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方法及练习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这是什么”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缩句后就成为:“草地上开满野花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的6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 谁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 谁干什么 什么干什么 谁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如果要做好缩句的话,最好要把这6个句式背熟5、重要的一点:“着、了、过 ”是万万不能去掉的。
6、“的、地、 得”之前都去掉,表示时间的词、地点的词、数量词等都去掉如从、、、、上,从、、、、中,千千万万,早晨、、、都去掉缩句练习 1.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2.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3.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4.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5.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6.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7.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8.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9.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10.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11.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12.一个不朽的 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13.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14.灰色的、发光的天空,淡淡的远峰,近处像浓墨泼上去的饱含水气的山,村,房屋,以至小桥流水,正在石匠的手下显现出来15.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1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缩句:老人们爱钓鱼 17.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鸬鹚站在船舷上 18.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大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19.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缩句: 柳树上挂满了冰条 20.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鲸不是鱼类 21、 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 缩句:爷爷钓鱼 22、亲爱的妈妈熟练的在炒着香喷喷的饭菜 缩句:妈妈炒着饭菜 23、可爱的小红在认真的看着有趣的新书 缩句:小红在看书 24、 明明喜欢在家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缩句: 明明喜欢学习 25、深夜,闪烁的星星布满了天空 缩句:星星布满了天空 26、崭新的联想电脑被捣蛋的可可弄坏了 缩句: 电脑被弄坏了 27、宽阔的广场上有许多行人在散步 缩句: 行人在散步 28、太阳光为我们照亮大地 缩句: 太阳光照亮大地 29、可爱的小白兔在啃着新鲜的萝卜 缩句:小白兔啃胡萝卜 30.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缩句: 旅客出神 31.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缩句: 争论打断思路 32.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缩句: 毁灭是损失 33.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缩句: 圆明园是皇家园林 34. 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缩句: 喉咙被堵住了 35. 自习课上,他一不小心把小明的墨水瓶打破了 缩句: 他把墨水瓶打破了36. 他兴奋地把一个大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缩句: 他把大苹果摘下来 37. 侦察员被凶残的敌人捉住了 缩句: 侦查员被捉住了 38. 小红经过努力,把这篇课文背熟了 缩句: 小红把课文背熟了 39. 澎湃的波浪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上. 缩句:波浪把泥沙卷到岸上 40. 一只画眉鸟在树枝上兴奋的叫着. 缩句: 画眉鸟叫着 41. 我们走访了这个闻名华东地区的幼儿艺术团. 缩句: 我们走访了艺术团 42. 那浪花犹如千万匹齐头并进的战马. 缩句:浪花犹如战马 43. 满载旅客的列车飞一般驶向偏远的山区小站. 缩句: 列车驶向小站 44. 轻轻的麦苗悄悄地抽出了嫩绿的叶子. 缩句: 麦苗抽出了叶子 5. 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缩句: 萤火虫飞舞 4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注意:1: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如: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1)人物是:“老红军”(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了(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6.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 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
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 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D: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 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 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
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