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专项训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09684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一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一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一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一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文言文专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文言文专项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专项训练一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 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食 长 皆 故 遂 子 走 2。翻译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4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_6。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_ 二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

2、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菱:即菱角。 仕:做官。1。解释加点词语 啖 并 或 欲 2。翻译句子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其人自护其短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三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四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3、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注】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輮:烤。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挺:挺直。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漫浪:随随便便 急:要紧 1解释加点的词。可以有得 其义自

4、见 自晓其义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 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六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古眼盲者多习乐。昧行:摸黑走路。(1)解

5、释下面加点的字。问于师旷 安敢戏君乎 如日出之阳 孰与昧行乎 (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七)论语二则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注愤:心求通而未得的意思。启:开其意;开通他的思想。悱:口欲言而未能的样子。发:达其辞;使他表达出来。隅:角。反:还以相证的意思;反复类推。复:再告。九夷:东方少数民族。1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A以 B则 C欲 D或 E之 2第一则中含有两个成语,一个是不愤不启,一个是 。4。 翻译下列句子 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B或曰:陋,如之何?C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5说说第一则的大意。 八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 之父。1。解释文章加点的字筑: 将: 亡: 智;2。翻译下列句子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 之父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九世说新语二则徐孺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耶?”徐曰:“不然,譬如人眼

7、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孔文举有二子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十 曾子杀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

8、语。(2分)译文:_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答_ 十一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注释:1回:颜回,又称颜渊。2恸(tng):哀痛之至。3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4迁:转移。5贰:重复。1、本文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体通史,鲁迅称它为,。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发尽白,蚤死(2)今也则亡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门人益亲()(2)弟子孰为好学()(3)不贰过()4、翻译下面的句

9、子。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6、 根据积累,再举几个名人好学的实例。 十二螳螂捕蛇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注释:1觇(chn):探看。2围:此处指蛇的身围。3殊:极、很,完全。4攧(din):跌。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似有物捉制之A、 辍耕之垄上B、受任于败军之际C、悍吏之来吾乡D、环而攻之而不胜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以剌刀攫其首攫:(2

10、)蛇竟死竟:3、翻译下面句子。然审视殊无所见。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一项是()A、 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B、 蛇被小小的螳螂击杀的根本原因是以尾击树不重战术。C、 姓张的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D、 本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文虽短但情节却紧张曲折。 十三打捞铁牛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