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册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册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准备):了解下列与透镜有关的光学名词的物理意义。焦点F: ; 焦距f: ;物距u: ; 像距v: ;实像: ; 虚像: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成的像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像距有什么关系?二、猜想与假设:可能与 有关。三、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凸透镜 蜡烛 光具座 火柴 刻度尺2、实验表格: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物象在透镜同侧(或异侧)生活中的应用正倒大小虚实u2fU=2ffu2fU=fuf
2、四、进行实验,完成上表:1、先估测凸透镜焦距:f = cm2、实验时,将有关器材按顺序放置在光具座上,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蜡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线上。3、固定透镜位置不动,移动蜡烛使它在大于2倍焦距的某点,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读出物距、像距及像的性质,填入上表;4、同理按上表顺序做实验,并填入上表。五、分析论证:分析上表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完成表格二)1、初步得出5条基本结论是:(按5横行分析)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正(倒)放大(缩小)实(虚)u2fu=2ffu2fu=fuf2、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可按竖
3、列分析):六、交流与评估:回顾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1、实验时,为什么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想一想:光屏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还能成实像吗?3、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_和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实验时先固定_的位置,然后调整_的位置,最后移动_,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4、成实像时固定凸透镜不动分别把蜡烛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观察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况,及像的大小变化。结论:远离时,物距
4、,像距 ,像 ,填(增大、减小) 靠近时,物距 ,像距 ,像 ,填(增大、减小)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用手或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部分或下部分,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试一试,你的想法对吗?小结:(让学生自己从知识内容、方法等方面总结)(1)内容总结:1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虚像的分界点。3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显示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显示在光屏上。(2)方法归纳:本节课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分别为提出问题、猜想或假想、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