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4055953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上科技辅具之翼 - 辅具在特殊教育之应用壹、本影带的使用对象:1. 一般教师2. 特殊教育系学生3. 初任特殊教育教师或专业人员4. 身心障碍者及其家长5. 关心特殊教育的社会人士贰、适用时机与方法:本影带可作为特殊教育导论课程中【科技辅具】单元的补充 教材,建议教学者以此影带作为辅具的入门介绍。经由观赏影带,初 步了解科技辅具的重要性、定义、分类方法、适用对象以及辅具应用 的基本观念,例如专业团队评估、辅具选择和训练等。本影带也可以作为特殊教育亲职教育的宣导短片,让社会大众与 身心障碍者及其家长了解辅具的重要性 。使用时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 选择适当的单元播放。若能在观赏之後进一步讨论,应当

2、有更好的效 果。参、内容摘要、缘起发展特殊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让所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都得到 免费及适当的教育,进而诱发潜能,提高生活品质。然而,许多重度 或甚至多重障碍的儿童,因为肢体动作或心智能力上的限制,或沟通 上的困难,让特教老师束手无策。透过各种辅具的协助,可以解决部 分肢体、沟通或心智障碍造成的困扰 ,让特殊需求儿童在生活 、学业, 甚至就业安置上都能获得改善。因此,如何运用辅助性科技来帮助特 殊需求的儿童实为当务之急。二、科技辅具概述 科技辅具是对於辅助性科技中相关设备设施的简称。所谓辅助性科技(Assistive Tech no logy )是指:任何概念、想法或产品、零件、设施

3、,无论是商业化、经改造、或特殊设计的产物, 其目的在提昇、维持、或增强身心障碍者的功能者 。包括有电动行 走工具( power mobility aids )、特殊坐椅及坐垫( seating and positioning aids )、变换型或扩大型沟通辅助设施(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特殊开关( switches ) 及控制介面( control interfaces )、电脑及环境控制系统 (environmental control units)。我国在民国八十六年修正通过的特殊教育法规定学校提供身 心

4、障碍儿童更多的教育辅助服务,包括第十九条规定: 接受国民教 育以上之特殊教育学生,其品学兼优或有特殊表现者,各级政府应给 予奖助;家境清寒者,应给予助学金、奖学金或教育补助费。前项学 生属身心障碍,各级政府应减免其学杂费,并依其家庭经济状况,给 予个人必须之教科书及教育辅助器材 。第二十四条更进一步规定: 就读特殊学校(班)及一般学校普通班之身心障碍者,学校应依据 其学习及生活需要,提供无障碍环境、资源教室、录音及报读服务、 提醒、手语翻译、调频助听器、代抄笔记、盲用电脑、扩视机、放大 镜、点字书籍、生活协助、复健治疗、家庭支援、家长谘询等必要之 教育补助器材及相关支援服务;其实施办法,由各级

5、主管教育行政机 关定之。三、辅助性科技专业团队成员辅助性科技的评估通常是以跨专业团队合作的模式来进行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提供各自专业相关的知识。通常包括建筑师:负责环境的改造,提供特殊需求儿童无障碍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环境。例如:斜坡道之架设、工作台面高度之设计医师:提供特殊需求儿童相关的医疗知识与介入并且预测个案 的预後。护理人员:提供特殊需求儿童健康维持与疾病预防,协助评估 功能目标。职能治疗师:负责评估特殊需求儿童肢体动作与感官知觉能 力,以提供适合的科技辅具。物理治疗师:负责评估特殊需求儿童肢体功能。语言治疗师:负责评估特殊需求儿童语言功能。复健谘商人员:负责特殊需求儿童的职业

6、评量,以及职业目标 的订定。复健工程人员:负责科技辅具的制作与维修。社会工作人员:协调特殊需求儿童各项服务,并提供社会资源 相关讯息。特殊教育人员:结合特殊需求儿童的辅助科技运用与个别化教 育计画。其他相关专业如法律相关人员、临床心理师、电脑工程师等常也 参与评估,以提供团队更多关於个案的资讯。四、控制介面的介绍与应用控制介面指的是能让一个人更接近设备的介面,就像是电器 的开关。控制介面在辅助性科技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因为即使 我们选择了一个适宜的辅具,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考量控制介面的适当与否,否则空有一个辅具,对於肢体障碍严重的儿童而言却无法使用,因此控制介面的选择与应用就显的相当重要了特殊开

7、关是控制介面中相当重要的一部份,有各种不同的操 作型式,对严重肢体障碍的个案,只要能够控制某一个动作,便 能使用特殊开关操控各式各样的辅具。五、摆位与行动辅具的介绍与应用肢体障碍学生常因欠缺坐姿的维持与平衡或随意自主动作, 因而限制了他们执行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乐和学习 等等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例如:有些脑性麻痹 学童由於无法维持坐姿的平衡,常以手紧紧捉住椅子,以免跌 倒,因而影响到上课的专心度以及手部的操作。因此,良好的坐 姿对肢体障碍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监於上述的理由,在考量 辅具的提供时,首先要考虑到坐姿摆位的评估。摆位的辅助性科 技包括:椅垫的选择、骨盆与下肢

8、的摆位、身体躯干的摆位、上 肢的摆位、头颈方面和控制压力造成褥创的摆位类辅具。行动( mobility )辅具 保持行动的自由对於肢体障碍学生而言,是其生存与发展的 首要任务,因此,行动辅具的提供对於下肢干障碍学生,其重要 性不言可喻。行动辅具包括柺杖、各式助行器( walker )、乃至 轮椅。一般而言,轮椅可说至严重下肢障学生最重要的辅具。而轮椅选择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个案的基本资料: (1)障碍情形、何时发生、预後、外形和体重; (2)个案的需求:日常活动、脉 络( 例如: 可接近性、室内 / 室外) 、喜好、运输方式、耐力、依 赖度、和预算;(3)身体和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度、动作控制、

9、肌力、视力和知觉、转位能力和轮椅推进能力 ( 手动或电动 ) 。轮椅基本上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的轮椅是照顾者推进 式轮椅( attendant-propelled chair ),这种型式的轮椅主要由 主要照顾者来推动轮椅,个案可能年纪太小,或肢体障碍严重而 无法训练个案来自行推动轮椅 ,且这类轮椅的使用者通常是体重 较轻、转位方便者,第二种形式的轮椅是手动式轮椅( manual wheelchair ),会选择此种轮椅的主要是个案有潜能可被训练将 来能自行推进轮椅,第三种形式的轮椅电动式移动轮椅( power mobility devices )。六、听觉障碍者助听器与人工电子耳:协助听

10、障者之听觉辅具以助听器为主。助听器主要构造有麦 克风、扩大器、及接收器等。麦克风之功能为收集声音,并将声 音转为电波。扩大器功能为将电波增强,接收器,其功能为将增 强之电波再转为声波,电池则是助听器能量的来源。除此之外,每个助听器还有开关、音量调节、电话接收等装置(耳内型、耳道型则多数无此种装置),以提供配戴者在各种不同状况下使用早期的助听器多半是喇叭、牛角型结构。後期助听器的基本 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是维持着麦克风、扩音器、接收器及 电力来源,所变的只是助听器各部份的体积逐渐缩小,音质日渐 改进,以及多加了一些附加控制。助听器的类型包括: 1. 口袋型 2. 耳挂型 3. 耳内型 4.

11、耳道型 5.FM 调频系统型。人工电子耳又称电子耳蜗植入术 ,是一种精密的电子 装置,它将声音转变为电能,传入经手术植入的电极,不需经内 耳毛细胞感应器,而直接剌激听神经,产生听觉。七、视障者定向行动辅具与盲用电脑定向行动是指由於视觉障碍学生的行动受到限制,在教育上 必须有定向与行动训练的需要,所谓行动是盲生应用其他的感 觉,和辅助的工具,如响导员、手杖、导盲犬等,从一处走到另 一处。定向则是指在行动中运用其他感官知觉以及线索和陆标以 决定其所在的位置。近年来有些语音行动导向系统可供选择,例 如:马可波罗语音行动导向系统。该系统包含:活动式控制器和 固定式红外线感应器。该产品尺寸小,可轻易携带

12、,可扩大行动 的范围。使用时自行预录位置名称之声音,安装红外线感应器於 固定位置,使用者在目前所在位置上,仅须按下控制器上的发音 按钮,控制器使会由红外线感应後,立刻告知使用者。若觉得音 量太大或太小,可调整控制器上的音量调整钮。另外,盲用说话指南针是一个掌上型指南针,中英文两用, 其主要指示点为东、西、南、北,次要指示点为东北、西北、东 南、西南等八个方位。使用者可以对准任何方位按下按钮,就可 以听到方位名称。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视障者能利用电脑克服其生理上的障 碍,增加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唯点字触摸显示器仅是视障者使用 电脑最基本之人机介面,要使视障者进入现代资讯社会,仍有待 其他软硬体配合

13、,如点字触摸器之开发与制作 、电脑语音合 成系统、自动辨识扫瞄系统 ,促使视障者在资讯社会中无 障碍的取得所需之各种资源和资讯,充分发挥其潜能,并透过 视障资讯网路的开发,其发展有几项特点, 1. 加强与一般大众的 沟通能力,更能让一般大众深入了解视障者的点点滴滴 2. 促进 视障教育迈入资讯化,透过网路的快速交流,提昇视障教育发展 的效率和品质 3. 开创盲人就学、就业的机会,可透过网路,得 到适当的课业辅导,寻求正确而迅速的解答,且得到多元化就业 讯息,寻求适合的工作机会,厂商亦可在此发觉人才 4. 顺应世界潮流,因此视障资讯网路的发达 ,在未来将与全球资讯网同步近年来随着电脑科技的高度发

14、展,欧、美、日等国於 1980 年代,成功地在个人电脑上加装可触摸或语音功能的周边设备,并 结合开发之人机介面,即所谓盲用电脑 。由於中文字结构特 殊,不宜以字母为文字组成要素,加上中文盲用电脑使用人数不 多,因此未开发适合中国视障者使用之人机介面,而此项艰钜工 作,近年来在教育部、交通部电信局、资料工业策进会提供技术 支援和其他相关视障学校和工作者提供谘询等积极配合 ,在淡江 大学盲生资源教室结合资讯中心、机械系、电机系等多位教授参 与规划下,针对视障者本身之特性,设计出符合其需要之中文 点字(语音)即时双向转译系统 ,我国称之为金点点字触摸显 示器,视障者透过此一系统就能阅读文字并能书写中

15、文字,使得 在文字沟通上达到无障碍环境 ,使盲人和一般人一样能够获得资 讯社会所带给人们的便利。八、沟通辅具的介绍与应用任何在表达性语言的运用上有困难的学生,都是辅助沟 通设备的潜在使用者,其中可能包括下列学生: 肢体障碍严重但有认知功能者 多重障碍但其认知能力不确定者 肢体功能正常,但有语言方面障碍者,如:言语失用症、语言发展迟缓、构音困难处於口语发展前期者自闭症者发展迟缓者因无法有效沟通导致行为有偏差者 因疾病导致有语言障碍的成人,如:中风、失语症患者 脑部受伤者具退化性疾病患者,(如: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帕金 森症者、亨丁顿氏舞蹈症等)扩大性沟通( Augmentative and

16、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简称AAC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系指不需要依靠个体外的 器材或设备就可以进行沟通的方式,例如:手势、表情、甚至手 语等;第二类指的是必须在其他外在物品的协助下,才能完成沟 通的模式,这类的辅助沟通从简单的纸笔(笔谈) 、打字、或字 母表到高科技的电脑化沟通器等,正是 AAC领域中核心的部分。九、电脑相关辅具的介绍与应用电脑是辅助性科技中的一项设备,它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辅助性科技设备一同使用,比如说结合电脑和环境控制系统。而电脑辅具的定义是为特殊需求者所特别考虑的电脑介面 (interface) 。换而言之,针对特定的人士,因为肢体、感官、行动、认知或其他身体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