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标识教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96845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的标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的标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的标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的标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的标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的标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的标识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城市的标识岳渡小学 段娇娜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树为什么是城市的标识,珍惜城市传统文化,珍惜人文精神的建设。2、体会课文先写雷同后写独特性,即反衬的写法;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树为什么是城市的标识,珍惜城市传统文化,珍惜人文精神的建设。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先写雷同后写独特性,即反衬的写法;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向往着过上城市的生活,因此我们的城市就开始日夜不停地开发、建设。这是城市的高楼大厦,建筑街道(出示图片)城市中的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许忙碌的忘记了什么,作

2、家张抗抗却进行了细腻而深入的思考。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城市的标识。二、 预习检测。1、给带点字注音。 遒劲() 掳掠( ) 干涸( ) 标识( ) 馈赠() 喀什( ) 树冠( ) 霓虹灯( ) 偌大() 婀娜() 模型( ) 龙爪( ) 2、看拼音写词语。 bio sh binbi sh t m sh ( ) ( ) ( ) ( ) 3、辨字组词。 辨()措()樟()槐()馈() 辩()借()獐()魁()溃()4、文中“城市的标识”指的是 。三、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树为什么是城市的标识?2、体会反衬的写法。四、自主探究。探究问题: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1、自主阅读

3、716自然段,边读边填写下面表格。城市名称作为城市标识的树树的特点2、你最喜欢文中对哪种树的描写?有感情地读一读。3、你认为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从文中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作简单的批注。(自主学习8分钟)五、合作交流。方法提示: 第一小题由四号组员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共同订正表格内容。 第二小题由三号组员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评议。第三小题由二号组员发言,共同讨论补充,组长负责整理。六、汇报展示。1、师指导朗读。2、师总结最后一个问题。七、精讲点拨。1、既然树是城市的标识,那16自然段写到树了吗?写的是什么呢?自读16自然段,思考讲的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讲述了城市之间的

4、雷同?2、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城市的雷同?学生发言,教师介绍写法: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出示幻灯片:例子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2):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运用这种方法写作,会让文章表达更清楚,更打动人心。作者运用这种写法更加突出了树木重要性,读后令人印象深刻。八、拓展升华。1、无论城市怎样建设变化,唯有那些树木的生长特性不会改变,你还知道那些城

5、市的市树?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一些城市的市树图片。这些树木伴随着城市里每一个生命的春夏秋冬,你觉得他们对于城市重要吗?它给城市增添了什么了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补充。3、难怪作者发出感慨:师引读14、15自然段。 这个排比句中三个“只剩下了树”给我们点明了什么?同学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心声,就来一起放声读一读这段话吧!4、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站立,把作者在文中最后的呼唤齐声朗读作为我们今天的誓言吧!九、我的视角 在课文最后。我的视角中,丁丁说: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城市的灵魂”“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是不是太绝对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十、课

6、堂检测。教学反思:教学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时,我在导入设计上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理解课题作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环节我重视了课前开放,做到了课内外结合,充分体现了新理念倡导的大语文观,体现了开放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与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做到乐读趣学。本文的教学设计始终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利用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感情”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最后合作交流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自主性、探索性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