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22028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首先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再现过程 ,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再现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有亲身参加研究的体验 ,并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再现给学生 ,给学生以示范、启迪另一方面 ,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中很少有现成的材料 ,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其次 ,教师应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社会开展和学生教育开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有的中学教师总以为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研究生的事情 ,应由大学老师、教授去承当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 ,它不分时间

2、和阶段 ,只要掌握一定的根底知识 ,具有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手段的人都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二、高中数学研究性课题中教师主导作用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 ,作适当的点拔 ,主要是方法上的引导1.交流整合学生个体或小组经过思考、讨论、探究之后 ,形成了初步成果 ,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奇异想法即使很幼稚也要予以肯定和赞扬 ,鼓励创新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取长补短 ,最后将修改后的结论以论文形式表示出来2.深化总结师生交流后 ,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让学生讲一讲研究学习过程中思维受阻情况 ,讲一讲交流后的感受、启示本课题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一般操作程序 ,掌握常用的思维方法:从特

3、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等等通过研究过程的反思总结 ,学生逐渐积累起研究的经验 ,掌握研究的方法 ,从而真正学会研究3.类比应用在交流、总结之后 ,教师给出给出相同类型的的问题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去独立解决 ,学生在自主地完成任务之后产生的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从而更加增强了研究性学习的信心4.推广延伸在完成上述课题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作进一步的推广和再探究让有一定能力的同学继续探究 ,使学生体会到 ,知识是无限的 ,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原那么1面向全体学生原那么研究性学习在选题上 ,要切合学生实际 ,不要定得

4、过高 ,要能反映学生的最近开展区 ,不要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 ,应做到人人都能参与 ,人人都能参与研究 ,通过参与研究的过程获得体验2层次性原那么所选择的内容应当能区分不同的层次 ,表达个性化原那么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后作业也要有层次性 ,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作进一步研究3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原那么要使学生人人参与研究 ,所选择的内容应当能与教学内容相关联 ,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4可研究性原那么所选择的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要有一定的深度 ,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并蕴含较丰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通过研究使学生都有所得5合作原那么所选

5、择的内容应当能表达合作学习的优势 ,需要组织学生讨论 ,需要有学生的分工合作 ,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究6小型化、多样化原那么所选择的内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题材应当多样化 ,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 ,学生还不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更需要所研究的课题尽可能小一些 ,以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7递进性原那么研究性学习一开始不要定得过高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还处在朦胧阶段 ,可由案例研究开始 ,逐步转化为课题研究 ,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开展要求四、高中数学研究性课题中让电脑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帮手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

6、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

7、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 ,电脑和数学软件正在象“黑板、粉笔一样走进寻常数学教学之中 ,它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渠道运用电脑技术 ,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色彩与闪烁结合起来 ,在探索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 ,有着独到的作用如利用几何画板研究函数y=asin(x+)的图像及性质 ,学生可以亲身感悟到图像的形成过程及变化规律 ,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永远无法做到的如用计算机探讨y=asinx+bcosx的图像及性质 ,设计如下:把学生分成假设干组 ,引导学生操作 ,给出a、b一些值 ,在计算机上显示它们的图像 ,仔细观察 ,记录每一组结果;分析数据a、b对函数图像的影响;猜测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运用数学知识证明猜测;用计算机验证研究结果;写出研究报告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测、证明、检验 ,亲身经历了知识每一发生形成过程 ,真正进入了一个研究者的角色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