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2186005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尝试让学生进行习作修改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设立的背景和依据1、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 叶圣陶先生在著作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给学生的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作文,还要指导学生会修改作文。只会写作,不会修改,作文能力结构是不完善的。学生作文的发展就会有“瓶颈”的制约。“文不厌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经受过历史与实践检验的定论。 2、作文自改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 教师修改作文是非常辛苦的事。几十本,一本一本改

2、,劳而功少。老师终日埋在作文堆里,代替学生修改,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削弱了备课、设计,课堂教学没搞好,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就差,写出来的文章就更难改、费事,备课的时间就更少,造成恶性循环。如果教会学生自己改文,学生的作文就会越改越好,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也就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加强备课设计,教学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3、作文自改能力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提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学生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作文自改能力,定位明确,

3、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实践交流的平台,提高作文的综合素质。二、研究的主要目标、意义和内容(一)本课题实验的主要目标“文章不厌百回改”,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习惯,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出了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就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借鉴优秀作品,感知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比较。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使习作成为一篇合格作品。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锻

4、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找出作文中的问题,准确修改,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体现。本方法重视“评”“逐条评”、“综合评”、“说一说”等,在会评的前提下去改,使“改”的目的更明确,“改”的行动更自觉。因此评是改的前提,改是评的归宿。(二)本课题实验的意义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也就直接反映出语文教学质量优劣,而如何高质低负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是本课题实验的意义所在。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写作教学如能合理运用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方法,就能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促进其写作能力、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

5、主体意识的形成,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充满民主气氛的现代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用它替代老师批改这种传统的批改形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局面已经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三)本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作文的要求,我们制定出了阶段实验内容:1、对中年级的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方面的内容调查,了解学生修改习作方面的能力及意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2、针对目前习作修改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实施:(1)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2)“自主修改习作”的方法;(3)“自主修改习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4)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时应注意的问题等。通过习作

6、指导、修改的反复实践,发现规律,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三、实验的主要方法和形式(一)培养兴趣,提高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首先必须激发起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每做一件事情,尽管做得不怎么好,却喜欢有人夸赞几句,鼓励几句,这是人的天性。小学生的这种愿望更加强烈。现实中,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也怕改作文,因为他们担心写、改出来的文字不被欣赏、怕人笑话。这时,教师应该蹲下身来,站在儿童的认知水平上看待他们的习作,抓住习作中的闪光点,把赏识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写在学生作文本上,如:“这个句子写得好,既形象又生动。”“祝贺你习作水平

7、又提高了不少!”“这句话改得真妙,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等,采用激励评价,消除学生畏惧习作、改作的心理,然后就其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委婉地提出修改建议,激发学生改文的兴趣,增强其改好习作的信心。同时,教师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大家所熟悉的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由来,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的故事等,让学生知道一些名人在作文过程中是如何修改文章的,让学生体会修改文章的重要性,提高其修改习作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身体力行,在习作时坚持同学生一道写作、改作,并把它张贴出来,让学生品评。这样以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感化学生,为学生树

8、立榜样,也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改作兴趣。(二)传授方法,掌握要领在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教师就要遵循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的原则,扎实训练,教给学生改作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改作要领。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一般要经历教师示范评改(扶)指导学生尝试(引)学生自主修改(放)三个过程。1、教师示范评改,教给自改方法扶学生初学修改习作,必须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扶”要到位,不可放任。学生打好草稿后,教师先把全班同学的习作浏览一下,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再选择一二篇典型文章,引导学生集体修改。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总体感知文

9、章内容;然后让大家口头评论,看文章的内容是否真实,描写是否具体,层次是否分明,用词造句是否恰切,文题是否相符等;最后由教师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示范修改,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修改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在示范批改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一种民主、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索,一起感受、一起评议,然后教师恰当地加以小结,引导学生从习作修改的具体实例中明确修改标准,了解修改习作的过程,掌握修改文章的统一符号和修改方法,为自己修改作好准备。2、处理批改关系,指导学生尝试引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此关系,发挥批在习作修改中的导引作用,

10、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1)师批生改。“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总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总批,并认真地加以修改。在“生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老师的批注,包括眉批、总批、修改符号等。从眉批中了解老师所指出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优缺点;从总批中领悟习作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从老师的修改符号中思考应该怎样修改。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可有效地发挥导引作用。(2)互批互改。学生限于习作水平,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而对别人的习作,则会

11、有一种好奇心和旁窥心理,容易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时,可采用学生间互相修改、分组修改的方法。这样他们就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品味、审视文章,更会下意识地拿别人的文章与自己的习作相比较,从而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缺点。在修改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许多偏差,但这些偏差一般都能在小组交流中得到矫正。为了增强学生批改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习作的要求将批改步骤写在黑板上:比如改错别字、词;改病句;改用错的标点;找出其它不好的或欠缺的内容;写出评语。分组时要注意每组中都要由好、中、差三类写作水平的同学组成,以达到优差互补,多向交流的目的。批改时,可每人发给一篇文章根据步骤进行,修改小组成员之间轻声

12、交谈、切磋研究、讨论修改。老师巡回指导,了解批改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帮助解决批改中的疑难问题,但只作提示,不包办修改。批改后各组代表交流意见,推荐在评改中发现的优秀作品和精彩片断在班上朗读,供大家欣赏品味。也可以小组合作修改一篇文章,大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互相交流,共同取长补短。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请优生当小老师,发挥他们的特长与积极性,平衡各组员的观点意见;还可以有意安排后进生来改优生的文章,让他们在修改的过程中有榜样可学,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样修改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自改能力,使他们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实践证明,合作修改习作深受学生欢迎,因为他

13、们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人人当老师、做评判,改作兴趣盎然。但由于学生思想水平、生活阅历、文化素质、性格气质不同,批改中有时会出现分歧与激烈争论的现象,这时老师应对“分歧”和“争论”正确评价及时引导,同时也要注意抽查部分学生的批改情况,预防部分小组马虎敷衍,使互批互改流于形式。3、运用习得方法,学生自主修改放习作修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一位同学的习作水平,因此他们最终还是要把在教师范改、师批生改、互批互改等环节中习得的方法运用到自主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去。这一环节是最为关键的,也是自能作文的最终实现,即变“他人改自己的”为“自己改自己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确修改习作是自己的事,当

14、学生初步具备修改习作的意识和能力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每次习作初稿完成后,首先教师在通览全班同学的习作后进行集体讲评,然后学生自己一边读自己的习作一边修改。修改时可采取以下步骤:一是指读改字词,即指着文章一句句地读,发现错别字、意思重复等明显的错误,及时加以修改;二是朗读改语病,如有拗口和连接不畅的地方,要及时查出原因,动笔修改;三是默读改篇章,即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充实、调整、删减、修改;四是品读求提高,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即对自己的习作在选材准确、内容具体

15、、语句通畅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品读,在遣词造句方面再下一番功夫。学生自改时要求反复吟诵,通过慢速阅读、快速默读等形式发现问题、分析修改。修改后可把习作读给其他同学或家里人听,请他们提意见,再进一步修改。最后让学生自己挑选推荐好的章节,上讲台在班上朗读,供同学品味欣赏,还可以让学生谈习作修改的好处,谈自己在修改中的体会。班级里也可定期举行习作展评等活动,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习作成果,以成功的体验来补偿习作修改过程的艰辛,增强改好习作的信心,维系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三)循序渐进,形成习惯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改文能力,应从中年级开始。笔者认为,条件好的学校也可从低年级开始,依据课标规定的各年级习

16、作要求和各次习作训练的不同要求分步进行。有的可侧重于词、句的完整性、连贯性方面的训练;有的可侧重于句子的写具体和片断的条理性等方面的训练;也有的可侧重于篇章中的选材、结构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整个修改训练过程应分步落实,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符合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规律,又体现出知识、能力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在训练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使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逐步养成。应该注意的是,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并不是说老师可以放弃责任,可以“清闲”了,相反地,教师依然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在教学指导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对部分书面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和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在学生自改互改后应对学生修改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纠正。实践证明,只要老师常抓不怠,学生常练不懈,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就一定能日渐提高。四、研究的阶段和过程第一阶段:(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针灸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