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80172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认识与实习报告模板汇编5篇 认识与实习报告 篇1(5973字)为进一步强化教学成果,锻炼学生能力,丰富阅历,拓展视野,我们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组织了_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赴济南长清为期2天的地质实习。_月_日,该实习圆满结束。此次地质实习由学院刘教授带领,赴济南主要考察岩石和断层。先后在济南长清馒头山、灵岩寺展开断层和岩石的实习。专业老师针对岩石不同种类、性质和形成原因及断层的形成展开详细解说,使同学们对岩石和断层有更实际性的认识。另外,专业老师还向同学们解说专业仪器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让我们就地进行自主讲解并使用。一、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

2、养和实际工作能力。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4、掌握断层的类型及野外识别的特征。5、掌握褶皱的野外识别。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二、实习时间:_。三、实习地点:1、济南长清区苏庄背斜。2、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世界第三地质名山馒寿山。3、济南长清泰山西北支脉的有着明显滑坡和断层现象的灵岩山。四、实习内容(一)苏庄背斜。1、褶曲。地质构造中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变动中岩层的一个

3、弯曲。褶曲具备如下要素:核(中心)、翼(两侧)、顶角(两翼交角)、轴面(平分顶角的假想面)、枢纽(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转折端(两翼会合的部分)。褶曲分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差别很多,但最正确的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中心(核)为老岩层,两翼为新岩层;向斜反之。其它区别:背斜一般向上凸起,形成山岭;向斜一般向下凹陷,形成谷地。但都有例外,如长期的风化可使向斜成山,背斜成谷。2、背斜。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

4、“向斜”相对。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斜的根本区别)。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向斜与背斜的情况相反,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背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谷,向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山,这种情况称为“地形倒置”,是外力作用的典型体现。我们16号去的地方苏庄背斜,它是由一坐小山,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一个小垭口。垭口两边岩石在水平方向呈明显的对称状,如下图3、断层。断层及其形成原因:地

5、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依据断层两盘沿断面相对移动的方向将断层分成三类。正断层,指沿倾斜断层上盘向下滑动,形成对下盘的错开。正断层一般是构造在拉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是最常见的断层类型。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的断

6、层绝大多数都属于此类断层。逆断层,与上述特征相反,是上盘沿倾斜断面向上滑动,形成对另一盘的掩覆。当推覆作用大时形成逆掩断层,它们常常是因地壳构造运动的挤压应力而形成的。平移断层,又叫走滑断层,它是由断层两盘沿断层线的走向方向发生的相对位移,表现为平面上同一岩层的相对错动,而垂直方向上一般没有大的错动。平移断层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断层。此次在我们参观苏庄背斜之前,我们看了一个断层,使我们对断层有了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断层虽然不大,但是特征很明显,是一个正断层。(二)馒头山。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

7、外形特别像馒头。_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真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抬手之间,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块岩层乍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最底部淡粉红色的一层是花岗岩石,与这一层对比非常明显的是,上面紧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岗岩,两者之间的时间相隔_亿年,而古代花岗岩距今约_亿年。也就是说,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间的距离就轻松跨越了整整_亿年的历史。!再往上走,

8、就会发现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布满了碎石片。可别认为它只是个普通的小山丘,这里可是有名的三叶虫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叶虫见证了这里曾是海洋深处的历史。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在当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约四千多种,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有1千多种。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馒头山寒武纪层型剖面,是地球形成距今_亿年期间历史记录,地球形成史上称为寒武纪。由于该期是地球形成后硬壳动物最早出现时期,备受世界观注,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极大兴趣并争相研究。该剖面因其地层发育齐全,露头好,地层单位间接

9、触关系清楚,岩石类型,层面层理构造现象极为丰富,生物(特别是三叶虫)化石富集且保存完整,所以是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的理想剖面,是地质教学、科研的最为有利的场所,是不可多得的“地学实验室”,也是进行地学科普教育的“天然博物馆”。该地区寒武奥陶系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美国学者布来克维里士早在19_年就来这里考察研究,并命名了馒头页岩、张夏石灰岩、崮山页岩、炒米店石灰岩。其后,华克脱、远藤隆次、小林贞一对其三叶虫化石进行研究。孙云铸、卢衍豪、董南庭、刘怀书、刘书才对生物地层(三叶虫生物带)和年代地层建阶进行详细研究。张增奇、张成基对其进行多重划分,厘定为17个三叶

10、虫生物带、7个阶和2个群、5个组。成为中国北方寒武纪地层划分的标准。国土资源部_年1月批准僵地层委员会确定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中,中国的寒武系3统10阶,其中毛庄阶、徐庄阶、张夏阶、崮山阶等4个阶就在该地命名。另外,这里的龙王庙阶、长山阶、凤山阶剖面也很典型,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而且中国建立的10个阶在国际上是最完事的连续划分,因而张夏崮山地区有可能成为寒武系毛庄阶、徐庄阶、张夏阶、崮山阶、长山阶、凤山阶和国际界线层型闾剖面所在地。目前正在申报国际层型。该地在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划分方面是国内外标准地区,每年大批中外地质学家来此考察研究,有大批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也有大量中学生来这

11、里举行夏令营等科普活动。具有科研、教学、科普、旅游观光等重要意义。一些地质名词:毛庄组属于早寒武世地层。分布于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在河北,广泛出露于尚义平泉深断裂以南的山区。最初命名地点在山东长清县毛庄,故名。暗紫色,紫色云母页岩为主夹灰岩、泥质灰岩,顶部夹鲕状石灰岩,常以一层含藻灰岩为标志与徐庄组分界,富含三叶虫山东盾壳虫,以褶颊科最盛,可建立山东盾壳虫带。馒头组原称“馒头页岩”,属于早寒武世地层,相当中国南方龙王庙组下部,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在河北,广泛出露于尚义平泉深断裂以南的山区。最初命名地点在山东长清县张夏镇馒头山,故名。浅海沉积,紫红、砖红色页岩为主夹薄层灰岩、泥质白云岩及白云质

12、灰岩等,底部常见有砂砾岩层。含三叶虫中国莱德利基虫。厚3070米,与下伏碱厂组呈整合接触。徐庄组:时代属中寒武世中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在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南馒头山北麓的徐庄。为浅海相泥质、碳酸盐沉积,以紫、灰、绿等色页岩与鲕状灰岩互层为主,自下而上含三叶虫等,厚50100米。与下伏毛庄组呈整合接触。张夏组:_创建张夏组或张夏石灰岩。命名剖面位于山东长清县张夏镇北约5km,崮山镇东1km虎头崖至黄草顶。徐庄阶:中国中寒武统的第二个阶,位于毛庄阶之上,张夏阶之下,以毛庄阶层型剖面延伸的同一剖面为层型剖面。以三叶虫的首次出现作为本阶的底界。张夏阶:中国中寒武统最上部一个阶,位于徐庄阶

13、之上,上寒武统崮山阶之下,以山东长清县张夏镇崮山虎头崖至黄草顶剖面为层型剖面。毛庄阶:中国中寒武统的第一个阶,位于下寒武统龙王庙阶之上,中寒武统徐庄阶之下,以山东长清县张夏镇南2500米处的馒头山剖面为层型剖面。(2)馒寿山的分层。第一层:第一层主要是页岩、沉积岩、粘土岩。石头基本呈黄绿色,厚度约为两米。第二层:第二层主要是石灰岩,有大约四米厚,呈蓝绿色。第三层:第三层为钙质页岩,厚度大约十三米,因成分为大量的钙,所以呈现灰白色,使页岩坚硬,分层厚度加大。第四层:为杂色页岩,厚度约为八米。第五层:为黄土色石灰岩,厚度约为五米。第六层:为紫色页岩,由于风化严重,基本为土,厚度约为五米。第七层:为

14、灰色石灰岩,厚度八米第八层:灰绿页岩,厚度约为四米。第九层:厚度约为四米,主要是母岩,石灰岩,泥质石灰岩和变质岩。第十层:厚度为十三米,主要是鲜红的页岩。毛庄组的分层:第一层:紫色云母页岩,厚度约为十九米,其中有云母,为裂化材料性质第二层:灰色页岩,厚度四米,易风化,风大水少。第三层:紫色页岩,八米。第四层:鳞状灰岩,厚度约为0.8米。第五层:石灰岩,0.2米。第六层:鳞状石灰岩,0.3米。徐庄组的岩石基本遍布华北。(四)灵岩山滑坡。在研究完著名的世界第三名地质山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灵岩寺,到这里来的原因是这个地方的灵岩山,曾有过较明显的滑坡,并且现在形成的山体恰好适合我们的实习。老师给我们

15、介绍了山体滑坡的形成之类的东西,让我们受益匪浅。(1)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2)滑坡的识别方法。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目前的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四、实习总结:短短2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