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高炉工艺操作规程21617337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802717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9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铁高炉工艺操作规程21617337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炼铁高炉工艺操作规程21617337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炼铁高炉工艺操作规程21617337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炼铁高炉工艺操作规程21617337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炼铁高炉工艺操作规程21617337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炼铁高炉工艺操作规程2161733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高炉工艺操作规程21617337(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OD(JS)JW.7.220 新1#高炉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版)管理部门:技术中心受控状态:发放编号:编 制:王盟审 核:刘家良批 准:陈小武标准化审查:智平达2010-08-20发布 2010-09-10实施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文件审批单编码:R4.1.10文件名称新1#高炉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文件编码OD(JS)JW.7.220编制部门1#高炉易地大修工艺组起草人王盟打印份数发放范围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批准意见负责人签字: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备 注更改履历表编码:R4.1.11 No:

2、版本更改次数文件更改单编号实施日期试行0OD(JS)JW.7.220 新1#高炉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根据一炼铁新1#高炉工艺、设备特点,并结合同行业其它企业的先进经验,制定了本规程试用版。要求有关岗位员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希望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保持本规程合理性。本规程由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委托炼铁厂1#高炉易地大修工艺组编制。本规程编制负责人:王盟本规程标准化审查员:智平达一炼铁新1#高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版)自2010年9月10日起实施执行。目 录一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1二 原料技术条件1三 值班室工艺操作规程5

3、四 炉前工艺操作规程35五 水煤工工艺操作规程44六 上料系统技术操作规程57七 热风炉技术操作规程66八 煤气净化布袋除尘操作规程74九 煤气取样化验操作规程84十 出铁场除尘操作规程89十一 矿槽除尘操作规程92十二 渣处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94十三 喷煤系统技术操作规程95新1#高炉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一、新1#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图原燃料煤粉高炉煤气 入厂原料、燃料烧结、球团、杂矿、焦炭矿仓焦仓称量上料主皮带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高炉热风炉煤气总管鼓风机炉渣铁水渣处理铁水罐转炉炼钢铸铁机铸块其它用户喷吹煤粉热风助燃风机烟囱换热器TRT外运二、原料技术条件1 炼铁原料技术标准:1.1 烧结矿高炉

4、用烧结矿技术条件:(YB/T421铁烧结矿),标准摘录见表1。注:(a)TFe、CaO/SiO2(碱度)的基数由企业自定;(b)允许中小企业FeO含量增加2.0%;(c)当铁烧结矿的碱度为1.502.00时,二级品S含量不超过0.15%; (d)冶金性能指标暂不考核,但生产厂应进行检查,报出数据。1.2 球团矿球团矿技术条件:(YB/T005铁球团矿),标准摘要见表2。1.3 冶金焦炭冶金焦炭技术条件:(GB/T1996冶金焦炭),标准摘要见表3。表1: 高炉用烧结矿技术条件项 目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冶金性能TFeCaO/SiO2FeOS转鼓指数(+6.3)抗磨指数(-0.5)筛分指数(-5)低温

5、还原粉化指数(RDI)(+3.15)还原度指数(RI)类别允许波动范围不大于碱度1.52.5一级品0.50.08120.0868.07.07.07278二级品1.00.12140.1265.08.09.070751.01.5一级品0.50.05130.0664.08.09.07474二级品0.10.1150.0861.09.011.07272表2 球团矿技术条件项目名称品级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物理性能冶金性能TFeFeOSiO2S抗压强度N/个球转数指数(+6.3)抗磨指数(-0.5)筛分指数(-0.5)粒度(816)膨胀率还原度指数(RI)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 (+3.15)指标一级品

6、6415.50.052000906385156570二级品62270.081800868580206565允许波动范围一级品0.4-二级品0.8-表3 冶金焦炭标准粒度, 牌号指标40252540灰分Ad%12.013.515.0硫分Std%0.600.801.00机械强度抗碎强度M40%80.0按供需双方协议76.072.0耐磨强度M10%7.58.510.5反应性CRI/%30-35-反应后强度CSR/%5550-挥发分Vdf%1.8水分含量M%4.01.05.02.012.0焦末含量%4.05.012.02、原料分析项目:2.1烧结矿:TFe、FeO、SiO2、CaO、MnO、S、P、A

7、l2O3、MgO、残C、转鼓指数、筛分指数、低温还原粉化率、还原性2.2生矿:TFe、SiO2、CaO、Al2O3、MgO、S、P2.3石灰石:CaO、SiO2、MgO2.4萤石:CaF2、CaO、SiO2、MgO、Al2O32.5焦炭Wf、Af、Vf、S、转鼓指数:M40、M102.6煤粉Wf、Af、S、C、Vf、H2O、粒度组成三、高炉值班室工艺操作规程1 高炉基本操作制度1.1 装料制度:高炉上部装料制度是利用改变炉料在炉喉分布状况与上升煤气流达到有机配合来完成冶炼过程。装料制度要配合送风制度,实现“上稳下活”。1080m3高炉采用紧凑型无钟炉顶,装料制度包括批重、料线、布料方式、装入顺

8、序等。1.1.1 料线:料线在碰撞点以上,降低料线加重边缘,提高料线发展边缘。正常料线使用范围在1.02.0m。1.1.2 料批批重:批重应以矿石批重为准,小料批加重边沿,发展中心;大料批加重中心,发展边沿,如果进一步扩大批重,料层加厚,此时炉料分布产生了两种作用:一是加重中心,二是整个炉喉截面炉料分布趋向均匀,促进了煤气流的均匀分布和改善煤气利用。正常的批重以保证炉况顺行、有利于提高煤气利用、上料能力允许为确定的原则,一般不宜小于有效容积的25倍(25kg/m3)。1.1.3 布料方式: 环形布料、定点布料、扇形布料、螺旋布料。1.1.3.1 角调节范围:1353,调整角可调节炉顶的炉料分布

9、,进而达到调整炉顶气流分布的目的。1.1.3.2 角布料及圈数选择:a. 增加焦碳角或增加焦碳外环角圈数,可疏松边缘,加重中心;反之,则相反;b. 增加矿石角或增加矿石外环角圈数,可加重边缘,疏松中心;反之,则相反;c. 矿石和焦碳角同时增大,则边缘和中心同时加重;反之,边缘和中心都减轻。角及其外环圈数变更对气流的影响程度如下表序号变动类型影响备注1.矿焦角同时向相反方向变动最大不轻易采取,处理炉况失常选用2.矿或焦角单独变动大用于原燃料或炉况有较大波动3.矿焦角同时向同一方向变动较大用于日常调节炉况4.矿焦角不动,同时反向变动圈数小用于日常调节炉况5.矿焦角不动,单独变动矿或焦圈数较小用于日

10、常调节炉况6.矿焦角不动,向同方向变动矿或焦圈数最小用于日常调节炉况d. 从1-6对布料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1、2项变动幅度太大,一般不宜使用。3、4、5、6变动幅度较小,可作为日常调节使用。焦炭平台对控制炉内矿焦比,粒度分布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操作中不宜多做变动。正常气流的调节主要通过变更矿石角和圈数来完成。1.1.4 布料调整幅度:a. 改变角、圈数时,应注意加权平均倾角的变动量,一般变动量不得过于激烈;b. 布料方式作临时调整时,调整时间一般应为24h。c. 布料方式作长期调整时,二次调整间隔时间一般应24h;d. 为消除明显的偏料和管道行程,可临时采用定点布料或扇形布料。e. 空料线过深时,采取疏松边缘的布料方式。1.1.5 装料要求:定期校对角开关量,模拟量,角开度,角位置和料线零位,高炉正常装料一般不用石灰石,如果采用则不允许将石灰石布在高炉边沿上。1.1.6 无料钟炉顶布料程序:料罐高压煤气放散打开上密封阀打开放料阀待受料斗的物料全部进入料罐延时数秒后关闭放料阀、上密封阀进行一次均压合格关闭一次均压阀二次均压合格关闭二次均压阀打开下密封阀、延时数秒后打开料流调节阀,物料全部流完延时数秒后依次关闭料流调节阀、下密封阀。1.1.6.1 装料设备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