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案例选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案例选编(1)(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南京市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案例选编引领 反思 实践“研读名师”校本研修活动南京市逸仙小学 【主题】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不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乐园,而且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场所。围绕着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这一主题,“研读名师”的研修方式就是根据我校现状和特点走出的一条有特色、有成效的教师校本研修之路。我们首先在各个学科确定一名学习的名师,搜集和筛选资源,再进行教师系列研修,让老师们从观摩课堂教学录像开始,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及时反思教学中的问题、规划个人发展的方向,并在名师的指点下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发现把“研读名师”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融为一体
2、,并使这种研修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案例】“研读名师”研修活动,一般经历引领、反思、实践的过程,具体有这样一些做法:1、引领(1)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摩名师录像首先我校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学科确定了三位主要学习的名师,分别是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数学特级教师魏洁、英语特级教师沈峰。我们曾组织全校教师观摩孙双金校长走进李白的课,围绕“学生情感的启迪和激发”、“古诗教学的探索”等问题进行讨论;观摩了认识分数之后,就课堂有效提问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问题展开讨论。象这样的全员式研修和各学科的研修,就好像源源不断的泉水,输送给老师们的是名师的课堂教学的智慧、对
3、教材的深刻挖掘和研究、对孩子情感的积极调动虽然不是现场聆听,但是每次活动之后都激发了老师们的教学激情,同时也让老师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获得自身的提高。(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名师亲身指导纸上习得,录像观得,对老师的教学帮助非常大,但是能有名师的亲自指导,那就更是锦上添花。同时,我们深知:如果一个教师通过校本教研、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已渐渐进入教学的境界,这时需要专家引领,提升其教育理念。我校根据现有的资源,分别聘请过市区教研员、特级教师、教科所专家到校莅临指导,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科教学的思路和理念等进行指导,有些甚至是手把手的传授。名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提升了“研
4、读名师”研修活动的质量,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一批教师脱颖而出,在省市区级公开课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中,屡屡获奖。2、反思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反思、交流和研究“研读名师”的研修,在观摩之后的反思交流应该是对教师一个理性的提高。从观摩录像到思考到感悟,这个过程对于教师学习名师课堂教学的精华非常有作用,也能真正使得老师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名师们的皮毛,而是精髓。“研读名师”系列中的教研沙龙研讨是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的活动,这项活动旨在给教师一个公开展示的平台,思想交流的机会,同时对在学习和研究名师的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与大家分享。活动开始的前一周,公布沙龙研究的主题,每次的主题都是学校教科室
5、经过反复斟酌思考决定的,结合着我们观摩的主题,沙龙的主题既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也要让老师们有话可说,形成思想的碰撞。许多教师把沙龙研修活动作为自己对名师深层次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也作为展示自己独特观点和思想的舞台,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对于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也不乏激辩和争论。生动、和谐、热烈的活动氛围,让我们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出火花,情感在交流中绽放光彩,加深了对研读名师理解。利用学校的网络优势,本学期语文、数学这两门主学科还在市教研室博客平台“大家语文”和“me博客”建立了逸仙小学青年教师博客群,目的在于为青年教师发表个人观点、互相交流思想搭建平台,也为进一步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及时自我反思积累素材
6、。3、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实践要熟练运用与理解一个理念,必须经历一个熟悉、认识、消化的过程,“研读名师”的研修与玄武区对课堂教学四边的要求“边教边导、边学边练”相结合,我们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内研究课,真正将自己学习到的、体会到的名师课堂教学的精华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让老师从模仿开始,逐步熟悉和改变,这其实对老师们的要求更高一些,从实践的层面上提升自己。在2007年,我们首先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研读名师”系列研修的第三个层次研修,“博爱”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这次课堂教学竞赛不仅仅赛的是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一个环节、同时还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基本功
7、、个人特长等竞赛一同进行。一名优秀的教师,能上好课,需要积累的教学功底非常多,老师们在学习了名师之后,才能发现自身与名师的差距,因此抓好青年教师队伍,抓好青年教师的起步功底尤为重要。我们尤为重视课后的交流和评价,在大家的听课、评课中产生的智慧就比较多,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凸现出不同的个性。经过了历时一个月的课堂教学竞赛,在各个环节,我们都发现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明显,也坚定了我校走“研读名师”之路的决心。【点评】逸仙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2003年和周边的大行宫小学、解放路小学三校合并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研读名师”是基于学校现状的一种有效研修。这种研修特点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为研修主体,
8、以名师思想为指引,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教师发展的平台和校本研修的机制。“研读名师”的研修方式,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成效显著,无论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个人成长都非常明显。很显然,学校的“研读名师”系列研修,突出名师的引领作用,用名师的思想方法、教学策略帮助教师迅速找到优质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使教师从中受到名师精神风尚、人格魅力的熏陶与影响,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激发起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研读名师”研修活动,经历引领、反思、实践的过程,形成完整的操作体系。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每学期制定相关的研修计划、方案,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做出调整,呈现了动态发展的态势。 (执笔 黄蓉
9、)同伴互助 共同成长“问题诊断”研训方式探索南京市珠江路小学【主题】“问题诊断”,是我校校本研修活动的一种方式。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珠小博客”的“教学争鸣”栏目提交“问题诊断申请单”,请求学校或同伴的帮助。学校根据教师的“问题诊断申请单”,结合校本研修计划,有选择地设计研修活动,或组织“集体会诊”,或预约“专家门诊”等,通过“问题诊断”的方式对教师予以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师在“同伴互助”中获得成长。【案例】一张“问题诊断申请单”这,是2007年11月在“珠小博客”中上传的一张“教学问题诊断申请单”:南京市珠江路小学教学问题诊断申请单学科年级有待诊断的教学问题诊断方式语文五年级最近
10、即将教学黄鹤楼送别,这是一篇“文包诗”课文,也是苏教国标本教材中一种新的课文结构形式。这类课文怎样上?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五年级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中有自己的想法,迫切期望能与大家共同切磋语文学科教研组会诊 申请人 五年级备课组 2007 年 11 月 20 日此次五年级备课组提出的“文包诗”,的确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中一种新型的课文结构形式,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而且几乎各年级教材均有此类课文,如:一年级咏华山、二年级母亲的恩情、三年级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最精的手段,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五年级备课
11、组提出自己的教学问题之后,一时间,不少老师在网上与他们呼应,生发出关于文包诗教学的各种疑问。根据老师的需求,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苏教版“文包诗”这类体裁课文教学的专题会诊。“问题诊断”现场的一幕会诊活动,从五年级备课组陈静老师执教黄鹤楼送别一课开始。会诊活动主持人:十分感谢陈静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研讨的课例,请五年级备课组介绍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意图。(组长李雪琴简要阐述教学理念、目标以及设计。)主持人:请大家围绕本次研讨的主题“文包诗的优效教学”,结合黄鹤楼送别一课进行交流。甘蕾:我们四年级备课组的老师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必须在教学过程当中,在准确领会课程标准理念的情
12、况之下,把握课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音乐创设的情境;教师语言营造意境;通过读“烟花三月”一词想象画面;通过相关资料的介绍;拓宽文本李美琴:我们二备也有同感。二年级有一篇“文包诗”课文讲的是王勃写腾王阁序的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于该学段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困难。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文为诗服务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好文、理解好文之后,突破对诗句理解,好象就跟你的教学过程不一样。陈静:对,我们备课时就是考虑到教学设计的确要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针对高学段学生及诗文内容浅显的特点,自主探究,借助文释诗义、悟诗情。郭晓露:陈老师这节课,我们看到,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终身
13、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不是学会这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是学会在今后学习古诗时,都可以通过搜集,寻找丰富的背景资料来帮助自己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情感,这一点,已经远远大于或超出课堂教学的小小天地了!我想,这就是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吧!不过,对于这节课,我们还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抛出来,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优效还必须优质。“文包诗”的教学,品味探究语言还应“走进语言深处”。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体会“依依惜别”中蕴涵的深情此时的微格教室,气氛热烈,教师们纷纷各抒己见,其中也不乏围绕某一环节设计是否“优效”的“唇枪舌剑”。但是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通过本次教学问题会诊活动,老师们之前那些关于文包诗教学的
14、问题逐渐明朗了,大家至少认识到“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把握课文特点,选择合适教学策略渗透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围绕文本内容,进行适度拓展延伸当然,也生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深处”等,这又为下一次的问题诊断活动拉开了序幕。【点评】这是一则颇为典型的“问题会诊”案例,在这一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的侃侃而谈,看到了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看到了教学智慧火花的生成,看到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不正是校本研修活动的初衷么?这则案例,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品味的:诊断教学共性问题。上述案例中的“教学问题诊断申请单”为我们了解一线教师当前最关注的“教学共性问题
15、”提供了可能。真正的“教学共性问题”,是校本研修“同伴互助”的起点,也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明显动力。“真正”,是指问题是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中并亟待解决的;“共性”,则是说问题具有群体性。只有植根于课堂,针对真正的“教学共性问题”的校本研修,才有可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并且主动形成群体合力和研究氛围。从案例的“现场诊断”环节,我们也不难看出,老师们对于这一话题,有话可说,想说会说,甚至迁移到自己对“文包诗”的教学中去。备课组内合作教学案例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备课组”成员教学合作、教研合作的身影。问题诊断书,是备课组成员共同提出的;教学课例,是备课组成员共同打磨的;讨论交流,也是先由备课组成员共同商议这样的教学研究,不仅让每个教师“研”起来,而且使过去一些习惯自我作战,不善与人沟通的教师走出封闭狭隘的小空间,与他人共同研究,共同反思,达成共识,进而共进、共享。组际互动共同发展回顾上面的案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