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366057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新课改已进行了七年,在新课改中我们的课堂教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运用新课改的理论知识在备课、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对于有效备课谈谈我的认识。一传统备课带来的弊端在传统备课中,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教师如何地牵、如何地引、如何地讲清楚、讲明白。教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绝对权威的角色,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结果的惟一的评判者。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只要认真听、认真看、认真记,顺着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学习就可以了。因此,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甚至问题答案都是教师设计好的,这种教学看起来学生是“动”起来了,“参与”了,其实质是

2、学生顺着教师的设计、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顺着教师的期望,进行教师心中有数的“表演”。最终是学生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这种只重预设,忽视生成的理念是传统备课的一大弊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教学过程不可能都是预设的,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因此,问题的答案也不应该是惟一的,教学应该是“预设”和“生成”的有机整合,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就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在以前的传统备课里,我们教师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各项写的非常的齐全,教学过程一般都是以这三个环节为主:复习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每节课都是这一种死格式。而且教师们在备课时,只是简单看一下教材,教材上讲了哪些内容,我们这

3、节课就讲哪些内容,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很少体现。在以上三个环节的套用下,这种传统备课严重制约了孩子们能力的发展,使孩子们都认为学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有些学生学习不好,对数学失去了信心,没有学习兴趣,认为学数学有啥用,生活中哪有这样一直来计算的,学不学都可以。比如:有一篇年 月 日教案是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会判断平年、闰年。教学重点、难点: 年月日的联系,判断平年、闰年教学方法: 观察 讲解 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时间单位,谁来说说有哪些?对,是时、分、秒。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些时间单位:年 月 日。(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

4、、拿出年历,学生观察,说说: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讲解:一年有12个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都是31天,它们都是大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都是30天,它们都是小月。二月在平年时是28天,在闰年时是29天。学生记忆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是小月。2、练习:(1)一年有( )个月,有( )个月是大月,有( )个月是小月。(2)3月是( )天,7月是( )天,11月是( )天,12月是( )天。3、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指出: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比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平年全年是365天,闰

5、年全年有366天。三、巩固练习。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2、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他是哪一天出生的?3、判断下列的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1974年 2000年 1800年 2002年 2006年 2008年在这个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备课时认为:一年有几个月,太简单了,小孩子都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给学生们说说,让他们死记住就行了,那考试时还不是练习多一些就行了;同样,平年、闰年的判断,现在学生小,对于平年、闰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简单说说,多用此种方法练习一下就行了。对于这类教师的想法,完全就是传统的教学思想,没有认真备学生,不知道学生掌

6、握了哪些知识,怎样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去进行教学设计,只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样如此下去,学生对数学就失去了兴趣,也变得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了,每天上课就等着教师说答案,然后死记硬背,只知道数学只是课本上的数学,不知道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好像变成了死学习的机器人。其次,传统备课还忽视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备课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教案呈现的往往是学生“静听”的场景,接受式学习很有“市场”。以往的教学设计,不大重视学生操作实践的设计,更多的重视传授方法的设计,很少思考学生自主操作、积极实践的设计。比如:我听了这样一节课:圆锥的体积。它是这样设计的:师先让学生看课本,5分钟过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

7、们知道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吗?学生一齐回答:知道。圆锥的体积公式=13 SH。教师说:下面,我想出示一道题,看谁会应用这个公式!接下来,教师出了好多题让学生来做。从这个教师的设计中来看,他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会应用圆锥体积的公式进行计算。这个传统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其实学生只是简单从表面上认知圆锥体积的公式,而为什么这样得来的却浑然不知,这样制约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限制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古今中外,接受式学习在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继承传统的有效接受式学习的同时,应更多地倡导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操作实践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实践生成的知识点来讲是很重要的

8、,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二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益处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备课都发生了变化,备课必须备教材、备学生、备大纲,三方面一项也不能缺。备教材主要是看教学内容,确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备学生,根据班里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的情况,确定哪些知识是重点讲,哪些知识是略讲,提问的问题学生会想到哪几种答案,会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我们教师备课时都应该备到:备大纲,参照各大纲,观察本节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我们在备课时都应该体现。例如:在备课时,我们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设计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这就需要在备课时多设计创设意境的内容,激发

9、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玩中学,创造和谐学习氛围;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去发现问题的答案,体验成功的快乐,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还有一篇年月日是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2.通过观察讨论、自学课本、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3.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获得较长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

10、际水平,我采取“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教学模式并利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本节课的教学。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歌曲导入)这部分我用课件出示过生日的场景音乐动画(生日歌伴随Flash动画)。通过提问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引出课题并板书。二、自主探究:1、学生通过网络课件寻求年、月、日形成的原因。分别说说自己的见解,从而构建出年、月、

11、日形成的自然现象。2、认识年历这是一张2005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出示问题,分组探究。)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相同吗?有几种情况?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说明:我们把有31天的那个月叫大月,有30天的那个月叫小月,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3、记住大月、小月哪个月是31天?哪个月是30天?怎样记住一年的大月、小月?(1)左拳记忆法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82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

12、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2)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带领学生读儿歌。4、认识平年、闰年2005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别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002004年的日历表)同学们可以清楚看到:不论哪一年,每年都有12个月。提问:不同的年份,一月的天数变化了没有?其它月份呢?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在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课件出示:

13、大小月形成的原因(故事描述)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探索(课件:闰年解说)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5、课件出示练习:下表(1980-1999),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探访“四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计算、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是闰年。同时用Flash课件帮助学生合理理解“通常”和“一般”。6、师生总结。 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另外,我对本课进行了拓展,告诉学生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很多,并利用课件告诉他们“百年不闰”的道

14、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或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采取目的明确、灵活机动、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为顺利发展学生的认知潜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把数学教学模式确定为“引导-探索-发展”。在设计上教师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搜集资料。 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近几年的年历卡以及有关“年、月、日”的小知识,通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对年、月、日的知识产生好奇。2、研究资料、探讨新知。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不仅使学生学

15、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进行基本练习,加以深化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年、闰年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得法,学生的作用在于“教”与“学”的协同,“引”与“探”的融合。这样的有效备课的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特别是能够与生活相联系,比如:课题引入以自己的生日引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年月日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来说,有效的备课可以改变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各种能力,它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因此,有效的备课只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再如:在一本杂志上,我看过过三年级对于这样一节数学课可能性有不同的两种上法:教法一师:(出示一个盒子)盒子里有9个白球,1个黄球。如果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略作思考后猜测。学生回答略。)师:好,下面就请你们分小组进行摸球,记录自己摸球的结果,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摸球的情况。(各小组摸球、统计、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