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 考点8 诗歌鉴赏复习模拟题精选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63786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语文 考点8 诗歌鉴赏复习模拟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语文 考点8 诗歌鉴赏复习模拟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语文 考点8 诗歌鉴赏复习模拟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语文 考点8 诗歌鉴赏复习模拟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语文 考点8 诗歌鉴赏复习模拟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 考点8 诗歌鉴赏复习模拟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语文 考点8 诗歌鉴赏复习模拟题精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8 诗歌鉴赏1、(2010大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解析】赏析“怯”字的好处,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春寒未了怯园公”正常语序应为“春寒未了园公怯”,由此可知,园公“怯”在春寒。结合注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之“怯”还有对国家的忧虑担心之意。【答案】“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

2、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第一问,可以抓住三四句中的关键词语,如不惜、独立、津津等,分析得出海棠傲然独立的特点。四句中“细雨”一词比喻朝廷处在风雨乱世中,海棠便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在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仍然高傲挺立,不畏艰难的性格。 【答案】 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2、(2010洛阳统考)阅读下面李贺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南 园 男儿何不带

3、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马 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凌烟阁:皇宫内一小楼,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若个:哪个。络脑:马笼头。(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能力。南园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易于理解。题目提示我们,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借南园一诗鲜明的主题来理解马诗。【答案】主题都是表达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也有怀才不遇之苦。南园

4、连用反问,直接表达上战场为国建功自己也可画像挂入凌烟阁获取万户侯之爵位的渴望。马诗借骏马带上金笼头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功业的渴望。(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请加以鉴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表达方式的理解分析能力。南园一诗,语言直白,读后便可得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是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而马诗则借骏马带上金络脑来间接的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因此属于间接抒情或托物言志。【答案】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3、(2010南昌联考)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的题目。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_【解析】诗歌的特点就是凝练,因此一个“异”字概括了塞下秋景的特点。解答此题可以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特点来理解塞下秋景的特点。 “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说明天气的寒冷,塞下的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说明此地声音的烦杂 【答案】天冷、声杂、城孤。(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解析】塞下荒凉无人,又远离家乡。“羌管悠悠”,哀怨郁结。征夫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只能饮浊酒浇愁,吹羌管诉怨。解答此题,我们只

6、要抓住“浊酒一杯家万里”“ 将军白发征夫泪”等体现诗词主题的句子深入理解就行。【答案】思念家乡可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复杂之情。4、(2010成都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注:欢,指代酒。东栏梨花 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杜诗“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具体诗句、以及所营造的意境来想象概括。“客袖侵霜与烛盘”,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

7、“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彰显作者孤寒心境,再加上“侵”更增流徙之苦,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答案】勾勒了一个作客他乡、孤苦抑郁在烛光下袖着冷霜,自斟自饮的诗人形象。(2)苏轼的最后两句化用了杜牧诗的诗意,但感慨更加深沉。请作比较分析【解析】此题是一个比较分析题目。苏轼化用了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的诗句,虽是化用,但因处境、心境的不同,而感慨不同。杜诗是在作客他乡孤苦抑郁时表达的个人感慨。而苏诗则是在柳絮纷飞的衬托下,有梨花淡白即谢的情景抒发自己对春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概。因此说苏诗所表达的情感更加

8、深沉厚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二者所发感慨的内容有何不同。【答案】杜诗抒发的是物是人非之感,“明年谁此凭栏干”是说明年砌下梨花依旧而凭栏欣赏者恐怕已不是自己了,诗人颠沛流离的困苦,已凝聚在其中了。苏轼却由看见柳絮飘飞的环境里盛开的梨花即将凋谢想到人生还能有几个清明来赏花?感慨春光易老、人生短促,充满了人生如斯的惆怅。这种感慨较之杜诗更为深沉。5、(2010芜湖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阁 怨 明周在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1)诗的一、二两句表达了闺中少妇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和概括。细细揣摩一、

9、二句,在燕山和江南二月天气的对比中,感受到少妇对身处燕山的丈夫的挂念。【答案】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二句燕山雪飞表现了少妇对身在边塞的丈夫的思念;一、二两句用江南和燕山天气(气候)对比,表现少妇对丈夫的牵挂。(2)诗的三、四两句是如何表现闺中少妇的“怨”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解析】本题考查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仔细揣摩,三、四句写了少妇对丈夫不归的原因的猜想,把对丈夫不归的埋怨归结为“子规啼不到”,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深挂念。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三、四诗句的具体含义和子规这一特殊意象的运用。【答案】借用了 “子规”这一形象,“子规”谐音“子归”,不说丈夫不回来,却怨子规鸟没有

10、飞到燕山,丈夫听不到啼叫,所以没有想到已经到了应该回来的时候了。6、(2010苏锡常镇四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唐诗的颔联为“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回答描写的景象,实际就是要求将诗歌本身的内容完整呈现出来,具体解答时,要注意诗句中所用意象以及其动作、情态等。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认真揣摩“盘”“残”“ 投孤屿”“ 过

11、别枝”等词语的深层含义,进而得出诗人清高而又无奈的感慨。【答案】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分析鉴赏能力。具体分析时,要从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全面理解尾联的作用。【答案】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故山”)。7、(2010重庆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

12、】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此题需要在全面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诗中所描写的生活的内容、状态、特点。第一句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和溪居的庆幸。既引出隐居生活又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下面的三联便是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绘。【答案】诗中描写了诗人谪居僻野、晓来耕作、夜来行船、放歌楚天的闲散、宁静的隐逸生活。(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 “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深层鉴赏。从诗歌首联“幸”字可以看出,

13、作者隐居时非常高兴的,但是下文中“偶似”一词却告诉我们诗人并非真有隐居之心,然后结合“闲依”“ 不逢人”等关键地方进一步分析便可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怨”。【答案】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百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8、(2010青岛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1)第二

14、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所用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第一句写千山和月光,第二句写泉鸣,动静结合,以动来衬托栖贤寺环境的幽静。不管是静景还是动景,都是写景,在诗文中,写景必为情,因此第二联所写的庐山夜色同样是为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作铺垫的。解答与表现手法相关的题目,要重视平时对此的积累和理解。【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上句描写了山中月色的皎洁,下句写山间的流水潺潺,动静结合,勾勒了一个明净、幽寂、清寒的世界,为第三联表达内心的情感营造了氛围。(2)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概括。【解析】本题是对诗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分析。诗人的内心状态主要体现在第一、三、四联。首联说老屋清冷躺不住,坐起来披着破皮袄意兴阑珊,表现了诗人的洒脱,达观。第三联说很惭愧自己为尘世所累,心虽超然物外又想干什么呢,体现了诗人为尘世所累的后悔。第四联说明天走在松荫路里肯定会惆怅的,就是没有了诗也要留在此处啊,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无求无欲的淡泊生活的追求。这就是诗人在栖贤寺夜宿起坐后内心所想。【答案】一方面展现了诗人登临庐山的洒脱胸襟,对淡泊人生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对世俗桎梏的不满与不甘。9、(2010吉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