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480292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古建木作穿斗式构架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

2、穿斗架”。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斗枋用在檐柱柱头之间,形如抬梁构架中的阑额;纤子用在内每檩下有一柱落地,是它的初步形式。根据房屋的大小,可使用“三檩三柱一穿”、“五檩五柱二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不同构架。随柱子增多,穿的层数也增多。此法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后,鉴于柱子过密影响房屋使用,有时将穿斗架由原来的每根柱落地改为每隔一根落地,将不落地的柱子骑在穿枋上,而这些承柱穿枋的层数也相应增加。穿枋穿出檐

3、柱后变成挑枋,承托挑檐。这时的穿枋也部分地兼有挑梁的作用。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屋顶,一般是平坡,不作反凹曲面。有时以垫瓦或加大瓦的叠压长度使接近屋脊的部位微微拱起,取得近似反凹屋面的效果。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

4、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穿斗式构架是一种轻型构架,柱径一般为2030厘米;穿枋断面不过612至1020平方厘米;檩距一般在100厘米以内;椽的用料也较细。椽上直接铺瓦,不加望板、望砖。屋顶重量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古建木作抬梁式构架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

5、通过它传到柱上)。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古建木作翼角辐射椽翼角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部分,因向上翘起,舒展如鸟翼而得名,主要用在屋顶相邻两坡屋檐之间。古代房屋多有深远的出檐。诗经就有“如晕斯飞”的句子赞美建筑物,可知西周大屋顶已引人注目,但不知有无翼角。出土的战国铜屋、铜阙和铜器上镂刻的建筑图象都是直屋面和挑出很远的直屋檐,无翼角。

6、现存最早的屋角做法表现在东汉石阙上,檐口是直的,在45线上有斜置的角梁。角椽的排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角椽同正身椽平行,愈至角则椽愈短,椽尾插入梁侧;一种是角椽逐根加大斜度,向角梁倾斜,如鸟翼上的羽毛,椽尾也插入角梁侧,椽长虽也逐根缩短,由于倾斜,所以长度大于前一种。这两种做法沿用到唐代,翼角的具体形象最早见于南北朝石刻中。最早的实物是五台县南禅寺大殿的翼角,它的角椽排列方法属于第二种。水戗发戗屋角处的角梁断面高度为椽高的三倍左右,椽和角梁的下端都搭在檐檩上。为使角椽上皮逐渐抬高到与角梁上皮相平,以便铺望板,在屋角处正侧两面的檩上各垫一根三角形木条,宋代称“生头木”(清代称“枕头木”)。这样屋檐

7、至角处就出现平缓的上翘(清代称为“起翘”)。这做法约始于南北朝后期。中国古代建筑翼角上翘的特点,至此形成。约在唐代中期或晚期,出现了第三种角椽的排列方式,角椽自梢间下平暗(清代称下金桁)起,逐根呈辐射状展开,向角梁靠拢,最末一根与角梁相并。这和第二种做法不同处是椽近似于从一个中心辐射出去(由于制做上的困难,实际上不能做成从同一点射出),故角椽和前两种方式不同,不是逐根缩短,而是在开始时逐根加长,只是最后几根椽尾出于构造的原因,并入角梁侧椽槽内,才开始缩短。第三种做法的最早实例是五台县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此后,这种翼角椽排列方式被普遍采用。至清代,第一种排列方式只在南方个别建筑上使用,第二种则已

8、绝迹。嫩戗发戗宋代以前,屋角的水平投影都是直角。北宋开始,角梁向外加长,角椽也随之逐根加长,屋角的水平投影呈尖角状,宋营造法式中称为“生出”,清代称为“出翘”或“冲”。出翘加强了翼角翘起的效果。元代以前,大角梁的后尾搭在下平暗的交点上,是斜放的简支梁。子角梁后尾抹斜,压在大角梁上,形如加粗的飞椽。元遵纪守法始,老角梁后尾有的移到下平暗交点之下;到明代,成为普遍做法。明清的子角梁后尾又加长到与老角梁后尾等长,二者上下相叠,各在后尾上开一半圆槽,合成一个圆孔,抱住正侧面下金檩的交点。由于老角梁尾由檩上移至檩下,角梁外端就比原来翘得更高,檐口曲线至角处的起翘也较前加大而显得急骤。这种角梁做法的变化,

9、反映在建筑外观上就是宋代以前檐口呈曲线、翘角平缓挺劲和明代以后檐口平直、翘角急骤的差异,形成明显不同的风格。嫩戗戗角木骨架构造目前最常见的翼角做法,北方是清代官式做法,南方是主要流传于江浙地区的发戗做法。清代官式建筑翼角起翘一般为自正身椽上皮到最末一根角椽上皮升高四椽径,出翘为角梁外端的正投影长出正身椽三椽径,工匠术语称之为“冲三翘四”。翼角处椽是圆椽,椽尾需砍削成不同厚薄和斜度的楔形,以便做成近似于辐射的排列和逐根上翘。檐椽上铺望板,望板上再钉方形的翘飞椽。翘飞椽的形体随着起翘、出翘,逐根变化,比檐椽复杂得多。飞椽后尾翘起程度的变化称“翘度”;翘起处两个转折面交线的斜度因需平行于大连檐曲线(

10、即出翘曲线)而变化,称为“扭度”;飞椽椽身断面由正方形变为菱形,以使顶边平行于翘起的曲线,并保持两侧边为垂直面,称为“撇度”。与此同时,椽身和椽尾的长度也在变化。为解决这些复杂的变化,施工中有一套放线方法,有撇半椽、翼角搬增、扭脖子等名称。南方气候温暖,积雪不多,因此屋角可翘得更高,弯转如半月,名曰发戗。南式发戗有水戗、嫩戗两种。水戗发戗的双层角梁和翼角的构造与北方的基本相同,只是屋角(南方叫水戗)向外伸出得多和翘得高。有的甚至不用子角梁,而在老角梁前面加一段弯木头弦子戗,使屋角翘起来。这样,屋檐本身比较平直,但屋角的翘起颇为突出。南方高大的庙宇和园林风景建筑,大都用嫩戗发戗,屋角翘得很高,出

11、檐很大。其做法是将嫩戗向上斜插在老戗端部;立脚飞椽也顺着正身飞椽到嫩戗之间的翘度变化,依势向前上方翘起排列,组成一个向上翘起的屋角。屋面上老戗与嫩戗间的凹陷处用菱登木、箴木、扁担木等填成衔接自然的弧度,使屋面到嫩戗尖形成优美的曲线。古建木作举架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这样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貌。这种方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为举架,在宋营造法式中名为举折,在记述江南建筑做法的营造法源中谓之提栈。举架、举折、提栈的作用和目的相同,只是由于时代或地区的不同,具体做法略有差异。古建木作额

12、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拱和梁。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拱的绰幕枋承托。这种做法在相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

13、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

14、的规定。它的梁架、斗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北京故宫养心殿就是用檐额的建筑,明间柱外移的实例则有天水市明代所建玉泉观前殿。屋内额除一般做联系构件外,也有用长2间或3间的圆木的。它架在内柱上,下面省去一至两根内柱,由它来承托被省去的柱上的梁架。1137年所建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面阔7间,殿内用6道厅堂型“八架椽屋前后乳伏用四柱”的梁架,原应有12根内柱,但在殿内用了3根长3间的内额和两根长两间的内额,省去8根内柱。1309年所建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大

15、殿内用了4根长3间的内额,省去6根内柱。这种做法,减少了内柱数量,加大内柱柱距,可以满足室内布置上的特殊要求。有些长2、3间的内额,往往在其下再加一道额,类似阑额之下的由额。在内额、由额之间,用蜀柱和斜撑联系,形成近似平行弦桁架的组合内额,承担横向梁架。这种组合内额,在近年研究著作中,有时称为“纵架”。实物可在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弥陀殿中看到。古建木作提栈的做法提栈的方法与举架基本相同,也是从檐檩推算至脊檩,只是用词和坡度换算系数不同。檐部提栈的起算系数一般等于界深的1/10,然后考虑房屋的檩数,依次递增每进一界的提栈系数。提栈系数可以自三算半(即0.35)、四算、四算半、五算以至九算、十算(称对算)。提栈高度等于界深乘以各柱的提栈系数。如民房深六界,界深4尺时,第一界用四算,第二界用四算半,第三界用五算。界数多时,先确定其起算系数和脊桁提栈,据此绘出建筑的侧样,酌情确定各柱的提栈系数,进而选定优美的屋面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