办公、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多媒体处理等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这款32位元处理器首次支持多工任务设计,能同时执行多个程序。Intel 80486处理器发布时间:1989年4月,发布间隔为4年。晶体管数量:Intel 80486晶体管数目为120万颗。特征: 历史意义:从硬件的观点来看,i486的结构有很大的突破。它有内置资料快取芯片,一个浮点运算处理器(只有DX型才拥

10、有),和多重管线。在最佳的条件下,i486的核心可以提供一个时间周期内处理一个指令。这会提供大约二倍同时脉的80386的效能。然而,有些低等级的i486实际上会比最高速的386还要慢,这在i486 SX型会格外的明显。Intel 80486处理器时代让电脑从命令列转型至点选式(point to click)的图形化操作环境,据史密森美国历史博物馆的科技史学家David K. Allison回忆道:“当时我拥有第一部彩色萤幕电脑,开始能以大幅加快的速度进行桌面排版作业。”Intel 80486处理器率先内建数学协同处理器,由于能扮演中央处理器处理复杂数学运算,因此能加快整体运算的速度。CPU发展

11、到该阶段,在工艺,频率,和晶体管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CPU的提升个人计算机也在此时期快速发展。但是,更大意义的CPU应该属于奔腾系列了。Intel从奔腾系列开始放弃了以数字为命名的方式取而代之采用了更加易记和有代表性的命名方式。Intel Pentium 处理器发布时间:1993年,和以前的发布周期差不多。晶体管数量:Intel Pentium处理器晶体管数目为310万颗。历史意义:Pentium是Intel首个放弃利用数字来命名的处理器产品,在微架构上取得突破,让电脑更容易处理 “现实世界”的资料,例如语音、声音、书写、以及相片影像。源自漫画与电视脱口秀的Pentium,在问市后立即成

12、为家喻户晓的名字。Intel Pentium Pro处理器发布时间:1995年11月1日,这次发布间隔为2年。晶体管数量:Pentimu Pro的内部含有高达550万个的晶体管。历史意义:初步占据了一部分CPU市场的INTEL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其他公司还在不断追赶自己的奔腾之际,又在1996年推出了最新一代的第六代X86系列CPU枣P6。P6只是它的研究代号,上市之后P6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枣Pentimu Pro。内部时钟频率为133MHZ,处理速度几乎是100MHZ的PENTIUM的2倍。Pentimu Pro的一级(片内)缓存为8KB指令和8KB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Pentimu

13、 Pro的一个封装中除Pentimu Pro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内部通讯总线互连,处理器与高速缓存的连接线路也被安置在该封装中,这样就使高速缓存能更容易地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Pentium Pro 200MHZ CPU的L2CACHE就是运行在200MHZ,也就是工作在与处理器相同的频率上。这样的设计领Pentium Pro达到了最高的性能。而Pentimu Pro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一项称为“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这是继PENTIUM在超标量体系结构上实现实破之后的又一次飞跃。Pentimu Pro系列的工作频率是150/166/180/20

14、0,一级缓存都是16KB,而前三者都有256KB的二级缓存,至于频率为200的CPU还分为三种版本,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内置的缓存分别是256KB,512KB,1MB。Intel Pentium II 处理器发布时间:1997年,发布周期缩短到一年。晶体管数量:内含750万个晶体管。历史意义:Pentium II处理器结合了Intel MMX技术,能以极高的效率处理影片、音效、以及绘图资料,首次采用Single Edge Contact (S.E.C) 匣型封装,内建了高速快取记忆体。这款晶片让电脑使用者撷取、编辑、以及透过网际网络和亲友分享数位相片、编辑与新增文字、音乐或制作家庭电影的转场效果、

15、使用视讯电话以及透过标准电话线与网际网络传送影片。Intel Celeron 处理器发布时间:1998 年,发布间隔同样为一年,Intel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CPU是有一定原因的。历史意义:当时,AMD的低价政策奏效,以 1/3 于 Intel 同时脉处理器的价格,成功的大举入侵低价处理器市场,当时基本型电脑 (NT$:30,00025,000-) 大行其道,加上 AMD 的 K6-2 处理器本身的整数运算能力优,非常适合一般家庭的基本需求,各大厂纷纷推出 Socket-7 平台的低价电脑。 在这段期间,Intel 为了完全主导下一代处理器走向,宣布放弃 Socket-7 架构,和美国国家半导体共同发表了新一代架构 - Slot-1,并且推出全新架构的处理器 - Pentium II,虽然这款处理器,成功的打入主流市场,不过昂贵的 Pentium II,加上昂贵的主机板,使得 Intel 完全失去低价市场的这块大饼。 为了入侵这块市场,推出新款的低价处理器投入战场,是必须的,但设计一款新的处理器,所需要投资的初期研发成本相当高,所以 Intel 打算从原有的 Pentium II 处理器着手,在 1998 年3月的时候,Intel 正式推出新款处理器 - Ce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室内分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