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479607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乐亭县新寨镇新寨初级中学 史龙刚【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因为是诗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更加含蓄,跳跃性也更强,因此本文的教学更应加强朗读,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复杂感情,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学情分析】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今天所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十四、五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

2、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或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研究活动。【设计理念】在“少教多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此课的设计我只是一个引导者,我的学生才是主体,更何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学生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

3、诗的内容。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 3.深刻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作者复杂的情感,把握他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合作探究 。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屏显) 诗史数千言, 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同学们,这是民国才子刘咸荥写于我国一处旅游胜地的对联,大家读一读,能看出对联中所写诗人是谁吗?师:大家的思维很敏

4、捷。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在写杜甫呢?谁来说说?生:从“野老”可以看出,因为杜甫自称“少陵野老”。师:有诗句“少陵野老吞声哭”为证。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生:从“诗史”可看出,因为杜甫的作品被称为“诗史”师:可以肯定地说,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只有杜甫的作品才配称为“诗史”!你能把你所了解的“诗史”知识给大家介绍绍一下吗?(生微笑,摇头。)师:关于“诗史”的知识,。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写了很多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因此他的诗作被冠以“诗史”的称号。我们以后学习的石壕吏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再看这副对联,还有什么密码没解吗?(生沉思,摇头。)师:大家再读一遍对联,看能不能有所发现。(生读。)生:还有“草

5、堂”!师:对,还有“草堂”。“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期间的居所。后人为了缅怀他,重新修葺后称之为“杜甫草堂。同学们这种勤积累、善联想的学习习惯很值得表扬。设计意图:由对联引入杜甫,有效的导入能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此导入引领学生亲切的走进杜甫。作者介绍:(由学情看是否有必要再展示)看起来,同学们对杜甫了解的真不少,我们看一下大屏幕。 (作者简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杜甫,学习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二、师生齐读课题1)、从题目看杜甫已明确告诉我们了这是什么体裁?(歌)什么是歌呢?难道杜甫写的是一首唐代的流行歌曲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歌”2)、我们接着看题目:杜甫因什么事写的这首歌呢?(

6、茅屋为秋风所破)为:是什么意思?(被)为在文言文中表示被动,以后我们还会经常遇到这个词,请同学们把它的用法记牢。3)、茅屋为秋风所破,茅屋被秋风怎么样了?(吹破,刮破)那是一座怎么样的茅屋呀?怎么这么不结实呀?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杜甫的茅屋去看一看,所以你看这么一座不结实的茅屋,当时杜甫自己都没有能力搭建,还是在亲朋好友帮助下建成的。所以你感觉此时杜甫的生活怎么样?(穷困潦倒)以上是我们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那接下来我们就读一读这首诗。按照以前的惯例我们要先扫清字词障碍。三、读诗1字音2节奏3指名读(可找同学适当评价好坏)4老师点评:同学们读得声音很宏亮,节奏把握得也很好,现在同学们把书拿起来,

7、我们齐读第一小节,请同学在读得时候思考以下问题,四、品读悟情1赏读第一小节1、加小标题2、这是一场的秋风,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1)、读后交流(2)、这是一场(猛烈)的风“怒号”可以看出来师:号什么意思?这是一个表示什么的词(声音)正常的发声能叫号吗?所以这个号字写出了风怎么样?(猛烈肆虐)同学们往下看,秋风怎样号?(怒号)这个怒字写得很好,谁能赏析一下这个词(拟人角度)秋风在怒号,秋风生气了,它无情的狂扫着这一切,其他同学从杜甫的诗中你感受到了一场怎样的秋风?(狂猛)分别赏析词语。卷:说明风的力气很大,换成“吹、刮”的好不好?卷走了多少茅草,(三重)可见风力之猛,其他同学感受到了怎样的秋风

8、?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什么?这小节,不仅写了风,还细致的写了茅草?作者是怎样写茅草的?(找出相关词语)飞洒挂飘茅草都飞到了哪里?(江郊、长林梢、沉塘坳)高处的到了哪里?长林梢)低处的到了哪里?(洒江郊、沉塘坳)高的高低的低水里的,树上的,这里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句子写茅草的去向,你觉得这样细致的描写茅草有什么作用?(侧面描写,通过写茅草四散飞扬,从侧面烘托了秋风之疯狂之情)在朋友的帮助下,刚刚搭建不久的这么一座茅屋,刚刚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转眼一场秋风,将它吹破,你们觉得杜甫的生活他过得怎么样?(万分悲惨)茅草四散飞扬,杜甫的视线随之飘移?杜甫的脚步随之奔走追逐,却追不回那些树上的、塘坳里的茅草,只能

9、是干着急,使不上劲,你能体会到此时的杜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吗?(焦急无奈、伤心失望)所以作者这一小节,用生动传神的词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风的狂猛,表现了作者的伤感无奈。那下面我们就再读一读第一小节,要努力读出风的猛烈,诗人的伤心无奈。本节诗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在大自然秋风面前的无奈无能无力,那么让作者伤心的仅仅只是秋风吗?我们师生一起来学习第二小节2赏析第二小节屏显:1、加四字小标题2、孩童怎么欺负作者的?具体找一找:哪些词可以看出群童在欺负作者?(“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1、“对面”说明当着面公开抢茅草,看你怎么样?看你有什么办法?丝毫没有把作者这一茅屋的主人放在眼里

10、。“公然”公开就把茅草抱走了,这简直就是在挑衅。所以作者感觉这是在欺负自己。我们要注意到这里用了一个老无力,同学们知道吗?此里杜甫写作此诗时只有49岁,他为什么说自己“老无力”呢?作者面对一连串的打击,战乱之苦,生活之艰辛,感到力不从心,未老先衰,心力憔悴。所以从这一节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文中找一找有没有体现作者心情的词句?(叹息)你觉得诗人在叹息什么?(1、 秋风无情2、群童欺负3、生活艰辛)一声叹息中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伤心无奈痛苦)不仅风在欺负作者,连孩童也在欺负他,此时杜甫在生活境遇上简直是(惨上加惨)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小节,把作者的伤心痛苦的感情读出来!屋漏偏逢连阴雨,

11、屋破最怕下雨!3赏析第三小节读一读1、 加小标题2、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雨的?3、此时如果是你能想到什么?师生交流:1、自由加小标题,所以我们看这一小节,欺负作者的是什么呀?(雨)作者是怎么写雨的呢?(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两个句子写得非常的好,谁来赏析一下这个句子,提示:可以从哪个角度来赏析?(比喻:“雨脚如麻”把雨比作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密集像麻线一样)未断绝:说明了什么?雨密屋里的雨点从来就没有断过。屋里雨点没有断,仅仅是因为雨下得密吗?无干处,说明屋顶是漏了一个洞吗?(到处都漏雨,屋顶上的三重茅草地都被卷走了,这简直就是一个无顶之屋哟,屋漏偏逢连阴雨,写得就是此时杜甫的处境,

12、惨上加惨惨不忍睹)此时杜甫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呢?从诗中找一找两个句子具体写出了杜甫一家的生活(布衾)我们赏析一下这两个句子,可以从哪个角度来赏呢?1、 比喻:布衾多年冷似铁,把破被子比喻成了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被子又硬又破,突出了杜甫生活的贫困多年还可见杜甫生活的潦倒,颠簸流离。2、 恶卧什么是恶?(睡相不好,不是很舒服的躺在床上,蜷缩着身子,娇儿为什么要恶卧呢,因为怎么躺着都不舒服,被子又硬又冷,床上还没有一个角落是干的,没有一个角落是暖和的。)杜甫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精练的用词写出了生活的凄惨。我们看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就过着这样一种凄惨的生活,在这凄惨的夜晚里,他想的是什么?哪一句诗在写作者心

13、情?(自经)何由彻是什么意思?他希望这难熬的夜晚快些过去,他盼望雨停他盼望天亮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有一些转机,他在这个难以入眠的夜晚对未来充满了期盼。难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夜晚吗?不是体现在哪?(自经丧乱少睡眠)可见在这丧乱的日子里,作者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失眠的夜晚,他想的仅仅是改变自己的生活吗?我们师生一起看第四小节4赏析第四小节体会作者的心声(屏显)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2、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交流:1、他想到了什么人?(天下寒士天下和他一样受苦挨冻之人,)他希望他们过上怎样的生活?(快乐、不挨冻不挨饿的生活,)我们读诗,就是读作者,读作者的思想感情,杜甫自己本身过的

14、是惨上加惨的生活,他却想到了天下跟他一样贫苦的人儿,你觉得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着一颗怎样的心?(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其实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也想到了自己,他对自己怎么要求的呢?哪一个句子是在写自己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时,他还像第三小节一样,盼望雨停,盼天亮盼自己生活好一点么?(不仅仅是)他想到了怎样的结局?师生齐读最后一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对自己的这种结局感到怎么样?(死亦足,满足了)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呜呼)所以,我们现在再看,他为什么甘愿去死呢?他想用自己的死去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这里杜甫又发出了怎样的叹息,呜呼,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对这一叹词的

15、分析)他希望: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日子快些到来,他怕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日子来得太迟。独破与俱欢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杜甫想得是天下人的幸福,他不在于个人的得失,这就叫推己及人,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俄别林斯基无论是郭沫若为杜甫草堂所题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对联,还是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广阔胸襟,杜甫的那颗拳拳爱国之心,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总能让我们敬仰。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就让我们记住这令人景仰的名字及他留下来的千古绝唱,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光芒千秋永照!。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五、作业布置: 必做:准确熟练地背诵默写诗歌。 选做: 1.选择诗歌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2.搜集古今中外体现“心忧天下”的人、事、文。六、反思:在“少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