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第二课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38784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课(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课(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课(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课(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课(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第二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光教育”教学模式课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陈华课题: 课时数:2教材解读 走,我们去植树.教学内容A类 基标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B类 综合类体会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增强环保意C类 拓展类理解植树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植树的重要性。 3、体会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增强环保意教 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植树的重要性。 3 体会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增强环保意识。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及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

2、“阳光”的关键点设计意图教学调整自主质疑1、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栽下了一棵棵小树,留下了欢乐的足迹。自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植树有哪些好处(1)、这一小节讲的是植树的什么作用呢?(联系概括段意的能力) (写树是“绿色工厂”,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 (2)、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简单了解树的光合作用 (3)、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哪里呢? (比喻) 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形象地揭示了树木的贡献之大以猜谜语的形式激起学生探知的兴趣。学疑聚焦1、各小组筛选问题:筛选一个大家共同想探究的问题,由小组长写在小白板上在班内汇报交流1、 生字读准了,我们来看看大家在学习的过程

3、中都有哪些疑问。要求;能解决的问题在组内解决,然后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小白板上。2、 教师梳理小组整理出来的问题。预由读生疑,由疑促读。质疑把学生引入课文。(较为浅显单一的问题在组内当即解决。指导学生筛选归纳问题的能力双主探究(1)阅读四、五小节 谁能帮助老师完成黑板上的板书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请学生上前板书,互相补充 (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段意) 板书: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3)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4)出示:“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了解树木防沙固土的作用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你能用拟人的手法也写两句诗来表达

4、树木的作用吗?1)除了书中说的这些作用,你知道树木还有哪些作用吗? (可以盖房、铺桥、造船) (2)树木的用处可真大啊!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我们民族振兴离的开这个绿色宝库吗? 板书: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重要性 所以,植树造林不但是让我们开心快乐,接触大自然的一个好机会,更是我们少年的责任,为了国家的振兴,为了国家的进步,走,生齐喊:我们一起去植树!(感情升华到最高潮)针对小白板呈现出的问题,各小组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并依据教师提出的学路建议(学路建议中教师提出流程建议、学法建议和时间分配建议),在组内自主学习讨论,并将讨论过程及结果书写在小白板上双练拓展1、

5、 给生字扩词。2、 我提醒3、 写字。推荐写得好的同学展示。4、课末检测单(A类检测单):(1、 指名读,并组词。2、 要想记住这些字,你给提醒同学们什么?要想把这些字写漂亮,你又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3、 请摆好写字姿势,腰板挺直,手离笔尖一寸远,各写一个工整的字。老师组织学生分层完成课后检测单,先完成A类基标类,再完成B类拓展类。写完后组员可以跨组进行交流、互访,并向全班推荐较为优秀的小组或个人,受到推荐的小组或个人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板书设计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重 植 绿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要 树 化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性 造 祖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林 国教学反思走,我们去植树这不是一篇假诗,不是一首想像诗,而是一首实践加思考的诗,是一首通过实践来说理的一首诗。植树是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为社会、为今天、为未来创造,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这种创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头脑展示了孩子们的希望,展示了人类需要的环境。这一句句创造之语,很容易感动四年级的学生,但感动归感动,让他们真的行动起来,那是难的,特别现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难有这种体验,城市的植树往往是由专门的劳动者来做,而农村的孩子这种体验还是有的,因为大多数的农村每一年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